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哪些瞬间,让你真的意识到了现在的智能汽车和传统汽车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2024-08-27汽车

智能汽车到底是什么,我一直都说最重要的智能发生在三个地方: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还有智能底盘。

如果说智能驾驶和智能底盘还需要把车开出去。自己体验很长一段时间才好判断,那么智能座舱绝对是你坐在车里很快就能感觉到」智能汽车和传统汽车是两个时代产物的地方」。

你能听到更多,看到更多,而且需要自己做的操作,明显变少了。

智能座舱,智能在哪?

传统汽车的座舱主要讲究 3 点:

  • 座椅舒适性;
    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这样才能以减少驾驶者和乘客的疲劳感,并且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安全性保护。
  • 开车的交互性;
    比如说方向盘会转向比,方向盘的回正力矩,指向是否精准,还有变速箱能否理解人的需求,能快速提供动力响应等等。
  • 内饰的豪华感;
  • 包括采用各种高档材料,比如真皮、实木或金属装饰,还有各种精湛复杂的工艺,如果是夜间还会有很多氛围感的营造,需要考虑灯光的布局和颜色的各类体验。

    当然,这些在智能化时代也相当重要,但对于用惯了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的现代人,就像是装修豪华但没电没网需要点蜡烛的豪宅,偶尔去玩一次还可以,但长期居住的话,一定接受不了。

    当我们去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大家需要智能,其实就会发现智能座舱的智能可以从听、看、控制,三个部分来说,因为这些都是交互的核心。

    智能座舱的听,怎么智能?

    人类对于声音的记录和回放一直都很执着。

    最早的声音录制和回放技术是由托马斯·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的留声机(phonograph),留声机的原理是用锡箔包裹的圆柱体,再通过一个金属针在锡箔上刻画出声音波形的凹槽来记录声音。

    需要录音的时候,声音会通过一个喇叭传入振动膜,带动针在旋转的圆柱体上刻画出凹槽。播放时,针沿着凹槽移动,振动膜再通过空气传播声音。

    这些早期的录音设备完全是机械的,声音质量较低,只能捕捉有限的频率范围。录音和回放都是单声道的,即所有声音信号通过一个声道输出。

    1931年,艾伦·道尔·布卢梅莱恩开发了双声道录音系统,奠定了立体声的基础,而到了1958年,RCA推出了首张立体声黑胶唱片,随之因为它带来了真正的立体感受,让立体声标准再音乐领域迅速普及,直到现在,我们听到的大部分音乐也都是立体声的。

    到了这一步呢,其实传统厂商也都做得很好,比如说传统豪华车音响的代表—— 大柏林,它就有 26 个喇叭,每一个的素质都很好,可以提供非常优秀的频响表现,俗话说就是低频下潜给力,高频足够延展,而且车内的声学环境处理也非常优秀,最终能保证每一排,每一个座位的听歌都尽可能的优秀。

    假如唱片行业不再发展,我们永远只能听立体声的音乐,其实也没问题,但内容是要不断进步的。

    在立体无法满足我们之后,环绕声出现了,它通过增加声道数量,实现了声音的空间环绕效果。最初的多声道系统如5.1声道,包括中置声道、左右前声道、左右后声道和低音炮。

    但是这样还缺少了空间之中的上下之分,所以后来我们又有了杜比全景声,它采用基于对象的音频技术,不仅增加了声道数量,还能在三维空间中定位声音,你能听到音源里除了平面的声音,还可以感受到声音会来自于你的头顶,沉浸感大幅提升。

    比如说 7.1.4 就是一个很经典的声道配置,三个数字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升到数量:

    第一个数字(7):表示系统中包含的主声道数量,包括左右前置声道、中置声道、左右环绕声道、以及左右后环绕声道。这些声道负责在水平面上创建环绕声效果。

    第二个数字(1):表示低音声道的数量,也就是低音炮的数量。这个声道专门用来处理低频声音,增强整体音效的深度和震撼感。

    第三个数字(4):表示天空声道的数量。这些声道通常安装在听众上方,用于创建三维空间的声音效果,使声音不仅仅在水平面上移动,还能从上方传来,增加沉浸感。

    所以这时候,传统车企就算有几十个喇叭,也还是只能播放立体声,本质上依然是 2.0 声道,也就是左右双声道,它的空间沉浸感甚至不如你在 TWS 耳机听到的,我们自然就会开始挑剔了。

    而智能座舱则能利用全车的十几个喇叭,创造出环绕你四周的声场,这就是全景声技术在车上的应用,甚至会因为车上的音响系统有专门的调音来避免声音缺陷,会比你自己再加随便买个音响摆着听起来更好。

    同样一首歌,立体声只能让你听到声音来自左右或者前方,全景声则能让声音出现在任何位置,这对于还原现场,和创造出更沉浸的声音殿堂,都是提升巨大的。

    上次我在魏牌蓝山智驾版上体验了它的全景声效果,有几首特别明显得个我推荐一你之后可以进店体验一下:

  • 蔡健雅 — Bluebirds
  • VocalFuture未来人声 — 镜中派对
  • Of Monsters And Men — Dirty Paws
  • 周华健 — 我把人生唱成一首给你的歌
  • 当然,这和蓝山智驾版的音响素质本身就很高也有关系,这一套全景声系统可以调动全车 23个音响,整体功率 2440W, 还有立体声动态转全景声技术,来尽量保证普通的立体声音源也有更好的效果。

    同样的,因为魏牌蓝山智驾版也有升级到 3K 分辨率的新屏幕,所以你肯定也会在车里看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时候,你可以体验一下环太平洋,还有漫威系的电影,以及沙丘1和2, 它们的战斗场面都会非常适合用来感受全景声的效果。

    智能座舱的看,怎么智能?

    中控屏仪表盘,包括 HUD, 这些传统汽车都能给你配上,但是实际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都是屏幕,有的有的车可能给你一个低亮度,雾面的低分辨率屏幕,可视角度很差,到了白天也容易看不清,所以要给屏幕加一个「帽檐」,但是内饰看起来就不好看了,因为分辨率较低,所以车机 UI 设计也只能一味的放大文字,看起来很不精致。

    比如说传统汽车给了你大屏幕,但是升级导航要单独付费,而且运行起来帧率不够,数据更新也不及时,魏牌蓝山智驾版因为芯片是 8295 和头部新势力完全一样,加上得当的优化,无论是看导航还是娱乐,都非常流畅清晰。

    HUD 也是类似的道理,虽然都叫 HUD 但是 HUD 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比如说传统汽车的 HUD 能显示的信息非常有限,只有速度或者转向提示,显示的面积也很小,分辨率也很低

    但魏牌蓝山智驾版的 HUD 是 SR-HUD, 在硬件上有更大的尺寸,1440*480分辨率也比很多车的仪表分辨率更高,还能支持显示多种信息,包括完整的导航路径,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结果,帮助你减少低头的时机,也就能增加便利性,提升安全性。

    蓝山的后排娱乐屏玩法也很多,本身就是 3K 的高分辨率屏幕,17.3 英寸也能让我们有更沉浸的感受,可以支持前后排同屏观看,全家一起享受,也可以后排单独播放,不影响前排驾驶。

    更省事的交互

    蓝山智驾版的 NOA 表现很不错,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只需要手扶方向盘,然后眼睛看路就好,只有在复杂的路口或者非常多行人非机动车的时候才需要额外注意。

    当我们需要完成一些复杂功能的时候,其实大部分都不需要自己去动手操作,比如后排第一次上车不知道怎么开屏幕,你只需要语音说一句就行,魏牌蓝山智驾版的语音识别速度非常快,而且唤醒准确。

    同样的如果你有复杂的联动需求,也可以使用 DIY 用车场景来实现,上边的图片就是一个实用的家庭露营场景,设置好之后只需要点击执行,所有的操作都会自动完成,这些功能上,蓝山都丝毫不逊于新势力头部。

    同样,蓝山也加上了微动手势交互技术,通过 TOF 识别距离,就能判断我们的手势,所以当你没有遥控器,也可以轻轻抬手来远程操控后排和副驾屏,躺着看视频也能隔空控制。

    智能汽车凭什么是下一个时代的产物,我觉得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智能的目的,是让我们不需要去做重复的操作,是更好的调用硬件组合实现更好的体验。

    具体到智能的汽车,我们可以看到智能驾驶正在逐渐解放我们的精力,智能场景可以避免我们重复进行操作,智能座舱可以调用全车的硬件来为一个目标服务,比如说让你挥一挥手就能播放视频,打开音乐 App 就能调用全车所有的音响来给你呈现最沉浸的声音体验。

    而我觉得对于蓝山觉得最好的总结就是:

    很多之前大家认为的传统车企做不了的,有壁垒的事情,其实并不存在,它的智能化,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