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9月14日訊
(通訊員 羅賢芳)近日,嶽陽市中心醫院消化中心成功開展首例經口內鏡下幽門括約肌切開術(G-POEM),此技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醫院消化中心內鏡下治療取得新突破。
37歲的陳女士患糖尿病5年,2019年開始因反復惡心、嘔吐在多家醫院診治均未能根本解決。40天前,患者再次因以上癥狀就診內分泌科,經促動力、止嘔、控制血糖等治療後,嘔吐一直沒有明顯好轉。因無法進食,導致患者明顯消瘦、體重下降,身體質素指數(BMI)僅13.76kg/㎡(正常範圍18.5-23.9kg/㎡),嚴重影響生活質素。經內分泌科、消化內科等多學科團隊討論,完善電子胃鏡、消化道鋇餐等相關檢查後,初步診斷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導致的胃輕癱,建議行經口內鏡下幽門括約肌切開術(G-POEM)為患者排憂解難。
在充分術前準備後,由剛從日本進修回來,熟練掌握G-POEM手術技術的消化內科副主任丁翔實施手術,在手術團隊、麻醉團隊和護理團隊的默契配合下,整台手術耗時短、創傷小,術後復查鋇餐提示造影劑排空良好,經密切觀察後順利出院,出院一周後隨訪,患者已恢復正常飲食,效果滿意。
![](https://img.jasve.com/2024-9/23451628224f60744bc55e5488f70853.webp)
丁翔介紹,G-POEM手術是目前國際上新近開展的高難度、高療效術式,該技術是內鏡隧道技術的創新,透過切斷痙攣收縮的幽門肌肉層,使幽門括約肌松解,降低食物排出的阻力,最終實作經口進食的目的。手術時間較短,患者耐受性好,已成為術後胃癱、糖尿病胃輕癱等難治性胃輕癱最有希望的治療手段。
近年來,嶽陽市中心醫院消化中心始終堅持從患者需求出發,在科主任何林方帶領下的消化內鏡團隊,先後派出骨幹赴日本(NTT東日本關東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長海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進修學習,各類微創精準診療技術突飛猛進,目前已常規開展逆行胰膽管造影術、膽總管取石術、膽管腫瘤支架置入術、內鏡下黏膜剝離術、經口內鏡下括約肌切開術、黏膜下腫瘤挖除術、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術、超聲內鏡引導下膽汁引流術、超聲內鏡引導下胃底靜脈曲張彈簧圈聯合組織膠栓塞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套紮術等復雜內鏡手術。科室將繼續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以技術為追求,對接國內外前沿不斷精進,真正擔起人民健康的守「胃」兵職責。
相關科普:什麽是胃輕癱?
「胃輕癱」其實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多數起病緩慢,早期癥狀無特征性,胃鏡檢查僅表現為一般的胃炎,無明顯潰瘍、幽門梗阻等明顯器質性改變,容易被漏診或誤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往往等到發生頑固性嘔吐、胃瀦留時,才被診斷為「胃輕癱」。胃輕癱最常見的誘因是糖尿病。此外,胃部手術或迷走神經切斷術、感染及代謝異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原因也可能誘發胃輕癱。糖尿病性胃輕癱是由於長期糖代謝紊亂導致胃腸植物神經病變,進而引起胃壁肌肉麻痹所致,主要表現為腹脹、惡心、嘔吐、腹痛和體重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