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那天以後,女兒不再喊我媽媽」:廢掉孩子,只做這件事就夠了

2025-01-04女人

前兩天,表姐深夜發了一條訊息: 女兒和我冷戰了八天了,連一聲媽媽都不願意喊,我該怎麽做?

大概半個月前,她懷疑13歲的女兒早戀了,因為她發現女兒多了一管新口紅。

當天晚上,她就審問女兒,女兒一口咬定說自己 沒早戀

表姐不信,就趁女兒出門,拿了日記本,準備尋找蛛絲馬跡……

很不巧,女兒突然回家撞見,當場質問表姐為什麽翻她日記。

表姐說:「我是你媽,看你日記怎麽了?」

「你說你沒早戀,那你把日記給我看,看了就知道了。」

女兒護著日記本一邊解釋一邊哭,表姐直接伸手去搶,結果日記本撕成了兩半。

女兒怒不可遏:「我都說了沒有早戀, 為什麽你從來不肯相信我 你就是個強盜。」

表姐聽完,氣得直接扇了女兒一巴掌。

女兒紅了眼,惡狠狠地質問: 為什麽你永遠都不相信我?

說完把日記本一頁一頁地撕掉砸向了表姐。

那天過後,女兒一回家就將自己關在房間,一句話不說,也沒再喊過她媽媽。

表姐不知道, 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孩子,給與信任大過天

青春期孩子,內心格外敏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敏銳的覺察,作出解讀。

在他們的解讀裏: 信任,就是愛 和安全感;而不信任,就是傷害。

就如喬伊斯·布拉澤斯說: 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

父母的「不信任」,是孩子「災難」

狄更斯曾說:永遠不要打破四樣東西—— 信任、關系、諾言和心

它們一旦被打破, 不會發出任何聲音卻會異常痛苦。

當打破「信任」的人是自己父母的時候,內心的痛苦,更是會成倍增加。

知乎上有一個女孩說,從七八歲開始,媽媽每周都會翻看她的書包和錢包。

出去玩,媽媽也會問她是男是女、去哪裏玩、幾點回來,如果不放心還會打電話給朋友確認。

有一次,和兩個同學約好一起去看電影,媽媽竟一路跟她到了電影院。

後來被她發現了,媽就輕飄飄的說了一句:我就想看看你對我撒謊沒有。

她說:「那一刻,我感覺非常地無力。但是我沒有反抗,因為反抗可能會引起媽媽越來越嚴厲的看管。」

她說:我知道我媽愛我,可是, 我恨她,有時候恨不得她死了最好

要維系一段高質素的親子關系,首先就是要信任孩子。

可惜,很多父母卻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信任的背面——懷疑。

曾有調查顯示: 95%的孩子,覺得父母不信任自己。

有些父母,經常把孩子推向對立的一面,即便沒做錯事,也總是懷疑孩子。

看到孩子資訊不斷,就懷疑他早戀;

房間門一關,就認定孩子又母在玩遊戲;

回家時間晚一點,就是不好好學習,又去鬼混了…

這些行為,表面上是在擔心孩子,實際上是在懷著「惡意」的揣測和質疑,一點一點挫傷孩子的自尊。

它就猶如孩子的一場「災難」,讓孩子無法逃避。

不被信任的孩子,都在「隔離」自己

在紀錄片【守護解放西2】裏有這樣一個女孩。

她和朋友偷遛出去喝酒,兩個月都沒有回家。

後來父母透過警察找到了女孩,才知道,女孩不想見父母所以躲在了朋友家。

女孩說:媽媽白天不讓出門,qq、微信都設定了賬號關聯,全方位監控著。

說起這些時,女孩的表情很痛苦。

媽媽卻這樣說:「我就是害怕你做壞事, 為什麽你不理解我,還要遠離我?

心理學上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來建立他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