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022 年 1 月以来,与预制菜相关的股价接连暴涨。爱烧饭、王家渡食品、三餐有料、锅圈、寻味狮、银食、麦子妈等 10 余个预制菜品牌在一年内接连获得融资,最高融资金额破亿
我国目前的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3000亿元,如果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可以成长为万亿元规模的市场,长期来看,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
预制菜市场可以用3R来理解,第一个 R,是 " 即食食品 "Ready to Eat,如卤鸭脖、卤鸡爪;第二个 R,是 " 即热食品 "Ready to Heat,如即食米饭、即食餐;第三个 R,是 " 即烹食品 "Ready To Cook,即速冻预制肉、预制快手菜,按照烹饪步骤进行加工。
当然,如果更广义的区分预制食品市场,还可以这样划分,同样是 3 个 "R":Ready to Drink(即饮)、Ready to Eat(即食)、Ready To Cook(即做),在这种分类方式下,预制菜显然属于 Ready To Cook(即做)赛道,这一赛道规模显然没有另外两个 " 即食 "、" 即饮 " 市场空间大,但却是如今增速足够快的市场。
为什么说预制菜大火,依然还是一个黄金赛道?因为预制菜符合以下五条特征。
一、好:预制菜市场是一个好赛道
预制菜行业的底层逻辑上是:
1)大单品逻辑
大单品是驱动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速冻火锅料行业,行业领导企业的大单品数量都有限,惠发的过亿大单品是鱼豆腐及甜不辣,安井的过亿大单品有18个,所以安井在市场上一骑绝尘,做到了70亿的市场规模,往百亿方向发展。速冻预制肉品领域易太的过亿大大品是耗油牛柳、口条及蒜香骨这三个,而如意三宝也是类似情概况。
中国的餐饮市场博大精深,8大菜系百万级菜品,其中畅销菜市场就有几千种,所以欧赛斯预计中国速冻预制菜领域能较好地反向工程化,做成畅销菜预制菜的单品有几百个。
预制菜未来的大单品数量会明显超过速冻火锅料及速冻预制肉品领域。
2)产品杠杆 > 营销杠杆
预制菜行业表面上是靠营销取胜,需要强大的营销团队及营销力量,但本质上其依然遵循者餐饮逻辑,即主打菜的产品杠杆作用要大于营销本身的杠杆作用。
预制菜行业要深入打磨产品,产品提升、提升、再提升,将产品的杠杆率做到最大,才适合投放到市场之中。
3)20~30家公司成功机会
预制菜赛道与餐饮赛道相同,属于追求多样化购买的赛道,所谓多样性就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处于一种随机变换产品或品牌的状态。比如,你也许经常喝可口可乐,但偶尔也会尝试一下百事可乐,或者还会喝点雪碧,然后再继续选择可口可乐。餐饮是一个典型的追求多样性的行业,消费者不会只吃一种菜,会在很多家之间来回选,这里吃吃、那里吃吃,每家都不吃厌,关键是要进入到消费者可选清单之中。
这种现象在产品购买中非常普遍,我们称之为追求多样性购买。就如前面写的,欧赛斯预计畅销菜市场就有几千种单品可以研发出来,这个赛道有机会同时容纳30~100家左右同时成功的公司。
4)打井及守井
预制菜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打井、出水及守井的行业,即每一个畅销的预制菜都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小井口,这个单品开发好了,实际上就打了一口小井,如果你同时拥有5~10口源源出水的井,小日子就很好过了。
5)小而美>大而全
接续前面打的打井及守井,预制菜从生意及创业的角度可以做成小而美的事业,而不是大而全的事业,这样生意及创业的成功概率会更高。
二、佳:市场快速成长初期 — 价格弹性还不高
预制菜市场目前在快速成长初期,风已经开始吹了,但消费者教育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尚需要周期,在这个市场阶段,产品的价格弹性还不高,即产品价格下降对销量带动作用还不请先,这个市场阶段要品类占位,占领制高点),价值占位,打造充分的消费者购买理由。
三、轻:强产品、中研发、定点集中突破式营销
预制菜业务的组织形式如何强产品、中等研发,集中单品定点突破式营销的业务特点,很适合创业公司进入,创业公司前期集中力量先做好产品,产品研发完成后,投放单品看单品市场基础表现,市场基础表现好的情况下,做定点集中突破性投放;中期再逐步加大研发的投入力量,完成业务组织团队的逐步完善及搭建。
这样成本可控、风险可控、团队可控。
四、配:前期外包供应链,大大降低风险供应链风险
预制菜的生产端比较成熟,供应链的基础强,新创业公司在前期找到合适的外协工厂、控制好质量就可以有效入市。
五、品:不止是卖预制菜,而是让每个菜都有独一无二的吃点
预制菜的吃点就是独特性,即这个菜是家里做不出来,能充分还原大厨手艺,还有故事及文化。
每个菜都是独一无二的畅销,都有独一无二的吃点、独一无二的母体, 而且再卖文化,有品味、有内涵、有价值。
预制菜在中国是大势所驱,以日本做为参考,就知道预制菜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预制菜取代的是菜市场,取代的是内食,因为这一届及下一届的年轻人都不会烧菜了。
在日本,人们将饮食市场分为:内食、中食、外食,三大市场。 内食是指在家完成全部加工制作过程的饮食方式,外食则是在家庭外部用餐的堂食餐饮市场,中食则是将外部半加工或接近全加工好的食品拿回家进行简单烹饪后食用的市场。
之所以如此划分,核心原因是 " 中食 " 市场如今已经是日本饮食行业不可忽略的庞大市场。日本如今人口总数约为 1.26 亿,日本预制菜行业 2019 年的收入达 514.41 亿人民币,总消费量 193.14 万吨。而如今,中国的人口总数为 14.13 亿,但据 2020 年数据统计,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仅为 314 亿元(不含速冻水饺等速度类食品)。
相比日本, 国内的 " 中食 " 市场还不足以与 " 内食 "、" 外食 " 抗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局面或快速改变。
![](https://img.jasve.com/2024-2/84d73798b7072e06143f729ca11f901d.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