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网上买宠物,注意这些「坑」

2024-09-10心灵
本文转自【央视网】;
赵秋打开快递包装,一只毛茸茸的小狗探出脑袋,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因为工作比较忙,加上经济压力比较大,她没有选择在线下宠物店购买,而是经过再三挑选,通过二手平台添加了老板的私人微信,又经视频挑选了一只小狗,当即转给老板650元。
但没想到,收到小狗的惊喜很快就被一连串的麻烦冲散了。
从第三天开始,小狗不吃不喝,频繁呕吐便血,第四天病情加重无法站立,带去宠物医院的时候查出是「犬细小病」(一种幼犬很容易感染却难以治好的传染病),治疗费一天就要300多元。
「联系老板讨说法,他却态度蛮横,坚称自己卖的狗是健康的,可能是快递过程中出的问题,让我联系快递公司。」赵秋说,「但快递公司却说他们只负责运输,狗没有签协议走正规程序,所以他们也管不了。」
受访者供图
现在,小狗依然在接受治疗,赵秋无奈,只能付着高昂的费用,却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样维权。
网购店铺:源头混杂,风险极大
宠物经济正成为高速增长的新赛道。【2023年-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预计在2026年达到3613亿元。
随便打开一个电商平台,搜索宠物相关的关键词,就能弹出一大堆购买链接:一些打着「纯种犬舍」「高端猫舍」的店家,用整洁的装潢照、成堆的「血统证书」,营造专业靠谱的形象,但当记者点开其资质证照,却发现有不少店家「货不对板」——有的证照业务申请的是美容美发,有的是日用百货销售,甚至还有店家的证照是五金、皮革产品销售。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一家在北京贩卖宠物的店面,注册地却在海南,营业范围是美容美发
店家鱼龙混杂,难以分辨。但更难分辨的,是私人经营的「店铺」,他们藏匿于微信群、电商二手平台、甚至是集市或者是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
一般来说,这些宠物都是自家宠物繁育得来,一些卖家在出售前不会按照严格的程序去做免疫、驱虫。
我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售卖活体动物的经营者在交付其所售的活体动物时,应按照法律规定履行检疫义务。
「宠物在出售前都需要进行正规的免疫接种。就拿小狗举例,出生三个月,每个月要注射疫苗,定期做体内、体外驱虫,才能上市售卖。」在北京一家宠物医院就职的医生张鑫淼,接诊过很多经过不正规渠道购买,发病后前来就诊的「病患」。
张鑫淼向记者展示了一只正规渠道售卖的犬只的疫苗本和接种记录
「没有疫苗本,没有注射记录,没有做过驱虫,甚至有的主人连宠物的年龄也不清楚。」张鑫淼说,「这种宠物,大多都感染了传染病。治疗的费用、时间成本都比较高,很多人会选择放弃治疗。」
缺少正规防疫措施,让这些宠物在幼年时期的患病风险大大增加。
「谁查呀?」在记者的询问下,一家贩卖犬只的私人店家的老板回复,「我们还算实诚的,告诉你没打过疫苗,有的(同行)直接给你假的疫苗本!」
记者联系了一位贩卖宠物的卖家,询问得知并无接种疫苗本等相关文件
目前,尽管法律层面对宠物交易有明确要求,但执法监管仍然无法触及所有销售端,导致市场上商家良莠不齐,甚至因为不正规店家出售的不合格宠物价格低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图便宜,是我踩的最大的坑。」赵秋无奈感叹。
活体运输乱象屡禁不绝
就职于某快递公司的小哥韩振华从业已五年,他直言:「活体快递」并不是新鲜事儿。
「有一次整个仓库都有臭味,查了一圈发现臭味源于一只关在箱子里的狗,里面还有一堆早就化了的冰袋。夏天高温,狗死了,尸体都发胀了。」韩振华说。
此前已有不少媒体曝光「活体快递」现象 图源:光明网
「我一般不敢接活体快递。我们的快递车都是封闭环境,有时候在路上跑一整天,里面温度高,人待着都受不了,何况动物。」韩振华说,「但有同事就是睁只眼闭只眼,接一单是一单,也没有人查,有人出过事,被收货人投诉,扣了他三百块钱。」
但很多时候,快递小哥也很难察觉快递里的货物是死是活。韩振华说,一次他收了一单快递写的是「宠物用品」,结果分拣时,箱子的提手处爬出好几只蜘蛛,吓了他一跳。
图源:国家行政法规库官网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各种活的动物」在被禁止邮寄之列。但不光是韩振华所在的快递公司,许多快递公司都承接活体运输的快递单。
「真要邮寄活物,需要提供检疫证明,有专门的一条线。有的运输过程中会有专人照看宠物,费用自然高。」韩振华说,「但是大部分人会嫌麻烦,要么就嫌贵,或者根本就不在乎。」
记者随后咨询了几家店铺,询问是否可以快递宠物,得到的答复全都是「可以」,「我们寄了好几年了,没出过问题」等肯定回复。
记者调查发现,网购的宠物一般都可以发快递,只有极少数只支持自提
记者查询发现,专业的宠物托运价格一般比较高,比普通快递要贵出几倍、几十倍不等,更重要的是,专业的宠物托运一般都需要提供检疫证明。因此,贪图便宜、缺少证件的店家,都会选择普通快递。
缺乏严格的监管,部分企业睁只眼闭只眼,一些卖家和买家心照不宣,活体快递乱象才有了滋生土壤,得以持续存在。
记者在某宠物托运平台查询发现,仅从北京到天津的托运费用就达到 200 多元,是普通快递的十倍多。其中包含了上门取宠、喂水喂食等服务
宠物售后维权:认定难,投诉难
截至发稿前,赵秋的狗已不治而亡。
愤恨交加的赵秋想要找店家理论的时候,却发现早已经被店家拉黑。不光是买狗的钱打了水漂,里里外外的治疗费也花了近四千元。
赵秋想拨打「12345」热线投诉,却发现自始至终连卖家的名称、地址都无法提供,唯一留过地址的快递箱,在收货的第一天就被她扔掉了。
「我后来就发现这个所谓的店长,一天换一个微信名,改一个地址。一会儿在湖北,一会在江苏。我也没有问过具体的店名,甚至怀疑他出售的宠物就是自家繁育的。」
「后来我到这家(二手电商平台)投诉,结果因为交易是通过私下进行的,平台也无法处理。」赵秋说,「我真不知道该找谁,只能自认倒霉。」
某二手平台,活体动物即搜即有
「我买的时候卖家跟我说是‘豆柴’(一种体型更小的柴犬品种),结果养着养着发现是‘标体柴’(体型正常大小的柴犬),导致我现在连狗证都办不了。」在某二手平台网购了宠物的另一位受害者张蕾向记者表示,由于北京办理狗证要求犬只肩高35cm以下,导致张蕾的柴犬无法办理犬证。「商家表示概不退货,而且时间过去了很久了,最可笑的是,商家说是我喂多了。」
在黑猫投诉平台,记者搜索「网购宠物」、「活体邮寄」等关键词,得到数百条投诉信息。投诉者的境遇大多类似——网购宠物,宠物生病,索赔碰壁。
「买到病狗,属于经济纠纷,工商部门没有处罚的权限,只能协调双方调解。」就职于北京一律师事务所的某律师向记者表示,「可以提起诉讼,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赔偿请求。」
但现实中,由于诉讼时间长、争议标的小、律师费用高等原因,让不少受害人放弃了起诉。还有一些操作隐秘的商家,不透露地址、身份信息,让消费者难以保存证据,让起诉过程受到阻碍。
该律师同时强调,「活体动物售出不退不换」这种条款,属于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其主要权利的条款,应属无效。
「当下,除了呼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还要从源头排查、整治不良商家,建立资质审查制度,严格禁止活体邮寄,加大执法力度,切断利益链条。」该律师表示,「作为消费者,也要留个心眼,去正规的渠道购买宠物。同时在购买、饲养过程中,养成保留证据的意识。」
良好市场秩序的建立,不能只寄希望于销售者的良心、购买者的慷慨和受害者的宽容。眼下整治网购宠物的乱象,恰恰需要更细致的制度设计,更强大的执法力度,更便捷的维权途径。
「那也是一条命啊!」
赵秋自责中带着深深的感伤。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赵秋、韩振华、张蕾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