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孫燕 通訊員 張弛
「我夜裏往左翻身,壓到左肩就會痛得撕心裂肺,早上穿衣服也痛得不得了,梳頭也梳不了,痛苦得很!」近日,杭州的蔡女士(化名)一臉愁容。
視覺中國供圖 (圖文無關)
蔡女士今年53歲,是一位肩周炎患者,半年前出現左肩疼痛,以為是自己幹家務累到了,當時也沒在意。最近三個月,她發現左肩活動變差了,上舉舉不直,摸背也摸不到,到當地醫院就診後,醫生建議進行肩部鍛煉。
經過一段時間鍛煉,蔡女士肩部疼痛有所減輕,但關節活動度越來越差,日常生活大受影響。經多方打聽,蔡女士找到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省級名中醫詹強院長。
蔡女士完善左肩關節檢查,結果提示:左岡上肌肌腱損傷,左肩關節粘連性關節囊炎。
詹強告訴蔡女士,她的肩關節粘連明顯,比起疼痛,擴大肩關節活動度是更亟須改善的問題。中醫手法松解是較好的治療方式,但常規手法松解疼痛劇烈,他建議進行麻醉下肩關節粘連手法松解術,將中醫優勢和西醫技術相結合,治療舒適度更佳,效果明顯。
經過三次規範治療,蔡女士肩部活動度大大改善。
肩周炎亦稱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是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軟組織損傷、退變而引起的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由於50歲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肩周炎又稱為「五十肩」;肩周炎中醫學又稱為漏肩風、凍結肩。肩周炎的患病率為 2%-5%;發病年齡在40至65歲之間,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且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左側多於右側,亦可兩側先後發病。肩周炎的病因肩周炎的病因主要分為三類:
1.人體激素分泌異常;
2.內在危險因素包括過度使用對肌腱的潛在損傷,例如肩袖肌腱撕裂、肱二頭肌肌腱撕裂或肌腱炎。
3.外在因素包括肩部外傷導致局部損傷。
肩周炎可以口服藥物、肩關節腔註射等方式改善疼痛;中醫針灸、推拿、理療等方式放松局部肌肉,改善氣血迴圈,促進炎癥因子的吸收,從而改善疼痛。有效主動功能鍛煉也能改善活動度;中醫手法松解肩關節粘連,被動擴大活動度。
麻醉下肩關節粘連手法松解術,適用於肩痛伴活動明顯受限病程大於3個月的患者,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恢復關節活動度,縮短肩周炎病程,配合主動功能鍛煉效果較好。
精彩推薦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