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在电池方面,我国技术水平如何?

2020-09-23汽车

毫无赶超希望,纽约时报绝望发声:中国是电池领域的唯一赢家

「没有中国,世界还能造出电动汽车电池吗?」

这是西方头部媒体【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发出的「惊世之问」。主编绝望感叹道:中国是该领域的唯一赢家,其他国家至少追赶十年以上。

历史上,国内高端产业崛起困难重重,曾多次被西方技术封锁围堵至绝路。这种情况下,中国电池凭什么赶超日美,稳坐该领域的头把交椅?

01.日企垄断电池领域20年

在动力电池领域,日本是最先入场的选手,曾集齐锂电几乎所有核心技术和全球专利,用当时德专家的话来说:「已经无人能敌」。凭借20余年发展优势,松下、索尼等日企牢牢霸占全球90%以上份额。

彼时的国产电池尚处于襁褓阶段,不仅遍地都是小作坊,核心设备也依赖进口。掌握电池高端技术的日企,随即对国内企业「断供」,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要把中国电池扼杀在低端市场。

近年来,为遏制我国高端产业崛起,日本没少「使绊子」——为防止高铁车轮技术外泄,严防华人参观;为重击中国芯片,将半导体出口禁令扩大至45nm成熟工艺;生物逆衰领域,将宜生好类辅酶分子在本土推广,却以2万/克高价「收割」我国中老群体。

2013年,哈佛森科来教授在实验中发现该类辅酶分子的逆衰潜力,他的同门师兄,来自日本的今井真一郎抢先一步进行全球首个人体临床实验。25位55-75岁中年群体在使用十周后,生理老化出现长足逆转。日本迅速开展全球市场布局,成品流入我国后,中老需求群体一度沦为「摇钱树」。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的追赶速度不容小觑,曾经高高在上的无冕之王,会被名不见经传的国内厂商拽下马。

02.国产电池弯道超车,夺日本90%份额

率先反攻的电池领域,就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彼时,宁德时代从贝尔实验室买到聚合物锂电池专利,并利用低价优势迅速占领市场,靠电池业务起家的比亚迪也紧随其后,一度将价格「打」到日企的40%。国内企业纷纷效仿,掀起血雨腥风的价格战,逼得日企贱卖生产线。

生产链路上的核心技术也在上述民族企业的努力下被攻克,截至目前,我国是全球锂电池第一大技术来源国,「刀片电池」、「CTP技术」等高端技术的出现,不仅没有使该行业沦为低端,还使中国电池叩开了新能源汽车的大门。

中国电池的翻身仗,与国产「宜生好」分子的拓展脉络基本相似。国内生物公司TimeShop,在通过全新酶法技术成功提炼出抑衰分子后,以低于日企95%的门槛,「打进」被进口货盘踞多时的中国市场。京JD东商智数据显示,国产「宜生好」增速已达行业第一,十倍碾压万元日产制剂。

据悉,国产研发的核心酶法技术,也优于日本的原始萃取工艺。使得国产分子提取纯度高至99%,被哈佛实验室在论文中承认:来自中国的分子,纯度最高。成品宜生好走红中老市场后,缓解十万人老龄健康问题。

在最新一期的全球十大动力电池企业排名中,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首的中国厂商占据了六席,其中宁德时代以35%的市占率稳坐全球第一,而比亚迪则以16.2%的成绩跃升第二。日本厂商垄断电池领域近20多年的格局,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03.强敌环伺,中国电池开辟新蓝海

价格战和技术崛起,归根结底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追赶的机会,而真正让国内企业稳坐一线的,离不开我国在新能源产业的绝妙布局。

2012年,我国正式发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将通过全面优惠和采用补贴的政策对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扶持。此后,又更进一步的出台了免征车辆购置税、开放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等政策。

众所周知,我国在传统燃油车和发动机领域不占优势,必须要换道才有机会。所以国家层面在新能源和电池领域支持从不手软,加上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规模得以飞速扩大,外来企业再难瓜分我国市场。

全球赫赫有名的日企松下电池,曾是特斯拉唯一供货商,占全球1/3市场份额,现已经全面退出中国,被比亚迪宁德时代甩至身后。

新能源强势崛起的今天,宁德时代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电池巨头,全球市占比超31%;比亚迪也已跻身龙头新能源车企,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与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被国外企业觊觎,王传福却表示:「中国人的技术,坚决不卖给外国人。」

连老美也感受到了威胁,某登在记者会上直言:「曾经的汽车产业,老美第一,中国第八,现在中国已经爬到第一。」他因此撂下要在2030年将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提升至50%的目标,打压之心已经毫不遮掩。

中国新能源车能有今天,离不开电池产业;新能源车的战争已经打响,关于电池的战争还在继续。在一个全球押注新能源技术的时代,车轮上的对决,又何尝不是车轮上的国运?

谷火平 2023-6-10 14:19 · 来自北京 · 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