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omenta筹备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自动驾驶行业的讨论。
根据统计,今年年初至今,已经有多家智驾企业筹备上市,除了前面提到的Momenta,还有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企业。而在去年,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智驾相关企业也曾陆续开启上市计划,一时之间,智驾企业的春天仿佛就要来临。
然而,智驾行业却并不似理想中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前段时间,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将自动驾驶汽车从L5降级为L2,随后又取消了造车计划,无人车独角兽Motional也在近日开启大规模裁员。不禁让人疑问,智驾行业为何会出现如此两极分化的现象?
答案就在于,双方的路线不同。前者所布局的要么是L2级别的智能驾驶,要么是选择两条腿走路,L2和L4一起做,而后者却专注布局高阶的L4及以上自动驾驶。最终专注L4的企业要么经营惨淡,要么黯然退场,而布局L2的企业却是一片向好。
正应了那句话,「领先行业半步是天才,领先行业十步是疯子」。
L4级别自动驾驶企业存在「硬伤」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都知道,自动驾驶有六个等级,从L0级别的完全人工驾驶到L5级别的完全驾驶,而L4级别的高度自动驾驶已经算是打开了自动驾驶的大门,但目前的L4级别自动驾驶行业,用现在的目光来看,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障碍:量产落地、大众普及、商业合作。
先看第一点。要知道,现如今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尽管新车型一个接着一个,但自动驾驶等级却始终集中在L2级别,开放L3级别自动驾驶合法上路的国家少之又少,许多车企更是将宣传中的自动驾驶改为了辅助驾驶、智能驾驶等词汇,等级也是用L2+、L2.5、L2.9描述。在L3离我们还相对遥远的情况下,L4级别自动驾驶的到来更是遥遥无期。
在这种情况下,专注于L4的企业纷纷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法保证盈利。
在行业刚兴起时,资本大佬入场,企业烧钱烧得十分快乐,但是等资本退场,行业逐渐稳定以后,缺乏造血功能的L4级别自动驾驶企业瞬间就会十分尴尬,有些企业还能被车企收购,抱上车企的大腿留在牌桌,有些企业却只生下了自生自灭的选择。
先后拿到福特和大众汽车各10亿美元现金投资的自动驾驶明星企业Argo AI在经历商业化困难后,宣布结束7年的运营;
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其员工表示在2023年初经历了大裁员;
自动驾驶卡车公司Embark Trucks也因七年未能开展实质性业务关停,成为第一家倒闭的自动驾驶上市公司;
再加上前文中提到的Motional与苹果,专注L4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企业的惨状已经不言而喻。
那么,如果坚持到L4级别自动驾驶落地,是不是这些企业依然有成功的可能呢?
目前来看,概率依然渺茫。要知道,一项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是大众接受度,也就是普及程度。在技术诞生早期会有许多技术尝鲜者,他们喜欢尝试新东西,甚至能给出很多体验反馈,帮企业起到宣传的作用,这些人有些类似于现在的KOL。
但这类人群毕竟还是少数,远远无法代表真正的大众消费群体,等到大众消费全体逐渐接受新技术的时候,又要耗去大量的时间。而这段时间越长,布局L4的企业的生存机会也就越渺茫。
同时,布局L4的企业还面临着商业合作的问题。要知道,对于车企来说,当一款产品成熟之后,是不会轻易考虑更换供应商的,从定点到落地,再到市场认证,都是巨大的沉没成本。
此前,美团王兴曾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会出现「3+3+3+3」的结果,企业会越来越少,同时也越来越精,现如今虽然不如王兴说得夸张,但车企在减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早些年上百家的新势力,现在大半都已经退场,并且仍有许多车企处于生死挣扎之中,能不能活过明年都是个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智驾企业最后又会剩下多少,随着行业继续发展,必然会面临僧多粥少的现象。
比起退场的可怕,智驾企业拼命想留在牌桌上,但留在牌桌上,却没人带你玩,同样也很可怕,这也让专注于L4自动驾驶的企业开始怀疑,L4究竟是不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总的来说,量产落地、大众普及、商业合作就像是三座大山,将高阶智驾企业困在其中,为他们的生存造成了难以愈合的致命伤。
智驾降级成企业最优 解
前文列举了专注于L4级别自动驾驶的企业的种种困境,难道说L4真的一无是处吗?
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要知道,一项技术乃至一个行业的发展是需要漫长的周期,例如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很多人都将固态电池作为未来发展的终局,虽然现在会面临技术困境、成本偏高、良率偏低的问题,但是企业能因此放弃吗?
当然不能。虽然固态电池的未来还很遥远,但布局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等技术,逐步提高商业化水平,随着行业的大潮前进,为终局之战做准备,才是很多动力电池厂商正在走的路。
同理,在自动驾驶行业,先实现L2+级别的商业落地,再一边默默布局L4,等待行业的大潮到来,或许才是唯一的解法。
如果前文提到的Momenta,就选择了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L2和L4共同推进,既抓住了现实,又怀揣着梦想。
而另一家准备上市的小马智行则是在早期坚持布局L4、L5级别自动驾驶,但好在反应及时,迅速做起了L2+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搭上了量产落地的快车。
这样做,不仅可以迅速获得一定的造血能力,还能提前切入市场竞争之中,在激烈的厮杀中占领产业生态位,抢占车企的心智,成为车企稳定的供应商,为L4的到来做准备。而不是专注于布局L4高阶智能驾驶,领先行业太远,反而脱离了现实,正应了那句「领先行业半步是天才,领先行业十步是疯子」。
所以,L4级别自动驾驶是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错就错在人们把它的到来想象得太快,想着用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最后发觉多年的投入只不过是无法一展身手的「屠龙之术」,从L4回归L2,先实现商业落地,才是拥抱现实的选择。
由此看来,自动驾驶依然是汽车智能化时代的终局,但遗憾的是,时代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