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认为蔚来会倒闭?

2023-03-05汽车

作为蔚来车主,我对蔚来能不能持续开下去也心存焦虑。

从车主的角度上来说,真的非常纠结。

我对车本身是满意,颜值绝杀,驾驶质感优秀,nomi使用感好,座舱体验和快捷场景体验很爽,用料扎实安全性高,旅行车也很能装,没有外放电有点遗憾;

我也认可蔚来的服务,无忧服务香爆,无限次上门补胎和取送车,400电话24h随时能打通,不需要钥匙、能满足各种代劳需求的驾享服务(付费但不贵),全国各地的牛屋体验很特别(外出必打卡),车主活动和社群运营是真的很多人在参加,蔚来商城也是经常光顾;

认可它换电的模式,4min换电的便捷性暴打所有充电体验,2000km也能说开就开了,不用下车去拎沉重的充电枪弄得两手脏脏,尤其是雨雪天气;换电能够解决电池损耗的焦虑,二手车保值率很友好,我自己用租电的车置换过,算算账还是完全能接受的;2025年奇瑞星途新车将要支持蔚来换电,算是个向好的消息吧;

补充一点,我是经历过75度电池Baas从1060元/月降到728元/月同时补贴100元/期焕新券,当时还觉得蔚来真良心,主动给车主降租金,后来新车又有了Baas租4免1,甚至租3免1,现在已经有点搞不明白,到底是蔚来算账算明白了觉得自己能盈利呢,还是变相地降价来提升销量,有懂的大佬可以给解释下;

总之,真的非常希望它能做下去,但是个人的感受上是很迷茫的。

先说产品问题吧,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号称千人团队的智能驾驶产品,激光雷达等硬件早就拉满了,4 颗英伟达 Orin X 芯片1016TOPS的算力,做出来的城区智驾体验只能说是一坨,一大坨,并且毫无改进的迹象,只能说蔚来自己也知道是一坨所以一直不敢收费,这几年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研发的费用在里面,最近端到端都打得热火朝天了,知道急了开始换负责人了;

蔚来团队的薪资水平行业内算是中上游的,fellow都用得起985研究生,李斌自己还大言不惭信赖团队,不愿意用激进的管理手段,你说这话的时候对得起投资人吗?

继NT1.0、NT2.0之后,NT2.0上的问题都还没解决完,优化和反馈迟钝得一逼,给服务管家反馈了体验问题就是已经记录了交给团队研究,就再没后续了,现在又有NT3.0了 ;甚至ET5T的改款又要做横屏,你做得过来吗?你成本和收益算清了吗?

为什么蔚来的电池和乐道不能共用?做个差异化的电池版本,除了直线拉升了换电体系的成本之外,意义在哪里?如果说是因为技术的升级,那换电技术升级的规划是怎么样的想清楚了吗?靠乐道这个量根本支撑不了技术切换,乐道这个产品是不是成功,自己心里有数吗,拿什么出去打呢?能换电、强服务是蔚来的标签,乐道基本没继承上,你作为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呢,就是车重比别人轻吗?

萤火虫你最好是个出口车型,能拿的国内市场份额够不够盈利的,蔚来自己心里门儿清楚。

然后说说蔚来这套社区体系,相当相当相当烧钱,蔚来这么多家牛屋全都开在核心商场,租金贵得吓人,但是利用率非常低,周末人相对来时会多很多,甚至爆满,工作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置的,有的商场可能周末也非常空,每次进去都有种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走的痛感;

另外,为了做好车主社群,每周每月每年的各种活动成本投入,就算你有几万的志愿者不计成本不计得失地愿意发电,社群成本依然是相当高,不限于前面答主说的在牛屋里面使用高端的洗护用品,逢年过节的大额抽奖,海心洲的万人发布会等等,车主在蔚来的这套社区体系里面看到的每一个点、每一件事情,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真正发到车主手里的礼品又很低廉,为什么各种黄牛为什么能倒卖出那么多的车主福利和积分(蔚来积分在自己的体系里是代用货币),内部是清廉的吗是合理控制成本的吗,这些成本有多少是真正用在车主身上了,还是更多的在于面子上的,在于豪华所定义的「浪费」上,甚至在于某些中饱私囊的渠道上?

最后,蔚来服务体系的优秀,是建立在一定的服务成本基础上的,除了车价本身含了服务溢价意外,无忧服务也是有付费的,现在是499、1399和4999三档,从服务内容和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来看,蔚来肯定是贴了钱的,某些极端薅羊毛用户数量不夸张的话,也不至于亏得非常严重;蔚来的驾享也是100元/小时起步(虽然可以积分抵扣),上门洗车129元起,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这些都算不上亏钱的项目吧?这些都是「豪华品牌」正常运营的范围吧?蔚来对于那些一直「薅羊毛」的「用户」到底有没有合理的管控机制?你们的服务人员是不是在某些情况下,把运营的成本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参见小红薯那些被过度服务的案例)?

作为车主,非常希望李斌能做好内部的管理,把蔚来的理念好好落地,考虑考虑长期的发展,蔚来用户是最不愿意看到企业倒闭,倒不是怕车砸在手里的问题,而是如果没有了蔚来,中国汽车品牌也没有这一类型的代餐,对于认同新能源车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用户群来说,是非常遗憾的。

最后的最后,我对蔚来的舆论处境表示同情,不知道为什么,一群利益并不相关(也可能是收了钱)、甚至不怎么懂车的人,要孜孜不倦地四处表达期望蔚来倒闭的愿望,用捏造的言论和偏激的语言去攻击蔚来,大有一种逼着人跳楼的看热闹兴致,我想说的是,不要到处彰显自己狭小的格局了,对谁都没有任何的好处,别那么大的戾气,不管哪家品牌都是有好有坏的,理性沟通才有助于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