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一生要出片的年轻人,苦谁都不能苦了朋友圈」夸大的社媒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

2024-12-16心灵

1、 因为宣传自我是人类的刚需。在这个社交展示普遍夸大的时代,朋友圈「出片」是一种基于客观现实的潜意识选择。

当这个世界上已经完全没有人关注你时,那才真的叫「社会性死亡」。

所以,很多人总是要想尽方法博取一点别人的关注,哪怕被人嘲笑,也比被人无视要好。

伤痛可以被治愈,糗事可以被淡忘,但是「被人无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酷刑。

朋友圈本质上类似于你的外貌。

你朋友圈什么都没有,其实传播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你不需要来自朋友圈的关注。

自然,你也不需要来自朋友的合作意向,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业务。

那么结果就是,你很快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生命能量而陷入抑郁。

不管你多么标榜自己老僧入定、气定神闲、六根清净。你一定会在某一刻,丧失与外界互动的能力。

比如,你自以为能够坐在河边钓鱼一整天,可是等到你旁边的老伯们都纷纷回家吃饭,而你却一个联系的人都没有时,你精神会遭到暴击。

你拼命联系过去的朋友,有的在接娃,有的在做饭,有的在上坟。

总之,就是没有人出来和你玩。这一切映射出:没有社交‘作品’的持续输出,人际链接便难以维系。

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为了促进成长。 因为人需要通过社交展示来获得存在感与成长的契机。

比如,我要告诉你:万事万物,谋定而后动。

你大概率会不以为然,这话不仅我说过,父母、老师、圣人都说过。

但要是你某天,自信满满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结果被老师提了一大堆问题,现场你什么也没答出来,继而延毕。

那一刻,你看着老师铁青的脸色,你会后悔前几天还在国外旅游。

为了要改论文,你过年熬夜加班,虽然家人都告诉你没事,但是大年三十你依旧一个人在研究室时,你会痛苦地想哭。

这下你知道厉害了,这下你知道在面对人生关键时刻不能有侥幸心。在 任何影响你人生关键命运的挑战面前,请你考虑好一切可能,做好充足预案去应对。

你不要寄希望于运气。

许多人只有在经历过现实冲击后,才会真正理解这一点。必须有人陪你上演这么一出大戏,你才能痛切的记住。因为人类天生对情感刺激、人情冷暖敏感,某些重要的人生经验会陪同这些大戏让你刻骨铭心。

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许多人不愿在朋友圈中消声匿迹。

2、

知道了以上原理,你就明白为什么人类需要朋友圈了。

因为其他人和你发展亲密关系是需要某些不一样的体验的。

你老实巴交、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叫嚣着自己想要躺平,自称自己是小透明。

那一定没人愿意加入你的生活。

「生命能量」这是当代人超级稀缺的东西,几乎没人愿意去消耗自己的能量去激发别人的热情。

朋友圈的作用就在于,告诉别人,你这人有戏。

不敢说一定能赚到钱,但肯定会有某种不一样的体验,借着这种不一样的体验,人就能得到成长。

否则,再没有人关注我,我就要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所以,你必须持续不断「出片」,不间断「整活」,千万不能怨天尤人,必须「精装朋友圈」。

这样才会有人来和你玩耍,不管是爱情、友情、仇恨、嫉妒、希望或是绝望。

人的生命能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深深镶嵌在社会支持的血脉中。

当你在朋友圈中不断输出信息,其实正是在向周遭传递信号:我愿与你产生联结。在被忽视的黑暗深渊中,人会逐渐耗尽内在的精神资源,进而影响生理与心理健康(Reblin & Uchino, 2008)。换句话说,当朋友圈构建起互动的‘社会支持网’,个人的心理资源也随之得到补充。

因此,精心打造你的社交形象,不仅是为了一点虚荣或面子,更是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持续燃烧的氧气。当你的「朋友圈剧场」热闹起来,就有更多角色加入共同演出。这些角色可能并非人人善意,但在情感互动的回旋中,你的人生仍能获得成长和重构。

社会支持不仅让个体免于社会性死亡的绝境,更能为生命注入活力,让我们不至被困于孤寂的冬夜。

在信息风暴中,我们通过朋友圈链接彼此,获得关照与成长。正如古人所言: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Reblin, M., & Uchino, B. N. (2008). Soci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 21(2), 201–205. doi:10.1097/YCO.0b013e3282f3ad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