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是中石油杭州销售分公司的负责人,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杭州所有中石油加油站的领导,你猜他开的是什么车?
比亚迪唐EV!
作为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石油机械的,我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答案就是新能源汽车该怎么发展还怎么发展,不会有任何影响,甚至会更好。而如果有一个可以媲美沙特的大油田,我们还可以把更多宝贵的外汇用作其他领域,而不是去购买那些缺口很大却又不得不买的石油。
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是因为出于技术上的弯道超车,而不是因为没有汽油。再说,采油与炼油是两码事,不会真有人觉得费力开采石油,大力购买原油就是为了炼制汽油和柴油吧……
当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各种资源都稀缺,还啥都想干好的国家来说,结合我们国家富煤、贫油、少气、罕见氦的现实困境与格局,搞多产业系统工程规划,发展新能源汽车从来都不是一件坏事。
毕竟石油可不仅仅只能用作燃料,可以说从合成纤维到合成橡胶,从HIPS,ABS到PE,从沥青到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从化学肥料到保鲜袋,石油的衍生物和成品可是太多了。
大庆有一个油立方科教展馆,当年是上海世博会的石油馆,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大庆玩,可以参观一下。
![](https://img.jasve.com/2024-12/7a63f061ec8ddc586fa96dffa9396635.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52f5b6445e1e58d4ee9886dd96a81a72.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d939164472f5ba6a729eeaa997cc9cda.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39ae1ad91df954265217d47ef5b5c3da.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5e709669a91a76aafdab6d486edddcc3.webp)
石油炼化产物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燃料(F)、溶剂和化工原料(S)、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蜡及其制品(W)、沥青(B)和焦(C),你猜猜哪种产品产量最大,哪类产品附加值又最高?
![](https://img.jasve.com/2024-12/b65e0e108484124d7b9bd3d4418e3e61.webp)
所以,我真的觉得,把宝贵的石油拿去烧掉,不是一个好生意,即便是炼制成汽油和柴油,也是低效而浪费的。
相比之下,以石油为原料,乙烯、丙烯同样也都是其产品。而以乙烯为原料,乙烯的产业链又是一片新天地,下游产品成千上万,越是下游,产量越小其附加值越高。
咱们国家一天的石油开采量大约为4181,000桶,日均产量57.3万吨,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份,全国工业原油产量1777万吨,同比增长2.5%,增速比9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2024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上工业原油产量17764万吨,同比增长2.0%,排名全球第六位,前五名为美、俄、沙、加、伊拉克。
但是呢,咱们的石油缺口依旧是比较大的,算上炼油厂和其他相关行业的需求,中国日平均石油消耗量大约为16,000,000桶。
以炼油为例,2023年世界前五大具有炼油能力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沙特阿拉伯。不过,从炼厂加工量来看,2023年美国排名世界第一,当年加工石油的数量为1596.3万桶/日,占比世界的19.2%;中国排名第二,加工石油的数量为1510.2万桶/日,占比世界的18.2%。
原因就在于,咱们的原油产量缺口比老美要大不少。
而且石油的开采成本与储量多少其实是两码事,本质上还是与技术有关。虽然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的土豪国油多,开采成本低廉,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效益,依旧需要大力发展相关采油与炼油技术,否则就只能靠卖原始原油赚点快钱。
这一点,还是以中东为例,以色列就是正面典型,而伊朗则是反面典型。以色列几乎不产油,却依靠发展炼油技术,拥有全中东最先进的大规模炼油厂,成立于1948年的IOR,不仅是以色列最大的炼油企业,也是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石油产品供应商。相比之下,伊朗虽然是全球第四大油气生产国,却多年来都是中东最大规模的汽油进口国。
![](https://img.jasve.com/2024-12/7daabf9e8b47abbe3513fbca8950c1f3.webp)
石油的衍生品其实特别多,只不过很多所谓的产油国只能做点初级开采和粗加工,然后卖点原油。所以给人一种石油=燃油的错觉。
![](https://img.jasve.com/2024-12/0809afa1efbea3e6237f5a1ec22fd0d4.webp)
但是这么说吧,只要不是败家子,没人会想要直接烧原油或是只满足于生产制造燃油。
![](https://img.jasve.com/2024-12/5224f71bbd37d4ac9d8eb3aa62b322ab.webp)
而对于像咱们国家这种石油资源不那么发达的,就只能拼命卷技术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2/960067d5c3429f4492f9e9e1fb906d5e.webp)
就拿全球石化产业的龙头乙烯来说吧,乙烯及其衍生物占到了所有石化产品的75%,使用量仅次于水泥和钢铁排在第三,但是从使用的范围来讲,乙烯的作用远超水泥,能够与钢铁媲美。
![](https://img.jasve.com/2024-12/96ad8d0f6801edb289474795edd81d05.webp)
可是你猜猜全球乙烯生产大国前五名是谁?第一又是谁?沙特、委内瑞拉、俄罗斯还是伊朗?
![](https://img.jasve.com/2024-12/77ad2f09aec40b43f948cc2bad9c7131.webp)
实际上,过去20年,美国、中国、沙特和日韩一直保持着乙烯产能的世界前五。而近年来,我国乙烯产能自2022年起占亚洲比例已超50%,且于当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未来我国乙烯产能仍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80%,至8387万吨/年,占全球新增总产能的58%。
![](https://img.jasve.com/2024-12/218905293bbb62cfaa393bda55971c60.webp)
想要生产乙烯,基本上有两个路径,石脑油裂解;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变换、净化、合成等过程首先生产甲醇,再用甲醇生产烯烃(乙烯+丙烯),进而生产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等下游产品;我们国家结合自己富煤、贫油、少气的现状,多年来一直是主攻第二个技术路径。
![](https://img.jasve.com/2024-12/caca54ab4e4cca4f3481a6398e0fe11a.webp)
其中煤制甲醇、烯烃聚合制聚烯烃均为欧美已经熟练运用的传统的成熟技术,而甲醇制烯烃则是近年来我国主攻开发成功的新技术,也是煤制烯烃的核心技术环节。但是你猜这部分占多少产能?2021年中国煤/甲醇制烯烃只占总产能的20%。
![](https://img.jasve.com/2024-12/1bb2b98975d0b04e119252e0dc43e989.webp)
然而,全球精细化工产品大概有 10 万种,而我国大约只有 2 万种,许多高性能、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难道是因为不想玩高附加值吗?是因为必须保证对汽油和柴油的产能供应!
![](https://img.jasve.com/2024-12/61ea62895c62ba057a622a4ff2506f7b.webp)
如果没有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的存在,那么我们将继续处在富煤贫油少气的格局下的艰难取舍与平衡。但是正是因为有了新能源汽车的存在,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汽柴油产量指标,以2023 年为例,当年新能源汽车对成品油替代量已达 1700 万吨,约占成品油消费的 10% 以上。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对成品油的替代量将达到 2000 万吨,这大大加速了石油峰值的到来,有专家预计成品油消费峰值在 2025 年左右,石油总体消费将在 2030 年前达峰,并认为该时间节点或有提前到来的可能。
![](https://img.jasve.com/2024-12/dd0deb79a6222b2a9fd9accc9fc2db4a.webp)
那么节省下来的原油,就可以通过整合产能,实现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军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2/f82741b25384f5617a14d8667ef2191f.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9b666463ac3c6b9e033c95746bfbaeca.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c583a7109586ee4cadda916ded411120.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ee712b3c27f67257ffebcb20094c4548.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7db61e4ffa66d64bfdcce15c5ecc8ac9.webp)
而我们现在国内很多油田,本身开采成本就水涨船高,如果不搞相关产品深加工,很多时候其实连开采成本都核算不上。
比如说,现在的大庆油田,已经不是全国最大的油田了,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如果是按照中东那个采油模式,那现在大庆油田应该早就黄摊子了。
实际上,从本世纪初,大庆油田依靠技术迭代升级,目前已经进入到三产成熟期与四产攻坚期和试水期。凭借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研发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三次采油产量累计突破3亿吨,年产量连续22年超千万吨,三次采油保持领跑地位。
那么什么是一产,什么是二产,什么是三产呢?
简而言之,自喷井就是一产原油,石油界把自喷采油称为一次采油,大庆油田的发端源头松基三井当年就是全国最著名的自喷井。
所谓二产,即二次采油,就是通过注水将油「挤」出。但是水驱采油只能采出30%的原油。
至于三产,也叫三次采油,是靠化学剂把油「洗」出来,即化学驱油。我们学校很多采油专家及其团队,研究的就是化学驱油,或是聚合物驱油。三次采油的采收率可以比二次采油高14%-20%。
2022年,大庆油田又攻克三次采油2.0版表面活性剂核心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采收率。目前为止,大庆油田三次采油产量累计突破3亿吨,年产量连续22年超千万吨。
但是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两个关键性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是采油成本的水涨船高,采收率已经逼近理论极值;另一方面就是原油含水率的不断增长,液油比急剧上升。实际上早在35年前的1990年,大庆油田的综合含水率已高达78.96%。而到了2002年,当时大庆油田综合含水已经高达接近89%,这也就意味着每采出100吨液里面的水量是89吨左右,而油量只有11吨左右。而到了2006年,油田综合含水已经超过90%。
一般来说,按照国际经验,一个油田的含水率如果接近或超过97%,那就没有开采的经济价值,可以关闭了。但是你知道这其中的原理是啥吗?
油气水三相分离?非也,非也。实际上最大的成本是油水分离后的地下水处理——抽上来的地下水可不是直接就能注回地下的,而是需要先做污水净化处理的,达标以后再注回地下。每年大量的资金都花费在这个上面了。如果只为2%的原油,大费周章,就没什么意思了。
所以你就能明白为啥我说石油炼汽油,然后烧掉是浪费了吧。
![](https://img.jasve.com/2024-12/1b63bef141743c0bfb1f35c901ae45cd.webp)
那你们猜猜,今年的大庆油田油液比含水率为多少?95%了。
按照国际标准和经验,如果没有技术突破,其实大庆油田完全可以逐渐停产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2/8d3c32adc413b64a21da655af8ca72b6.webp)
但是你说能行吗?汽油不炼可以去买,那其他工业制品呢?也不要了,或者全指望着买外国的原油来炼吗?国家能源安全可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啊!
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技术突破去实现高质量稳产。
实际上,到2023年3月26日,中石油大庆油田正式对外宣布,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
但是在大庆油田产出的25亿吨原油当中,依靠挖地球自喷井和注水采收的,只有20亿吨出头。有3亿多吨是通过三次采油技术,从地下岩石的孔隙中「洗」出来的!
当时我们学校就有院士提出,应该依靠三次采油和四次采油技术攻关,实现采收率突破50%、60%直到80%。
而这在很多国际专家眼中,无外乎是说梦话呢。而且在很多年前,部分国际权威专家就断言,大庆油田根本不适合三元复合驱技术,别白费力气了。
要知道中东和欧美很多油田的采收率只有20%到30%左右,而且按照他们的计算,60%~70%已经是理论所能达到的极限值了。你中国人平啥就80%啊?
然而,毛润之同志60多年前就说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大庆精神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铁人精神的本色就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通过三次采油技术的攻关与突破,大庆油田的采收率已经突破了50%,而随着大庆油田全面攻关「四次采油技术」,曾经言之凿凿的国际专家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202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高采收率分委会主席与秘书处正式落户大庆,大庆油田将结合自身经验,牵头编制全球范围内提高采收率技术国际标准规划。
![](https://img.jasve.com/2024-12/61d159d619b2dae5e1e553c2fc866cc6.webp)
那么再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有人说,现在已经有了新能源汽车了,那还这么拼有啥意义呢?
意义就在于国家能源安全,而且保证油田高产稳产,与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从来都是并行不悖的。
再举个例子,知道全欧盟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是哪吗?
挪威,挪威坐拥著名的北海油气田,油气产业是挪国民经济支柱,是全球排名第15大石油生产国,日均产油约170万桶,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仅次于俄罗斯和卡塔尔。2021年油气产业占挪威GDP的21%、对外出口的51%、政府财政收入的21%和全国投资的18%。在挪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方面,油气产业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而且北海油气田的数据信息化和开源度做的很高,我带的研究生都拿北海油气田公开的数据集做训练与研究对象。
然而,挪威的石油及其衍生品几乎全部用来出口换外汇了。所以虽然坐拥大油田,挪威却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措施,来推广新能源汽车。
挪威议会承诺到2025年将实现零排放汽车——包括纯电动或氢动力汽车销售占比达到100%的目标。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挪威将成为全球首个禁止销售燃油车的国家,更让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观测点——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电动汽车市场。通过这个市场,我们可以深入探究新能源汽车革命对环境、人类以及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在挪威政府的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电动汽车在挪威已经不再是未来的概念,而是当下的现实。
毕竟,自己搞汽车电气化,然后把石油及其炼制产品用于出口,或是制造更具附加值的其他产品,不是更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