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陜西渭南一對60多歲的老人在家倒地身亡的事件,引來眾人的關註。
事情是這樣的:
32歲的楊某是家中獨子,在父母的寵溺中長大,從來沒有受到過一點委屈。
他讀完大學,步入社會,才知生活不易,他整天想著如何能一夜暴富。
一天他得知,如果買保險後出意外,能得到巨額賠償。
他心生邪念,很快為父母辦理了人身意外保險。
接下來,他又上網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了解到亞硝酸鹽可導致人中毒身亡,就像煤氣中毒一樣,於是他從網上購買了一些亞硝酸鹽。
一天,父母從外地來看望楊某。
吃晚飯時,楊某背著父母在水中摻入亞硝酸鹽,然後倒水給父母喝。
一場悲劇發生了,他的父母因亞硝酸鹽中毒而倒地身亡,殘忍的楊某又開啟煤氣,制造了一場煤氣中毒的假象。
父母辛辛苦苦把他養大,他反過來又害死了父母。這樣的人,養他有什麽用呢?
現今社會,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味地寵溺,忽視了對孩子人品的教育,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不懂得感恩,甚至有很多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事實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最應該重視的就是教會孩子做人。
【三字經】 裏寫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過。
意思是說:
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這樣的古訓,時至今日,對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有教育意義。
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世界因愛而美麗,我們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從小懂得愛父母,愛家人,愛老師,愛同學……愛身邊的一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下成長。
當然,這種愛不能過度,一旦過度,會適得其反。
從小被愛的孩子,他的內心也會充滿愛。
這樣的孩子,不僅懂得如何去關愛他人,也能和他人友好相處。
做一個樂觀自信的人
樂觀自信是一個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任何一個人,如果能保持樂觀自信,遇到困難就不會膽怯,遇到挫折也不會輕言放棄。
樂觀自信,可以讓人精神煥發,可以讓人積極進取,也可以讓人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
一個樂觀自信的人是有生命力的,他的人生註定不會一地雞毛。
林清玄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我們要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是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傾盡全力,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性格。
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懂得感恩,是一種美德,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是父母的一門必修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感恩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感恩給他生命的父母,感恩為他傳授知識的老師,感恩幫助過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