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里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海。
曾经,这里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
如今,这里治理绿化率超过了56%,生物多样性从30年前的100多种增长到了1026种。这里的农牧民早已摘掉了贫困帽子,更有早先的贫困户,通过参与治沙企业亿利资源集团的植树治沙工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
库布其沙漠治前后对比图。↑
这就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在蒙古语中意为「弓上的弦」,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南岸。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在过去30多年间,库布其从一片威胁着京津冀的生态荒漠,变身为生机盎然的旅游打卡地。
沧海桑田,政府政策支持,库布其治沙人艰苦奋斗亿利资源集团等治沙企业以科技引领治沙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形成强大的合力,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2017年,亿利库布其治沙人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如今,库布其是「三工程六期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
12月2日至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约方第16次大会(COP16)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这是迄今为止规模大的【公约】缔约方大会。本次大会现场设立了「中国馆」,是除东道国之外最大的国家主题馆,也是中国首次在境外对荒漠化防治和「三北」攻坚战进行展示宣介。亿利资源集团等治沙企业应邀参展,在大会期间向来自100多个缔约方的政要、专家分享亿利库布其治沙经验、技术和成果,其孵化的易森智能植树机器人十分抢眼。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秘书处、亿利公益基金会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UNCCD)在中国馆共同主办了联合国「土地生命奖」主题边会,为国际社会应对土地危机贡献中国智慧。
COP16中国馆,亿利库布其治沙展区的易森智能植树机器人引来围观。↑
连日来,亿利库布其治沙展区进行了多场交流。【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蒙古、沙特、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巴拿马、柬埔寨、伊拉克、南非、摩洛哥、索马里、也门以及亚投行、IUCN等几十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公益环保组织、金融机构的代表陆续前来调研,了解中国企业治沙技术创新的进展。
修路规划「分割包围」
回望过往,亿利在30多年的治沙征程中,探索总结出了很多战略战术,研发创新了成套的实用技术。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几十年发展的经验。而在库布其,这句格言更会变身为「要想活,先修路」。
为了实现沙漠腹地」人进得去、货出得来「,在过去的30多年里亿利牵头修建了多条沙漠公路,总长约500公里。这些道路成为打通沙漠腹地人流、物流的大动脉,同时发挥了对沙区的分割包围、化整为零的关键作用。
以路治沙模式,在库布其已有30多年的实践。↑
就如同战场上,通过穿插包围,将强大的敌军部队化整为零、逐个歼灭一样,亿利也通过公路网,将沙漠划分为恢复区、治理区、固沙区、过渡区、产业区、农牧业区等,进而逐一实施生态修复和特色开发,合并构建功能齐全的区域规划,形成荒漠治理持续改善的长效措施。
选种营造「立体生态」
选种营造「立体生态」让沙漠披上绿装,种什么,很重要。在这方面,亿利不是没有过弯路,曾经花费几千万元,从美国西雅图引入可造纸的三角叶杨,结合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并用推土机,花巨资把高大沙丘推平,每亩造价高达1万元,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以受到严重教训而告终。
教训让亿利领悟到实事求是、遵循自然规律,才是拯救库布其的不二法门。亿利创新选用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灌木种子,通过多年数据探索出「乔灌草181」种植模式,即乔木种植比例不超过10%、灌木80%、草本10%,充分发挥了灌木抗旱节水、乔木遮荫固沙、草本固氮改土的生态功能,三者混交共生、取长补短。
亿利在库布其建成了黄河流域最大的沙漠种质资源库。↑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亿利的专家团队研发收储了1040种耐寒、耐寒、耐盐碱的沙生植物种子,从中优选了10多种节水灌木拳头种子。其中包括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子,形成了强大的种质资源储备,在西藏那曲海拔4500米的科技植树项目中也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亿利还完成了包括主要植物种繁殖和种植技术、甘草平移种植、水冲沙柳造林等专利技术共250多项,成为亿利最为宝贵的经验结晶,更成为亿利分享给世界的治沙知识财富。
科技治沙,机器人升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任何领域都是适用的。在30余载植树造林过程中,亿利广泛运用自主研发的微创水汽法植树新技术,从挖坑、点苗到浇水、覆土,10秒左右就可以完成种树全套程序,且成活率可达90%以上,已经在西部沙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复制推广。
在此之前,亿利人用过酒瓶子种树、打草方格再种树等方法,尽管当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终因成本过高,成活率过低而放弃。自2010年开始实施风向数据技术和微创气流法植树以来,亿利共实施绿化200多万亩,节约种树投资近27亿元。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亿利集团更开发出了「迎风坡造林」「近自然造林」和「甘草平移固氮改土「等多项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治沙技术支撑体系。
近两年,亿利库布其治沙在智能化领域不断加速。本次COP16大会上,其孵化的智能治沙企业易森展示了智能植树机器人。易森机器人可以根据造林设计方案,自动设计最优种植作业程序,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20秒即可完成一株树苗的种植,日种植超过1500株,可降低造林成本30%,成活率提升20%,效率至少是人工的5倍以上。面对复杂环境,易森机器人可事实混交林种植,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恢复。在能耗方面实现纯电式、增程式、氢燃料混合驱动,在绿色低碳方面拥有更多的选择。「该机器人可以完美地解决我们地区治沙种树的难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来自沙特的参观者说。
光伏治沙,打造「产业财富」
不仅要让沙漠变绿,还要让荒漠变富、让沙区的老百姓变富。为了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亿利打造了生态光伏、健康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集群,带动上万人就业致富,实施了规模化、产业化治沙。亿利用了十多年的实践率先在库布其沙漠实施立体光伏治沙,总投资近200亿的3.3GW光伏治沙项目,年产值30多亿元、可实现年碳减排近500万吨。美国彭博社为之赞叹:「在沙漠里建一个光伏电站,规模相当于20个纽约中央公园,中国在库布其沙漠里正在进行一场能源革命。」
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的立体生态光伏电站↑
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的有机田↑
现如今,在库布其腹地种植的有机土豆,已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抢手货,有机黄瓜、有机西红柿在高端市场供不应求,而每年涌入库布其七星湖景区的游客更多达十几万人次。经联合国认证,亿利库布其生态治理创造生态财富(GEP)更是高达5000多亿元。
亿利四代治沙人携手沙区群众,历时30多年,经历了系统化、规模化、产业化治沙三个阶段,克服了技术、资金、产业模式等重重困难,累计投入治沙绿化资金60多亿元,投入沙产业资金300多亿元,治理绿化库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建立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助力10万农牧民实现了脱贫,塑造了亿利库布其模式。基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都硬」的库布其治沙模式,亿利近年来已将生态治理事业扩展至内蒙乌兰布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打通了若干连接北方生态屏障的关键节点;并先后承担了乌兰察布霸王河绿化工程、张家口崇礼绿化工程、西藏那曲、新疆南疆、青海祁连山等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永久会址位于库布其七星湖。↑
世界的库布其
库布其治沙成果,成为中国特色治沙道路的典型经验,不断走向世界。科技部门、林草部门、内蒙古自治区与联合国组织共同主办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智慧,论坛永久会址位于库布其沙漠七星湖。2014年,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被联合国确立为全球首个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国际社会普遍形成了「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库布其」的共识。
国家林草部门表示,将持续发挥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平台影响力,2025年将举办第十届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