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考虑流量数据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对人来说,在公共空间发表言论,也还有一个受他人认可的预期。就算你发个朋友圈,也往往期待有更多人给你点赞对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名人功成名就之后,甚至会主动花钱去做广告、出书等,来传播自己的原因——很多时候这并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自己的那个「名声」。
对我自己来说,虽然我生活中也会为其他事情焦虑,但是在自媒体这个方面,我反倒没什么数据焦虑。因为作为一个自媒体方面的实践者和观察者,以及基于自己对媒介传播、媒介文化的理解,我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粉丝与粉丝、数据与数据是不一样的。
从基础的逻辑层面讲,一个人想要理解另一个人,肯定是接触时间越长、交流的话题越多,彼此之间也就越相知。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真正能做到你发布的所有内容全都看完,或者至少看完大半的人,只是极少数。与此同时,在你发布的每一个内容里,阅读和点赞的人也未必都是你的粉丝,他们只是恰好看到了这个内容,觉得满意顺便给你点了个赞而已。
这个情况,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大多数人上网就是看个热闹,人家本来也不关心你。你的某条内容数据好,只不过是恰好碰上了某些人的兴趣点,除此之外都不能说明什么。
过去这些年里,我在知乎上回答问题的重心已经偏向了人文社科领域,并且因为博士阶段积累的写作习惯,风格是偏严肃的。而我本人也不喜欢追热点,即便偶尔回答了一些热榜上的问题,也是以分析为主。我这种做法,注定了数据不会很好。这一点是我在回答问题之前就有准备的,所以我也早就接受了阅读量不好的准备,如果偶然间某个内容点赞、阅读量多了,那就是赚了。
而我之所以不会为这方面的数据感到焦虑,是因为数据并不是我评价自我的标准。以学术标准而言,一个内容的价值并不是读者的多少而决定的。在我自己的评价体系里,我自己会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打分,有的问题我是认真回答的,有的则是有时间顺手写着玩的。前者的数据表现无论如何不好,后者的数据表现无论如何好,前者在我心中的价值都是高于后者的。
那么,为什么明知有些东西数据不好,我还要写呢?这其中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输出本身就是对自己想法、观念的一种整理,很多原本在脑子里混乱的东西,变为内容输出后就会体系化,也会在写作中发现那些地方还有问题。这种提升是对个人成长起作用的,与别人是否认可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很多东西的价值并不能用数据来衡量。这一点也好理解,前面我说了,很多高赞内容只是恰好被一部分感兴趣的人看到而已。正如同样的历史内容,汉唐名人的传播度就比十六国、元朝名人的传播度广一些,因为后面过于混乱且陌生。但之于历史研究而言,研究十六国、元朝史并不比研究汉唐史低人一等。实际上,即便是在学术界,学术方向也是不断交替的。很可能这三五年是这个学术领域热门,过了十年就是那个领域热门,但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通常都有几十年,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完全跟着热门方向走。
第三,很多内容是有长尾价值的,不必过度纠结于一时一刻。以知乎来说,我现在的阅读量构成大约是对半开,也就是每天的整体阅读量里,差不多一半以上是有以前的回答的所贡献的,新增的回答当天的阅读量、赞的占比多数时候不到一半。但是,我自己并不知道这些长尾流量来自哪里——如果打开以前的回答看的话,可能就是这个回答增加了50个阅读1个赞,那个回答增加了200阅读2个赞。与其这样纠结这些数据,不如专注于内容本身,反正只要你输出的内容在长时间内具有价值,那么未来也会有其他人看到的。
此外,即便只用商业价值衡量,流量也不是评价商业价值的唯一标准。比如在知乎上,有很多在垂直领域或商业化较强的领域做的博主,虽然数据很一般(比如一个回答可能就几百阅读、几个赞),但是因为领域精准、垂直度高,转化能力却很强。有些人可能粉丝不过一两万,但收入已经是一两百万了。
基于这个观念,对于粉丝我本人也是佛系态度。此前,在一些与偶像艺人有关的问题下,面对某些艺人粉丝「取关」之类的「威胁」,我就说,如果真要取关,麻烦尽快。因为对我而言,相比于单出的数量,我更在意的是粉丝的构成。如果大家能围绕一些话题进行理性讨论,那么即便只有几千粉丝,我觉得也挺好,而如果是某些艺人的粉丝这种,纵然有百万人关注我,我也觉得没有任何价值。
自媒体数据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你在发布每一个内容的时候,所面对的对象是不确定的。何况,每一个平台也会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创作者、题材、类型进行定向的扶持,很多时候就是流量给到了你,你的数据就好看,反之就难看。既然传播的对象、范围不可预测,那么因为这些不可预测的数据就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实在也没必要。
如果用塔勒布的「杠铃策略」来做解释的话,其实对于个人来说,任何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都是高风险的——这类工作包括写作、音乐以及自媒体等等。除了极少数刚刚出道就能达到巅峰的天才之外,普通人最适合的就是平衡两端的「杠铃策略」,即用高低风险工作的搭配来让自己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换成大家都能听懂的话,就是说,如果你想考写作、自媒体等创意性工作成名、挣大钱,最好的做法是先不要全职,而是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不一定是体制内,国企、大型民企等都可以),然后再不断尝试。这样,不仅个人的生活有更多的保障,而且也能更好的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不会因为一时一刻的「转评赞」数量减少就特别焦虑。
所以,这也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做自媒体也好或者做一些创意性工作也好,如果你已有稳定职业且做不到副业年收入超越主业三五倍以上,那就不要轻易全职。这样,个人的焦虑感也会少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