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姓,全国人口约为936万,其中有近53%的人口居住在湘、鄂、川、赣四省。
关于萧姓的来源,主要有周代大心以国为姓、外族汉化改姓两种。
本文依据【辽史】记载,认同外族汉化改姓一说。
【辽史·后妃传序】:「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意思是说,契丹耶律氏的太祖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于是把自己更名为刘姓。他把手下大将拔里氏、乙室氏比作大将汉萧何,赐姓萧。
古代时候,中原人对回鹘、突厥、契丹、吐蕃等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普遍称为胡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萧姓得姓始祖为胡人。
此后,萧姓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宋代「靖康之难」之后,不断辗转南迁,形成目前聚居状况。
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不同的堂号,主要包括:
郡望兰陵:今江苏武进一带,堂联「兰陵世泽,文选家声」;
郡望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堂联「收图兴汉,辅政匡君」;
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阳一带,堂联「河南世泽长,洛水家声远」等等。
萧姓人家来到隆回是在金代。
当时,因避金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人萧一菊携九子一女迁徙湖南隆回县横板桥,萧一菊活到98岁。
此后,经八百多年的繁衍,开枝散叶,后裔至近百万人。而菊公,也称为萧氏迁湘始祖。
隆回位于湖南邵阳北部,面积和总人口均居邵阳市第二。但是,如果不是那首歌曲【早安隆回】,很多人并不了解这里。
如今的隆回县共拥有456个姓氏,其中萧姓大约有萧姓人口57361,属于排名靠前的姓氏。
如今,在隆回县横板桥镇立志村,则保留有开基祖萧一菊的古墓,每年都有四面八方萧氏族人前来祭拜,蔚为壮观。清代【宝庆府志】中,对其世系记载颇详。
在萧一菊墓碑上,很清晰写着「萧」字。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如今更多隆回人身份证上写的却是「肖」,读音一样,写法却不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板桥镇立志村的村史馆中,我们了解了原因:
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很多人认为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在办理登记时候,就随手写成了肖。
1977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实行后,以「肖」代「萧」的情况就更普遍了。到了1986年,虽然简化方案废止了,但大量「肖」已经成为了现实。
如今在隆回,和肖姓人家聊天,很多人打算再改回去,因为族谱和墓碑上的"萧"字,每当祭祀的时候,看着总感觉"不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