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宠风潮盛起,一些商家开设宠物领养馆,要求消费者以分期购买猫粮、猫砂等宠物用品的方式对宠物猫进行免费领养。有律师认为,所谓免费领养宠物背后的猫贷,其实是商家用「免费」「爱心」为噱头的销售策略,消费者需对此保持谨慎态度。
全文4527字,阅读约需12分钟
新京报记者 隋坤 实习生 刘香君 编辑 胡杰 校对 张彦君
「领养的猫不花钱,但要领养必须与宠物店签署一份合同,合同约定领养人每月必须向宠物店付多少钱,用来购买宠物店所提供的养猫道具。这就是猫贷。」2024年12月,当范勤(化名)向新京报记者回忆起自己身背的「猫贷」,仍觉后悔。
范勤在2021年底与一家宠物店签了合同,领养了一只英国短毛猫品种的银渐层,约定每月向商家返还398元,共计36个月。他还了两年多时间的「猫贷」,却在2024年初决定「断供」,理由是:「我发现商家提供的养猫道具价格比我自己采买价格贵3倍。」
最终,宠物店与范勤对簿公堂,范勤败诉。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养宠风潮盛起,一些商家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场开设宠物领养馆,以「宠物粮保障计划」等名义,要求消费者以分期购买猫粮、猫砂等宠物用品的方式进行免费领养。知情人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免费领养」或者「低价领养」,背后往往都搭配着养宠道具买卖合同,统称「猫贷」。猫贷不止存在于宠物猫领域,其他活体宠物商家也有利用类似套路的案例。
有律师认为,所谓免费领养宠物背后的猫贷,其实是商家用「免费」「爱心」为噱头的销售策略,消费者需对此保持谨慎态度。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一些宠物商家「免费领养的目的是让消费者签下猫贷,而白纸黑字的猫贷合同往往受到法律保护,违约需付出代价,严重者甚至会影响违约人的征信。要想避免,需要领养人在领养之前擦亮双眼,看清合同中不利于自己的条款,提前沟通或者拒绝签约。」
━━━━━
「应诉是我对这件事的态度」
2021年10月,范勤在成都某商场逛街时,一张印着一窝猫咪的海报映入眼帘,其中最抓人眼球的是四个大字:免费领养。
商家介绍,他们店里都是品种猫,价格基本都在几千元每只,「但是现在有机会免费把它们领养回家。」正是这句话,勾起了范勤养猫的心思。即便他从未养过猫。
范勤选中了一只英短品种的银渐层猫,宠物店老板表示,猫确实是免费领养,但必须从他们店买猫粮等宠物用品。具体方式是双方签一份还款协议:每月范勤的相关账户将自动被商家划走398元,共计36个月。
这笔钱只能在该宠物店购买猫粮、猫砂等宠物用品。老板说,这是为了保证领养人不弃养,「再者,你总要去买猫粮,这笔钱不算浪费。」范勤被说服,于是签字,领猫,拎笼回家。
有宠物行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主流猫贷的月供大概在300元到700元不等,一般分为12期、24期和36期。商家之所以喊出「免费领养」的噱头,其实是为了增加组合产品的吸引力,又能规避动物活体买卖当中的不利条款。
范勤是2024年初决定断供猫贷的。他发现,自己每月398元买的猫粮猫砂等,在电商平台上的同款价格还不到200元。「价格整整高了50%。」
此时范勤已还了将近30个月的猫贷,总计超过1万元。范勤说,按照50%的溢价率计算,他多付的养宠道具钱已经能买两只当初「免费领养」的宠物猫。
2024年初断供后,宠物店多次向范勤催款。双方最终没谈拢,对簿公堂。
去年10月,该案在成都开庭。开庭前,范勤咨询过律师,被告知「如果当时不是被骗着签的合同,胜诉的几率很小」。范勤承认,当初宠物店不仅说过还款信息等事项,还告知了「断供会产生违约金」。
但这场「明知会输的官司」范勤还是决定要进行下去。「本来以为是免费的东西,背后产生了比市场价高这么多的成本,这里面全是合法的‘套路’。应诉是我对这件事的态度。」
最终,法院判决范勤赔付宠物店2900元。这也是猫贷合同上此前写明的违约金。
马丽红律师表示:如果店家事先告知了还款等重要事项,且合同为双方自愿签署,那么就是有效的,「即便里面包含了不利于领养人的条款。」违约会被判支付违约金,严重者还会影响自己的征信。
━━━━━
猫贷背后:病猫、返点、暴利
熟悉宠物行业的郑大伟(化名)认为,免费领养搭配猫贷是一种有着极高利润的销售方式,「许多宠物店都特地改名成了‘领养馆’」 。「免费领养」的方式不仅让商家规避了活体交易中的部分责任,还能让宠物道具的利润率翻倍增长。
据多家媒体报道,多数猫贷背后,都是以「免费领养」吸引客户,随后在猫贷里宠物道具的价格和质量上做文章。
▲猫贷合同截图。其中提及:领养人签署合同带走宠物,即视为认可宠物健康状况。受访者供图
顶端新闻此前报道,今年5月,郑州的小马发现猫贷每月指定购买的猫粮「品牌小众、口碑不好、营养价值不高」。最终他将猫贷买来的猫粮全部闲置,又另外花钱买猫粮,其间猫贷仍然要还。
签署猫贷的领养人苏颖(化名)曾以一个月398元的价格,从宠物店买到了一袋1.5千克的猫粮、几根猫条、两袋猫砂和一个猫盆。
其中,店里单价超过200元的猫粮,某电商平台同款只要78元。为此苏颖与宠物店「对峙」,最终协商解约成功。她把「免费领养」了一个月的宠物猫还给了商家。苏颖说,还是有点伤心的,猫咪跟我很亲,但只能忍痛割爱,这对我来说又是一次心理上的伤害。
猫贷合同中往往会约定月供信息、违约责任和商品购买渠道,但不会标明商品具体价格。郑大伟说,这就是为了高价卖销售道具。一家宠物店店员承认,「免费领养」猫咪背后,其实是挣「猫粮的钱」。有的宠物道具厂商还跟宠物店合作,视销售情况返点。据介绍,商家在猫贷类的销售合同中,整体利润率基本在50%左右。
除了高价宠物道具,被领养宠物的健康问题也是猫贷背后的争议点。有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部分繁殖基地和宠物店的防疫措施做得不到位,所以在领养宠物当中,病猫病狗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2024年12月,北京的孙淼(化名)在宠物店「免费领养」了一只宠物猫,猫贷每月700元,共24个月,总金额接近17000元。
当时在店里,孙淼发现宠物猫「胡须是断的,耳朵分泌物较多」。店员则出示了宠物猫的疫苗接种证明,并承诺领养的宠物猫带有1个月的「重疾险」。孙淼回忆,「宠物店说如果1个月内猫咪发生猫瘟、猫传腹包赔。」双方很快签订了猫贷合同。
孙淼当天带宠物猫去宠物医院检查,结果猫被确诊疱疹,此外还有其他基础疾病「没好利索」。
第二天,孙淼带着宠物医院报告与宠物店协商解约。宠物店表示,此前承诺的「重疾险」只包含猫瘟和猫传腹两种病症,疱疹不在保险范围内。但孙淼认为,商家提供的宠物猫本身就是「病猫」,需负责任。最终,双方协商 「孙淼以2000元价格买断后续猫贷和宠物猫」告终。
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的黄女士于2023年10月在某宠物店参与了免费领养活动,并签下了一份月供450元、总计5400元的猫贷合同。4个月后,她领养的宠物猫死亡,但每月的扣款仍在进行。她尝试解约,却被宠物店拒绝。
也有商家不惜用伤害动物的方式赚取更多收益。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报道,有商家公开了赚钱「秘笈」:如果有三款猫粮:一款5元成本,猫吃了会慢性死亡;一款10元成本,猫吃了没有任何作用;一款15元成本,猫吃了能健康生长,一定要选择成本低、猫吃了会慢性死亡的猫粮。因为「猫吃死了,主人才不会找你继续要接下来的用品,而你每个月还要从他的卡里划钱。他没办法了,还得找你再来领养一只。
━━━━━
「领养」还是「买卖」?
2024年12月,新京报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某宠物店内暗访免费领养事宜,店中免费领养的宠物多数为宠物猫。店员会主动打开笼子,让进店的顾客主动抱一下宠物猫,并强调「你一来它就活泼起来了,平时都趴在那不动,你们俩有缘分」。
这套话术曾被许多领养者在网上爆料:「几乎是全国宠物馆、领养馆的标准话术,目的就是让你心动,从而让你同意签署猫贷合同。」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店里有布偶、暹罗、蓝金渐层等热门品种猫,也有孟加拉豹猫等名贵品种猫,售价在8000到12000元不等,「免费领养」后的猫贷价格也写在售价旁边,每月500元到千元不等。选中想领养的猫后,宠物店会介绍还款计划、解约条款等信息,双方在手机上签署猫贷合同,该宠物店一般会要求用户预存几个月的猫贷,随后便可把猫带走。
在对方出示的合同中,记者发现写有「领养人应当场确认宠物健康状况,签署领养合同即视为认可宠物健康状况」的条款。合同中还有针对宠物的「重疾保险」条款,健康保障期限一个月,但只保猫瘟、猫传腹两种疾病。
▲某宠物领养馆内的宠物猫展示柜。新京报记者 隋坤 摄
据悉,目前宠物馆在推行宠物领养业务时,针对宠物健康状况的措施和标准并不统一,宠物健康保障时间在2天到1个月不等,疾病范围也各有不同。一旦宠物生病或死亡的时间超出合同约定期,或者疾病类别不在猫贷合同保障范围内,那么领养者很难让宠物店为宠物的健康状况负责。
有网友将猫贷合同称为「宠物业的阳谋」:宠物店、猫贷合同都没有回避还款事项。还款期数、额度、违约责任、健康保障范围……商家一般都会在签署合同前向领养人说明。
上海市浩信律师事务所张睿哲律师认为,既无关键事实隐瞒,又遵循双方自愿,可以确认的是,多数猫贷合同是有效的,是受法律保护的,领养人是有义务履行的。「在明知该种商业模式,且合同中也明确约定了购买金额的情况下,消费者如果签署合同之后反悔,想以欺诈等理由撤销合同,是很难的。」 张睿哲表示,这也是有人在领养宠物死亡后还要继续还猫贷的原因。
对消费者反映的「商品价格过高」问题,张睿哲表示应该申请有关部门介入。如果有关部门认定猫贷中购买的商品价格过高,那么将会对涉事宠物店做出处理。「需要强调的是,定价是否超出合理范围不是顾客定性,也不是商家定性,而是有关部门来定性的。」
关于被领养宠物的健康问题责任划分,马丽红律师说,要确认所谓的「免费领养」到底是领养还是交易。
马丽红解释,「领养」如果是无偿的,商家不承担商品的瑕疵担保义务,领养者在领养环节也不具备消费者身份。但如果是「买卖」,商家就应该承担所售宠物的瑕疵担保义务,消费者也拥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
马丽红认为,如果「领养」需要支付对价,就是「买卖」。商家将宠物的对价设计成了其他费用,但并不会改变该类合同为买卖合同的实质。
既然是买卖,那么商家就要对领养宠物的健康状况负责,但负责的具体范围、程度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张睿哲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领养人很难举证证明宠物出售时已患病。正常买卖的宠物也会遇到健康问题,尤其是带回家饲养一段时间的宠物,若发病,更难证明是否与宠物店有关。
那么面对猫贷合同,普通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张睿哲建议,消费者前期应留足能证明商家有问题的证据,比如签合同前问清商品的具体价格,如不接受提前与商家进行协商;要仔细询问宠物健康问题,得到商家保证的同时留下录音证据。
「只有懂得提前保存证据,消费者才能在关键时候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