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支持华为就有多少人黑华为,华为成了「黑红」结合体。
华为虽然宣布不造车,但是并不想错过电动汽车这个风口,组织团队开发了电动汽车的「大脑」——智能操作系统(包括:华为HiCar系统和鸿蒙OS系统)。
华为的切入点非常精准,如果系统优化到位,存在垄断国产车操作系统的可能,这至少是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
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品牌溢价,华为也确实吸引了一批国产车的合作,小康股份就是一个代表。
提起小康股份,我们可能很少听过这家公司生产的汽车,最有印象的一款车恐怕就是跟东风汽车合作生产的东风小康吧?因为广告是王宝强代言的,曾经洗脑了很多人。
2021年4月19日,华为与小康股份合作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上海国际车展正式亮相,两驱版售价为21.68万元,四驱版售价为24.68万元。
同年4月21日,新车就已经上线预售,不管是通过赛里斯渠道还是华为渠道都可以订到车。
可能是出于对华为的信任,赛力斯SF5在一个月内就被订了超过6000台。这个成绩对于其他消费品而言并不是好成绩,但是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这样的成绩堪称惊艳。
小康股份也在搭上华为快车之后,股价上涨了10倍,市值最高突破了1100亿元。
本以为在华为的加持之下,赛力斯SF5可以跟造车新势力竞争一下销量排行榜的时候,销量却几乎停止了。
据业内数据显示,从2021年1-11月的总销量为7080辆。这意味着该车在5月份以后的6个月内总共销售了1080辆左右,平均每个月的销量为180辆。这个数据跟当前国内造车新势力动辄上万辆的销量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当然,销量落后并没有什么丢人的,毕竟赛力斯SF5起步晚,而且研发投入不如造车新势力,只要后面慢慢追就可以了。
只是令赛力斯SF5车主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买到的这个车型可能是最后一代。
这是什么情况呢?
据腾讯汽车报道,近日,赛力斯的门店招牌都已经改成了AITO。赛力斯SF5已经暂停预定,部分展车也在打折售卖。
不了解汽车品牌的可能要问:「AITO是什么鬼?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不了解就对了,因为AITO是小康股份与华为打造的有一个品牌,甚至有媒体将其称为华为的「亲儿子」。
2021年12月23日,华为举行了冬季旗舰产品发布会,主要介绍了两款产品,第一款是华为P50 Pocket折叠手机,第二款就是AITO品牌旗下推出的首款车型问界M5。
华为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花了足足60分钟来介绍这款车,并表示这是一款可以媲美百万豪车的国产汽车。其中,它搭载了HarmonyOS智能座舱以及华为的车载应用生态,零百加速度是4秒钟,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100公里。
从参与程度上来看,这是华为参与最深的一款车,因此被车圈评为华为「亲儿子」,就差在车上放一个华为标志了。
不过车评人对于问界M5的评价是不值得购买,原因很简单,售价在25-32万之间的选择性太多了,性价比不高。而且这款车是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单纯说续航里程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再把关注点转回到赛力斯SF5上面,因为还有很多车主交了定金,还没拿车呢,品牌就让给了同公司旗下的AITO,这也太扯了吧?是不是把消费者当成韭菜割了?
割没割韭菜我们不好下定义,我们知道的是小康股份已经把重心放在了问界M5这款车上面。之所以会换掉招牌,是因为这是最省钱的一种做法,如果再额外开专卖店,投资太大了。
有媒体报道,小康股份并没有停产赛力斯SF5,只是暂停而已,因为公司的生产线有限,需要把资源暂时往问界M5这边倾斜一下。
不过网友是不管公司战略这些东西的,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华为,指出华为的这种策略就是在割韭菜,把车主当成了小白鼠。
这种评价虽然有点尖锐,但是好像华为也并不能反驳。通过华为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华为与小康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追赶者,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用来研发出一款完美的车型,而是需要通过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方式超越竞争对手。
对于华为来说,不管是哪一个品牌,只要能超越造车新势力就是一个成功。如果能超越特斯拉,那将收获巨大的成功。
毫无疑问,华为的策略没有问题,这是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策略,只不过对于车主来说,多少有点不公平。
如果我们闲钱不多的话,可以暂时观望。待华为系的某个品牌跑出来之后再支持华为也不迟!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