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屬於湖北省荊門市,名稱「京山」首次見於隋大業三年(607年),因其東側的京源山而得名。京山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
1938年底,京山被日本軍隊占領,長達六年之久。以下的一組圖片真實地記錄了日本軍在京山的活動。
京山
日本通訊班乘坐軍用車從漢口前往京山。當時的道路是土路,汽車行駛過程中揚起滾滾黃塵。可以看見遠處京山的高大城墻。
京山附近
在京山城外,一名日本士兵在三腳架照相機前擺好姿勢拍照。他手持長槍站立,而攝影師則穿著便服,頭上纏著白毛巾。
鬼子兵
一名戴眼鏡的日本兵在鏡頭前擺姿勢。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推行義務教育,到侵華戰爭前夕,鄉村地區的小學教育已普及,士兵的識字率高達99%,因此不少日本士兵戴眼鏡。
鬼子和馬
抗戰後期,隨著日軍在亞洲的橫行霸道,其戰線日益拉長,戰爭中死亡的日本兵增多,國內兵力不足,導致部隊中出現了更多的近視兵,甚至一些高度近視者也被征召入伍。
三頭牲畜
兩名日本兵在京山的一座磚墻前,其中一人騎在一頭與他體型相仿的小毛驢上,臉上露出一副得意的可憎笑容。
鬼子的鞋
在同一座墻前,一名日本士兵坐在地上,手持家書,表情仿佛在思念家鄉。值得註意的是他的鞋子,前端分叉,很像驢蹄。
軍車
日軍在京山的一個大院內駐紮,院中甚至可以停放汽車。照片中一名日本兵站在汽車前留影。
聚餐
日本士兵在駐地院內聚餐,桌上擺滿了菜肴和啤酒,其中兩人興奮至極,直接脫掉上衣。這群侵略者在他人家中過得十分滋潤。
文峰塔
兩名日本士兵坐在京山文峰塔附近的荒草之中。當時的文峰公園還是一片荒蕪之地,周圍只有少數民居。文峰塔始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為一座六面七層的磚塔,塔身高度僅有約一丈。
殘跡
幾名日本士兵在京山應德門(又名德澤門)外的多寶寺遺址上合影。多寶寺位於現京山縣人民醫院附近,初建於宋代乾德二年(964年),元代被毀,明洪武年間重建,1938年8月29日毀於日軍轟炸。
泡澡
一名日本士兵在當地居民的水缸中泡澡,旁邊另一名日本兵蹲著。兩人均戴著眼鏡。蹲著的士兵腳下是一雙明顯是搶來的千層底布鞋。
菜地裏
幾名日本士兵和一名西裝革履的攝影師在農民的菜地裏合影,背景是菜農的住宅。這類大片菜地通常位於城墻附近,方便將新鮮蔬菜運入城內銷售。
宋河鎮
三名日本人與宋河鎮的兩個孩子合影。與中國孩子的合影是侵華日軍喜歡的一種伎倆,一方面因為孩子無害且易於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展示他們虛偽的友好面孔。
虛偽
宋河鎮路邊一處茶棚前,日本軍官和士兵與當地孩子合影。日本攝影記者也坐在其中。前方擺放著一個八仙桌,桌上放滿了茶碗。
工事
日本人在公路旁設定的一個防禦點,靠近路邊有一個木制崗亭和一個茅草覆蓋的地堡。地堡旁的路牌分別指向楊家峰和羅漢寺。
楊家峰
一座木橋通往楊家峰,橋頭的欄桿上寫著「楊家峰」三個字。周圍是一片開闊地,遠處可見幾座村舍。道路遠端隱約可見一輛日本軍車正向這邊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