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电车三大件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安全续航不重要了吗?

2023-04-15汽车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电动车市场是非常卷的。我形容了一下,目前就像是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品牌、新势力、外资品牌都在混战,车型多,品牌也多,每个月都会有新品牌出来,都在抢别人的地盘,占自己的领地。

反映到车上,也是卷,卷价格,堆硬件,卷座椅舒适度,卷有多少屏幕,然而都是一些消费者看得见的地方。但是很奇怪,作为一个工程师,我倒是没见到有厂家在看不见的地方卷。

在看不见的地方卷

哪些是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安全,环保这种东西你是肉眼看不到的。

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发力,所带来的【收益很少但是很重要】,因为一台车可能开到报废也用不上这些,只要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你就感知不到,但是如果厂家有实力和良心,他就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比如向来把安全写进基因里的沃尔沃,很早就是行业内配备安全气囊和气帘最多的车企,但是这些配置消费者平时也感知不到。当然消费者也不希望能用上,但是他却能在关键时刻起大作用,这就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卷】。

沃尔沃的信仰

再比如环保理念,环保体现在内饰座椅所用的材质上,有些座椅材质差,无色无味的有机挥发物损害家人,特别是小孩的健康,你很难举证,伤人于无形。但是在沃尔沃EX90上,用到的就是Nordico环保材料,有机挥发物VOC远低于行业标准,这也是【默默】的在增配。

EX90的环保内饰材料

再说到安全, 电池安全,碰撞安全,主动安全 是一辆车的三大安全。

碰撞安全 属于被动安全范畴,主要体现在车身刚性结构和材料,有些厂家还会发生碰撞断A柱的情况发生,这就属于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省钱了。

图为沃尔沃的笼式车身结构

电池安全 是电动车 最最重要 的内容,没有之一。电池安全涉及到电池包的结构,设计,和电池管理系统了。电池安全之所以重要,因为电池包从开始冒烟到自燃到扩散,留给人逃生的时间非常短!作为消费者是没有能力辨别电池包是否安全,只能靠厂家的良心和水平,因此选车一定要看厂家的技术实力和口碑!

从开始冒烟到着火,仅几秒钟

最后是 主动安全 ,随着智能化的普及,主动安全也不再是传统的AEB防碰撞这种功能了。现阶段智能化会让主动安全的范畴变得越来越宽,比如车内能够通过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程度预知驾驶风险;通过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融合识别前方危险,以提醒驾驶员安全驾驶或者帮助驾驶员刹车等。

动图:沃尔沃的一次典型AEB主动安全避让

【主动安全】在智能驾驶时代更加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何出此言?

智能电动车往往都有辅助驾驶功能,一旦把车交给软件系统来驾驶,就存在系统性的安全风险,比如辅助驾驶突然加速,看不到前面的障碍物而撞上去, 这都是因为多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而产生的额外安全风险 。智能驾驶好使的前提是保证足够的【安全】,但是很多时候一些厂商为了优先保证实现功能,而采取激进的做法,将驾驶员置于危险之中。

那么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保证驾驶安全呢?下面我从我的工程经验来聊聊。

智能驾驶如何保证安全

我们人类开车预知危险其实很简单,第一是看到危险,第二就是采取动作,而大部分事故的发生在于【没看到危险】。

智能驾驶也是一样,开启智能驾驶后发生的很多事故也是因为 【没看到危险】, 或者 【看到了不认识 】。比如最近很火的一件事,某车企的智能驾驶将墓碑当作人,以及去年有些车开启辅助驾驶后直接撞到工程车,或者撞上白色的大卡车,这些其实都是【看到了不认识】的案例。

动图:一次典型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失败案例

这些案例透露的本质,通俗的讲就是感知能力不行,而根本原因就是【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没做好。

(1)何为多传感器融合感知?

在我们的汽车上有多个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这些种类繁多的传感器各有各的优势,当然也是各有各的缺点。比如摄像头就像眼睛能看到前方物体大小和形状,但是容易受到雾霾等能见度不高天气的影响;而激光雷达抗干扰能力强,晚上也能工作,但是全天候能力又不如毫米波雷达。

各种传感器的优劣势

所以我们在做智能驾驶的感知时,需要把这三种传感器采回来的信息做一个融合,取长补短,实现信息的互补,以判断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什么障碍物。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我们在买苹果的时候,如何判断一个苹果的好坏?

首先我们会先看看这个苹果的大小,颜色等外观信息,然后用手去触摸感受一下苹果的质感,最后用鼻子去闻闻苹果香不香,有没有腐烂的味道,大脑会结合眼睛,手,鼻子过来的三种信息,判断这个苹果值不值得买。这里的眼睛,手,鼻子就是三种 传感器 ,大脑做的就是【多传感器融合感知】。

这里【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前提是眼睛、手、鼻子好使,然后就是脑子好使,但凡有一个不好使就会买到烂苹果,比如我

业内做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做的比较好的有一些但不多,国内有小鹏,外资企业则有沃尔沃,特斯拉这种,小鹏和特斯拉说过了,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新鲜的沃尔沃。

(2)沃尔沃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之硬件

多传感器融合感知首要前提是硬件给力,如沃尔沃搭载在EX90上的Luminar激光雷达。

EX90激光雷达外观图

这个号称是地表最强的激光雷达,有着行业最远的探测距离600米,障碍物越早发现越好,系统和人才有足够的时间作出反应;这个激光雷达即使在夜晚也能看到250米外的行人,提供预警信息给系统和驾驶员,必要时采取避让措施,提高驾驶安全。

沃尔沃所使用的激光雷达跟其他厂商比较

其次是EX90上搭载的NVIDA DRIVE Orin X高算力芯片,提供高达254TOPS(每秒万亿次操作)的计算能力,以此来保证信息处理的速度,准确性。其他的感知硬件还有8个摄像头,4个毫米波雷达,每一个传感器都能各取所长,发挥自己优势感知周围环境。

EX90上传感器

对于消费者来说,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性能越好,汽车就越能容易的探测到障碍物 ,不会像下图一样在大白天看不到前方停着的车,是汽车整体安全性的下限,那么安全的上限在哪?

缺少激光雷达的辅助驾驶很容易漏掉静止障碍物

(3)沃尔沃多传感器融合之算法

而沃尔沃的多传感器感知算法属于他们的独门秘籍,名曰 Zenseact感知融合算法 ,也会出现再EX90上。Zenseact是沃尔沃旗下专注于自动驾驶软件开发的软件算法类公司, 沃尔沃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全栈自研的豪车品牌

这套Zenseact感知算法能够在EX90的高算力芯片上,将摄像头,雷达传输过来的信息做一个结合,基于沃尔沃积累了将近50年,几万辆真实的碰撞数据库,带入进行AI算法训练,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反映到车上就是沃尔沃EX90的感知能力达到第一梯队水平,无论是在什么天气, 面对何种障碍物都能够及时,正确感知到,以提高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上面所说的EX90在硬件和算法上的优势,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安全的保障,能够无形中,保护乘员的安全。

EX90

那么问题来了,业内做自动驾驶开发的公司有很多,但是为什么把感知融合做好的公司不多?

我认为除了全栈自研的算法能力,还有一点就是 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 ,比如沃尔沃EX90,特斯拉使用的就是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而其他厂家甚至还在使用分布式架构。

沃尔沃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

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是实现一切智能安全技术的前提。如果说把车内的摄像头,雷达,高算力芯片比作【家具家电】的话,那么室内的【装修设计布局】则是电子电气架构。虽然使用好的家具家电能够提高生活品质,但是合理,精美的室内设计却能大大提高幸福感。

(1)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能持续进化

好的装修设计会考虑到未来可能的生活方式:插座,水龙头布置,将要支持什么样的家电家具 。比如即使我现在不买洗碗机,但是我在房屋设计之初就为洗碗机预留了空间水路电路,并且甚至考虑到了能支持不同型号的洗碗机,类似的例子很多,这就是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的好处。沃尔沃EX90使用的就是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 这种架构能够为将来的智能化留足空间,能够持续进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的技术可能2-3年后就落伍了,为了让EX90的用户能够一直享受到最先进的智能化科技,就必须考虑到技术的迭代速度,比如沃尔沃从2021年初以来,OTA无线升级总量就突破100万次。

(2)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能让每个硬件发挥最大作用

智能化并不是看谁硬件多,关键还是要【融合】。比如在装修时发现,空有西门子洗碗机,却发现水路没留好,结果只能凑合用;明明是大功率空调,插座却只支持1kW,白搭。

沃尔沃的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以其合理的布局,支持多种硬件,以及算法和硬件的融会贯通,不会让硬件的算力浪费一分。 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同样的的硬件设备,却能实现比分布式架构更好的智能化效果。

举个例子,基于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EX90,能够将摄像头,多种雷达过来的信息做融合,实现更好的AEB预警感知,帮助沃尔沃的车更加安全。

多传感器融合下的转弯保护

总而言之,沃尔沃是目前行业内唯二实现了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企业,既是实力的象征,也是为了智能化更彻底,让沃尔沃依旧能在智能时代提供最安全的驾驶保障。

结语—什么是新时代电动车的护城河

在电动车时代,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一个品牌的护城河?

由于电动车厂商电池大部分外购且电池区别不大,多合一电驱系统门槛也不高,舒适性配置如座椅、大屏等都不足以构成一个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东西甚至不需要三年就能够学会。

那么电动车品牌与品牌之间的护城河,差异化,就落在了智能科技,安全性等这些门槛高,需要长期积累的性能,以及稳健的体系力上。

现在有些车型看似竞争力很高,但都是靠堆配置,堆物料来低价竞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欠缺,更没有积累出自己品牌的护城河,也没有品牌建设的理念,这种风光都是短暂的,我认为在3年内一大批明星车型都会因为成本问题而淘汰,而建立起稳定品牌特质,有自己护城河的车企随着厚积薄发,他们会的东西,新势力可能十年都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