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pyq看到有一位朋友安利了一本书,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出于对书名的好奇,便下单买了这本书,并于周末一口气读完。
豆瓣评分:8.5分原作名: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出版年: 2020-8-1作者为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他的两本专业著作【咨询技巧】和【组织的心理分析】都是英国畅销的心理学类教科书。本书是他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本书是讲在朋友们的鼓励下,郁郁寡欢、终日沉沦的蛤蟆先生鼓起勇气去看了心理医生,在经过10次的心理咨询后,蛤蟆先生重拾生活目标和信心的故事。
跟随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之旅,作者为我们揭开了心理医生是如何提供帮助的,帮助我们学会倾听和共情;同时,从蛤蟆先生的自愈之旅中,我们也能掌握一些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愈之法。
对于希望掌握一些 入门心理学、改善自我情绪 的同学来说,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一来是其中心理学的知识极富深度但非常易懂,二来是整个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在无形中就领悟到了背后的心理学知识。
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笔者的2个收获。
01 心理咨询不是给你最终的正确答案
在国内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对心理咨询都有一些误解,认为只有心理出现一些严重影响生活的问题之后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笔者对心理咨询也并不是非常了解。看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了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和治疗生理疾病的医生不同,心理医生并不是直接给你开方子,然后你照着这些方法去治疗就好。而是引导你一步步剖开过往的记忆和经历、审视自己的情绪和观点、从自身的过往中由自己去找到最终的答案。
对于咨询人而言,心理医生更多是一个倾听、共情和引导思考的角色,咨询人是不能把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法的任务全盘甩给心理医生的。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解谜人其实是自己。
02 普通人如何自我治愈
当然,本书的主旨并不是仅仅告诉读者心理咨询如何开展,而更多的是告诉普通人如何正确自我认知、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在自己遇到心理困境时能够自我疗愈和寻求改变。
当文中的蛤蟆先生遇到心理问题,从而求助于心理医生——苍鹭时,文中的苍鹭是这样引导他的:
1、观察,并尝试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2、观察,并尝试准确描述他人的情绪和想法3、思考,并尝试找出自己/他人出现这些情绪、行为和想法的原因4、与自己和解,重新构建一套对自我及他人的认知&行为体系
由上可见,整场咨询都是一个极富理性观察、思考与分析过程。其中,观察和思考是2个核心关键词,同时也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很多情绪和行为都极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也有非常多对他人及他人与自我关系的思考。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作者借心理医生苍鹭之口还提供了2种心理学理论:
父母自我态、成人态、儿童自我态
沟通分析技术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通过大量的观察与研究,指出自我状态存在三个阶段:父母、成人、儿童。
不同的情景下,我们与人沟通会通过面部表情、说话音调、语句结构、姿态行为等表现出不用的侧面,有时候某一状态会成为控制我们人格的主体,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人格特点。
处于父母自我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父母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处于儿童自我态时,我们会表现得正如童年时期的自己。人的三观和行为处事方式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而童年正是我们在逐步建立完整认知体系的关键时期。
大部分人的童年都与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们与他们的相处方式会逐渐映射到成年后与朋友、恋人和陌生人的相处方式之中。
比如,孩童时期我们是通过撒泼搞破坏来获得父母关注的,那么成年之后,也许我们就会通过一些哗众取宠的方式来继续赢得他人的关注,这时候,我们就处于了儿童自我态。
而当处于成人态时,我们既不会模仿父母去训斥和否定他人,也不会模仿孩童时期和父母相处模式中的自己,而是真正可以理性思考的自己。
成人态中,我们不会习惯性地用一些不成熟的情绪看待事情,而更多地能够做到抛开情绪就事论事,思考并看透事物背后的原因和本质。
这个是作者给人划分出的3个状态,但本质上个人感觉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同时要能分析出哪些行为和想法是来源于原生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成年后自己一些想法和行为的源头,并不会一味地全部向内否定和责怪,因为,这并不全是你的错。
自然型与适应型
想象一个人呱呱坠地时,他快乐、愤怒、悲伤和恐惧的情绪与生俱来,这是出生就拥有的基本情感。儿童时期,我们会将这些情绪不加掩饰的展现出来。
但是,自婴儿时期开始,我们就需要无条件的依赖父母和家人,因为没有父母可能我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因此,在这个大前提下,儿童就需要为了融入他人做出一些顺从的行为,例如取悦父母、道歉、依赖、表示同意等等。
这时,情绪处于自然型的婴儿就逐渐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进化」为了 适应型的儿童 。在这些事情之后,我们逐渐建立起了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从而能够适应与他人的交往。
常见的讨好型人格、回避性依恋型人格等就是适应型儿童的表现:本来心里很气愤,但却表现出自己的接受和喜欢;本来心里很依赖某个人,但却主动提出分手,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这个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但当我们这样行事久了,这些适应型的行为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和下意识的反应,甚至到了某一天,自己都会认为这样做这样想是理所应当的。
一旦其中有一些反应是在过度压抑和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那么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你会觉得心情莫名抑郁,但却找不出任何原因和改变之法,就是因为你已经把这些错误的适应型反应当成了理所应当,甚至回想不出来自己真实的情绪是什么。
虽然质疑和重构已有认知体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所有已经构建好的习惯性思维和关系都会崩塌甚至推倒重来,但如果不鼓起勇气跳出来,可能永远都会陷入原有的死循环中。
整体而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非常好的心理学入门书籍,虽然讲的是较难理解的心理学知识,但整个阅读过程并不沉重,反而很好地结合了实例和理论,令人受益匪浅。
感兴趣推荐看看,看过的读者可以留言讨论下你看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