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去的悔恨,
对未来的焦虑,
本质上都是对现在的惶恐。
多数人信奉,人生是某种极度简陋的因果论,仿若过去的某些情景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那么当下自己就有更好的结果,亦或当下自己做了某个机敏的选择,就会让自己在未来上岸。
他们不知道真相: 世界是具备复杂系统特征的动态概率系统,长期视角下,人类个体的胜率区间取决于周期律(天)、地缘(地)和认知(人),而当这个区间确认后,无论如何精明谨慎的选择,上限和下限都已经被锁死了,如果再叠加一下从众、拟剧化过度、高道德伦理(实际上是乡愿化的德贼)、盲信权威,那么胜率基本上就在略高于下限的状态下浮动。
也就是说,如果认知潜力大、对周期律一无所知、对地缘也没有战略性的选择,归咎于过去某个或某段自己的经历和决策,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种状态下,当时有能力做出和执行的决策,其结果都不会偏移当下太多。
即使当时有真的优质的决策,由于心理资源不足、潜意识成瘾于舒适感、超我被乡愿锁定、畏惧社交评价而不敢对自己负责,等等因素,也会导致这个决策根本无法执行。
常见的,就是,过去和现在立了很多Flag,相关决策看上去也更优,但做不到:考试看书看不下去,读好书读了就困,人际关系应该翻脸但临场秒怂,计划结识高人但总遇到互联网大忽悠,渴望救赎的爱情然后被杀猪盘。
所以,当时做什么,当下都差不多。
不应该再去把过去的偶发事件或者战术决策,看成值得悔恨的东西。
最多当成复盘的材料。
让它为自己的当下,来作为某种参考或者样本支持。
而更多的,要调研、实践和测试自己在当下的自我能力,建设心理韧性,补救认知,调研地缘,扩展和积累选择权,然后等待周期律中属于自己的的牛市到来。
(相关的执行方法已经写过很多了,感兴趣的朋友,去我的知乎主页或知识星球搜索吧。)
以上。
悔恨不会带来收益,只会带来对当下的逃避、创伤加深后阻碍行动力、精神自虐成瘾。
不要把现在的自己变成过去自己的卡奴,再给自己过去的不堪,继续付出高额利息了。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