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2019-11-14心灵

正常人清醒的状态下有 将近百分之五十 的时间在走神, 走神是大脑的基本配置。

相比于学一大堆方法提高效率,最先做,最该关注的,应该是我们的注意力。

专注,是能力, 真不是一个态度。

这篇文章,希望解决你高效的核心问题——注意力。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受:

注意力涣散,没有办法长时间专注一件事情,集中注意力不多久,就会有很多想法点子涌入。
在遇到选择的时候,明明知道学习、工作、锻炼更重要、更有价值,但是总是禁不住诱惑做别的。
各种花式粗心,丢三落四,经常会出现,上一秒明明想着要去做什么,下一秒就是嗯?我是谁,我在哪,我再干什么。
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经常就是巴拉巴拉说一大堆,结果,别人满脸黑人问号?wtffff?
更容易上瘾,沉迷游戏啊,短视频啊,网文电视剧之类的东西,很难逐字逐句地去读一些比较长的文章。

很多人会选择把这些情况归咎于,我自控力弱,性格天生比较散漫,放荡不羁,不爱约束。

我想说, 这些东西都是现象,并不是导致问题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满足上面3项或者三项以上。

也许你可能是ADHD注意力缺陷症患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多动症,体现就是很难进行注意力的集中。

小孩有,成年人,也会有。

据统计,中国也许存在13%都患有这种疾病。

换句话说,中国也许有超过一亿多的人都无法集中注意力。

而有这样倾向的人,甚至会有超过百分之30%还多。

也许,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我们不想集中注意力。

这并非意识和态度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

我们,没有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缺陷症,ADHD,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

跟抑郁症一样,是病理性的,体内激素的问题。

多巴胺分泌出了问题。

多巴胺,跟我们的快乐和动机有关。

有了多巴胺的分泌,每天才会乐乐呵呵,才有动力做事情。

对正常人来说,就算是看书,阅读,学习,工作,也会有部分多巴胺的奖励,只不过比较少。

但是ADHD患者几乎就不分泌,就会导致本就不太好的成绩还雪上加霜。

多巴胺掌控动机,大脑分泌了多巴胺,我们才有动机把事情做下去的动力。

ADHD患者多巴胺不爱分泌,就会更不想读书,不想学习,甚至会觉得生活里面大多数的事情,都很无聊。

同时,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拖延症。

比拖拉机还拖!

有些人的拖延,也许就是在死线,也就是DDL之前。

但是有些人的拖延,是真的会拖到死。

我要开始做这件事了哦!!今天一定要做哦,嗯?DDL原来是昨天啊。

好吧,不用了。

好像,看起来,得了这种病基本上就废了。

不不不,我们前面有个得了病也很酷的老大哥。

达芬奇, 这个大哥有严重的拖延症,以及注意力非常涣散。

蒙娜丽莎,大哥画了四年,最后的晚餐,构思了很多年,画了三年。

他为什么会成为多领域的奇才,达芬奇每天做事的日常就是

——我今天一定要把蒙娜丽莎的嘴巴画完哦!干巴爹!

画了半个小时,哎呀好无聊,淦,我突然觉得画这个应该把人体结构好好学学,然后就去解剖人体了,解剖了一些,啊呀,我的雕塑还没有搞完。

然后他就去玩一会泥巴。

到了一天结束,今天又是没有完成任务的一天啊啊啊。

结果就是,甲方爸爸的订单,有五六幅画直接到他去世的时候还没有交付。

以至于,达芬奇经常性都会在日记里面发出灵魂质问:「告诉我,有哪件事是到底是完成了的」

也是因为此,特别的达芬奇睡眠法,就是为了应对他的注意力问题而产生的。

要知道:

注意力的问题,不只是ADHD患者们的问题。

注意力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里面,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

注意力分配问题,也成了我们当今最主要的课题。

来,谈谈怎么优化分配我们的注意力。

一、碎片管理

1,碎片化信息管理

原则就是化被动为主动。

大多数人使用B站,知乎的时候,都是,你推给我什么,我就看什么。

这个逻辑是养猪逻辑。

你给我什么,我吃什么。

这种情况下,并非我们在用B站、知乎,而是B站知乎在使用我们。

真正高效的方式,应该是,我知道我需要,然后我主动去检索。

看我需要的东西,吸收我需要吸收的信息。

也就是,我在使用之前,明确我的目的。

如果说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心一点,舒缓压力。

那就主动看看漂亮姐姐也没有关系,点开沙雕视频也没有关系,马老师的闪电五连鞭也很好。

但是这里面的核心是,你知道你在做什么,是你自己控制的行为。

2,碎片化时间管理

大多数人碎片化时间都利用错了。

碎片化时间最好的利用方式,应该是 总结反思和规划。

学习工作都是如此。

总结:刚刚大概学了什么,做了什么,重点核心自己有没有抓住。

反思:有没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地方还可以去优化,自己的效率状态评分几何。

规划:我待会大概要做什么,应该从哪里开始,流程步骤是什么样子,如果再遇到问题我应该怎么调整。

大部分意志力弱的人,根源都不在于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而在于大段时间怎么更好的利用。

碎片化时间做的其实是一个 缓冲 ,让自己意识到问题,及时止损,整理好自己的心情,规划好后面的任务和时间。

碎片化时间的使用能够提供一种掌控感,培养自律反思的意识,并且调整好心情,才是它们的最大功用。

二、避免高刺激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种感受,长时间玩游戏、刷视频之后,会有一种空虚感甚至是幻灭感。

根本原因在于,玩游戏,刷视频,这些高刺激的事情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

多巴胺长时间处于高水平之后,突然回落到低水平。

多巴胺落差越大,不适感就会越重。

这种不适感就是,觉得什么事情都很「无聊」,没有任何动力做其他事情,幻灭感就由之而来。

记住这个原则:大脑可以适应多巴胺由低到高,但是不能接受由高到低。

指导意义就是:

如果你真的想要学习,就不要说我玩一把游戏就去学习,我刷一会视频就去学习,这种鬼话。

这样就是逆人性,所以你总是学不久,也学不好。

同样,我们会发现,大部分人的奖励机制都是有问题的。

比如说,我周一到周六特别努力学习,然后我周六周天就爆玩游戏,就爆刷视频,爆看电视剧。

这样做之后,就会出现拉不回来的情况。

你的学习状态可能要到周二甚至周三才能恢复。

效率的核心差是,能够保持高效率的时间,而不是某个高效率到底能够多高。

所以建议大家,奖励机制尽量选择一些成瘾性弱的。

比如说周末一起去聚个餐,看个电影,又或者说看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

对长时间保持高效率的状态会更好。

多去体验一些低刺激的幸福感,总有一些低刺激的事情是你喜欢的愿意去做的。

比如说深夜听歌漫步,比如说看自己喜欢的书,又比如说跑步健身。

少暴露在高刺激之下,记住,高刺激意味着上瘾, 意味着你会变成多巴胺驱使的动物。

意味着,你会丧失感受那些低刺激幸福的能力。

三、减少决策,养成习惯。

大脑其实是很不喜欢决策的,你做每一个决定,都会消耗你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但是,有一种情况下的决策不会损耗精力。

那就是,这些行为已经变成了条件反射,变成了习惯。

早起本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因为意志力和注意力其实有比较大的重合,大家可以理解为意志力约等于注意力)

但是真正的情况是,也许第一次早起需要的意志是100,那第二次早起的意志就是70,第三次就是60,也许到第十次的时候就只有10,一直到它形成习惯,就基本上不需要意志力了。

到时间,直接早起弹射。

习惯的养成,需要大量规律的重复。

也就是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下,你重复再多次都没有用。

举个例子,你需要真正想养成早起的强习惯,能够到时间准点弹射那种。

你就必须要一周七天,一个月四周,一天不落的早起。

直到变成习惯,不再消耗意志力。

为什么我在这里要举早起的例子呢?

因为大多数人生活的失控都是以天为单位的,而又是在一天的早上开始思想滑坡的。

早起的最大作用, 在于仪式感 ,让你相信你能够掌控你的一天,以一个最好的姿态和精神面对这一天的挑战。

如果你真的长时间堕落,想要改变。

不如,从早起开始。

四、空间准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

如果你真的能够贯彻这一准则的话,你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将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甚至你会成为一个行动力极强的人。

床,就是用来睡觉。

不带手机不玩手机,你会开始早睡,你也可以早起。

你能够掌控一天的始末,你大概率在这一天里面也会对自己的注意力有控制权。

在教室就学习,在单位就做工作,吃饭就好好吃饭。

如果说学习工作休息,空间不割裂开的话,很多人会有 错乱感和焦虑感。

你觉得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工作,你就会觉得,在某个地方不学习不工作的时候 有负罪和焦虑的感觉。

如果因此休息的质量下降,就会导致注意力意志力也就是精力下降。

反而会导致低效率。

记住,在什么地方都能学习,那就等于任何地方都不能好好学习。

在什么地方都能休息,那就等于任何地方都不能好好休息。

五、重要优先的注意力分配原则

注意力一般来说是按天重置的,不休息的情况下,注意力是会慢慢衰减的。

当你精力充足的时候,应该先去做你认为最重要、最有挑战性的事情。

因为这些事情完成之后,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而且,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可以避免这种状态的产生:

每天零零碎碎完成了很多事情,但是还是觉得很焦虑,不知道自己忙了些啥。

关于注意力分配的顺序为什么这么重要,其实是由注意力的两个特点决定的。

1,注意力的关联性

注意力可以在相关联的事情上相互转移。

比如说你写了一会作业,然后马上转向看书,他们 本质都是学习。

其实不会有什么注意力的耗散。

但是如果说你写了一会作业, 然后去回了女朋友消息, 再回来去看书听课,你的注意力损耗就会非常大,就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重新集中注意力。很多时候,也就是这种不良习惯,导致你效率低下。

当然,你说你是母胎solo,那也 没关系。

想想好的,就没有人可以分散你的注意力了。

2,注意力与多巴胺的正相关性。

绝大多数时候, 我们的注意力是多巴胺来引导的。

多巴胺分泌得多的事情,我们就喜欢做,注意力就容易集中。

多巴胺分泌得少的事情,我们就不爱做,注意力就容易不集中。

而且,我们的注意力不习惯从 多巴胺的高水平的刺激 ,到低水平刺激。

所以说,开始任务的状态,以及后续任务的顺序就会显得非常重要。

为什么很多人一天浑浑噩噩?

从早上开始醒来,就是刷手机,刷朋友圈,大量的信息涌入,从一天的开始就接受高刺激。

那后续很多低刺激的任务的完成,诸如学习工作,就会有很大的阻碍,难以进行注意力的集中。

同理,很多人晚上睡不着的原因也是如此。

晚上睡觉之前刷手机,大量高刺激的信息进入。

到了大脑需要休息的时候,不适应低刺激,就会有很强的焦虑感。

体现就是,心里面很乱,思绪会繁杂。

大脑的上瘾机制,对多巴胺分泌的依赖,会驱使你继续玩手机,迟迟无法进入睡觉的状态。

严重影响睡眠的质量。

六、真正从上限上去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方法1:冥想

我们的注意力生理上由大脑灰质的密度来决定的。

也就是大脑密度密度越大,我们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越长。

脑神经科学表明,冥想可以有效地增加我们的的灰质密度。

而且,冥想,目下也是很多社会精英们都相当推崇的方式。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去看待冥想的,至少对我来说。

冥想对我掌控自己的生活,对我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更好地去感知生活细微的幸福感,也就是低刺激的幸福,都有很大的帮助。

方法2:舒尔特表格

舒尔特表格是一个数学1-25随机排列的5x5方格。

训练的方式就是,计时,按照顺序从1戳到25,所用的时间就可以基本反映大家的一个注意力水平。

大家先熟悉两次,从第三次开始到第五次,记录三次的平均时间来进行对应

10S以内,注意力水平极强,学神潜质,据说杨利伟最快能到3s多。

10S-15s,注意力水平强,学霸潜质,我身边的大部分比较厉害的人在这个水平。

15s-20S,注意力水平中上。

20s-28s,正常人的注意力水平。

28s-35s,注意力水平偏弱,较难集中注意力

35s之后,注意力黑洞。

当然,注意力是可以训练和提升的。

并且舒尔特方格的训练可以提高短时记忆能力和信息比较速度,比较直观的就是阅读速度的加快。

对学习有比较大的益处。

训练方式,每天三组,每组十次即可。

训练目标,注意力偏弱的最好就能够训练到15S以内。

注意力中等及其中等以上的,可以通过训练到达10s左右。

方法3:跑步健身。

前面说了,注意力一般来说和多巴胺分泌是呈正相关的。

也就是多巴胺分泌多的时候,注意力会较为集中。

但是其实,多巴胺起效的机制是这样的,多巴胺会和体内的多巴胺受体结合,然后传导到大脑皮层,最后导致兴奋和愉悦,发挥效果。

如果你体内的受体少,或者说受体不敏感,就算你体内多巴胺水平再多,也没有效果,也无法让你集中注意力。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跑步健身,可以有效地增加多巴胺受体的活性,也就是会我们对多巴胺的感知更加敏锐。

也就是说,如果经常进行锻炼健身的人。

更容易从低刺激的活动里面获得愉悦感,也更容易集中精力专注。

并且,我们在跑步的时候会分泌一种物质,叫内啡肽,同时也叫胺多酚,会有欣喜和畅快的感觉

以及吃辣为什么会爽,也是由于内啡肽。

辣给我们痛觉,然后分泌内啡肽,然后爽。

七、营造环境,被注视的感觉。

我们在公共环境里面,对自己的行为会更加关注和谨慎,我感觉我在被人注视。

这其实是一种错觉。

心理学上,它叫聚光灯效应。

也就是我们会 下意识地觉得,周围人的目光会盯着我们,会注意到我们的言行。

当然,过分地在意别人的目光当然是不好的,这也是很多人敏感和情绪化的根源。

但是,聚光灯效应用在注意力集中上,是有相当的效果滴。

比如说,我们在上自习的时候,大家会自觉地遵守规则,不愿意当规则的破坏的。

我们会主动地去迎合环境氛围。

又比如说,如果说我们去图书室自习室的时候,选择坐在一个自律专注的人对面。

我们会更容易保持专注,因为不专注的成本更高,我们害怕被人发现我们在划水,下意识地觉得有人在盯着我们。

我们也会更好地融入环境。

甚至有时候这个环境都不用是安静的环境。

在略微吵闹的星巴克,咖啡厅也会有这样的好效果。

人多,大家就会下意识地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就算整体的环境并非是要求你学习。

我们会这么思考,我是去图书馆/咖啡店学习的。

我拿出来的东西以及我的行为证明了这一切,如果说我行为和目的不一致,被别人看到了。

我会不好意思,我也会倾向于约束自己,达到自己的目标。

也就是匹配我自己想的,和别人看到的,两者的一致感。

这一条在古代的总结叫,学会借势。

让学习的趋势一定依附于环境。

让我们的学习的动力部分来自于环境和外界的逼迫。

自律是需要花费精力的,如果说可以把自律的一部分能量借于外界,那肯定比能量全部自己出会更好。

当然,物极必反的道理,大家也需要明白。

自我精神是主,外界环境是辅。

有自我意识,知道自己该朝着什么方向走才是最重要的。

八、ddl(最后期限)效应。

大脑很喜欢刺激,也很在意事情完成之后的成就感。

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性。

逆人性去做事情,需要花费的能量就大,需要消耗的注意力就多。

我们要顺着人性去做事情,这叫借势而为。

既然我们这么了解自己,喜欢刺激感,喜欢成就感,甚至喜欢被「逼迫」和"「监督」。

ddl才是生产力。

每当到截止时间之前,我们大脑会非常灵光,我们的反应速度会非常地会,我们在期限前完成任务的那段时间,大概就是生死时速,肾上腺素分泌爆棚,注意力「不得不」集中。

效率可以说是非常的高。

我们的ddl,大多都是被动的,比如说考试日期,比如说工作截止时间,甚至是考试交卷时间。

大家写语文的时候都有过这种感觉吧,最后20分钟,作文没写,奇迹般的在二十分钟之内一气呵成完成构思写作,直到最后一秒。

其实我们也可以主动地去创作ddl。

ddl之所以为ddl,就在于,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并且,任务完成的时间不可以推后。

因为承诺,不完成任务的代价非常之大。

可以选择的方式:

公开化自己的承诺,申请别人的监督。

如果你要完成什么事情,就可以告诉你的亲戚朋友家人,诉诸于天下——你的朋友圈,动态。

以及申请监督,还可以用赌注之类的东西,最好是如果你承诺失败,失去了之后会觉得很惋惜的。

以及更频繁的心理暗示,增加目标的权重感,也是完成任务,集中注意力比较好的方式。

九、注意力的血糖相关性。

注意力和意志力本质上就是我们的精力。

精力肯定就会与身体水平和状态有关。

体内的血糖水平低,注意力就容易涣散。

体内的血糖水平正常,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但是要知道,血糖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血糖水平快速上升,也会容易引发人的困意。

所以,不要吃得太饱了,除了困,还会胖。

建议大家可以随身带一点巧克力之类的东西,可以及时补充体内的糖分,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做事情。

十、注意力的恢复——睡眠。

注意力恢复只有一个方式,睡眠。

睡不好,就没有精力,就没有意志力。

前面关于注意力消耗是天为单位的前提是,这一天你就只睡一觉。

所以尤其建议需要大量脑力消耗的同学,可以选择睡两觉甚至睡三觉。

午觉我的建议是大家最好都要睡,中午饭后,大量的碳水进入,体内血糖水平快速升高,人就会有困意,刚好睡觉用来恢复注意力。

我读书的时候,还会睡「下午觉」。

也就是下午放学后,大概6点钟,会眯大概15分钟。

冥想也是一个很好恢复精力的方式,如果你在前面已经习惯了冥想,你会发现冥想之后,会让人神清气爽,思维逻辑会更加清晰。

小憩之后,晚上的注意力就会高很多,也可以更好地去完成每天的学习。

最后,我想说,我们处在一个,在信息泛滥,信息焦虑,注意力失控的时代。

微软曾经做过一个调查,2000年人们的持续专注力还有 12秒 ,2015年只有 8秒 了,大家可以简单估算一下,2020年我们的注意力,大概还剩多少秒。

注意力,已经成为了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

要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就必须先掌控自己的注意力。

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被任何产品控制,也不该由其他人来主导。

拥有注意力的控制权,才能拥有人生的主导权。

远离高刺激的事情。

用主动搜索来代替被动推荐。

我看我想看的,我做我想的,我掌控我想掌控的。

也希望你们,永远都有,对人生的控制权。

一起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