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能在中国推广开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太好管了,以至于面对学校这种非行政机关的无理要求都只能顺从,生怕惹到老师不高兴给孩子穿小鞋。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家长群的存在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如果我们跳出中国的框架,会发现老师把所有家长的私人社交账号都集中在一个群里才是件反常的事。
比方说,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的小学教师,你想建一个家长群方便日常发布信息,那么家长们会有无数种理由拒绝配合你:
1.基础型:「我凭什么要进家长群?」
2.挑剔型:「为什么要注册你们指定的这个app?这个wechat看起来又蠢又臃肿,注册还要手机号,我不想让它收集我的个人信息,学校不是有我的e-mail地址吗?」
3.孤僻型:「有事在学校说让孩子转达给我就好了,有什么直接跟我说的必要?除了班会我不想跟老师有什么接触。」
4.下班后失联型:「进群可以,但是不可以在非工作时间发消息骚扰我,否则我就退群。」
5.隐私型:「wechat是我的私人社交账号,既然学校提出建家长群那就应该给每位家长配发一个专属账号,而不是索要我们的私人账号,这太不专业了,我可不想让我的私人社交账号被陌生人窥视。」
6.自由型:「一学期一次家长会还不够,还要天天给我发消息?老师是控制狂吗?」
7.没有智能手机型:「我不用智能手机,加不了群,让我加群也可以,给我们家长发一台智能机专门用来收消息就好。什么你让我自己买?你疯了吧?」(欧美不用智能手机的人还挺多的,主要是些个性比较强的中年人,理由也是五花八门,诺基亚隔三岔五就会生产一批十几年前的老机型拿出来卖,这类人就是目标客户。前面这种算好说话的,有的人就算你真送他一台智能机他也不用,识趣的话别问他为什么,问就是你管不着。)
8.传统型:「我们上学的时候没智能手机也没有家长群,老师一样能教好学生。不建家长群老师难道就不能正常授课了吗?那就说明教学能力有问题,等投诉吧。」
9.本质型:「如果老师觉得教学任务压力大那就应该去找教师工会组织罢工游行,让教育部给老师涨工资让学校招聘更多的老师,而不是建个群来骚扰我们家长。下次你们罢工游行的时候可以叫上我一起,但是进群的事就免了,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10.站队型:「我可以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配合你们的教育工作,但是既然有其他家长不同意,那我认为家长群也不是特别有必要,比起学校我更愿意和家长们的利益站在一起。」
11.不解释型:「我不想进群,也没必要向你们解释原因,你们没权利这么做。」
以上大概就是一些比较主流的反对声音,当然不是所有家长都这么「事儿」,只要学校能保证不在非工作时间段发消息和发消息频率别太频繁,一般家长还是愿意配合的,但一个班里只要存在一两位上面那样不愿配合的家长这个群就建不成了,因为学校要确保信息能够无差别地传达给每一位家长,有的人不在群里就意味着学校最终还是要靠学生们自己回家把消息转达给家长,建家长群也就多此一举了。
如果老师之后因此区别对待了学生,那当初拒绝配合进群这件事就可以算作老师施行报复的动机,这位老师的职业生涯就危险了,至少不可能留下来继续为该学生授课。像很多中国家长遇到的退群后发现自己孩子不知道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的情况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明目张胆的区别对待是学校不可忽视的教学事故。
其实中国人自己也讲了两千多年的「有教无类」,但这个听上去很美好的教育理念之所以一直仅存在于书面宣传,而无法真正贯彻到教育上,根本原因还是法治缺失,无权无势的普通人家长面对学校老师无力维权,没有任何谈判资本,因此只能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