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拜登要挑起新一輪貿易戰 美國國內先吵一輪再說

2021-10-06體育
直新聞是深圳衛視全媒體新聞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團隊出品 更多分析請下載直新聞APP 參與評論請在新浪微博@直新聞

台北時間周一晚上22時,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將在一家智庫機構發表演講,宣布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政策。綜合媒體訊息,戴琪或將針對關稅問題釋放一些強硬的言論。美國商界擔憂拜登要挑起新一輪對華經貿爭端。但也有觀察指出,拜登或許以更為「彈性」的方式來處理關稅問題,以滿足其內政的迫切需要。而美國財長耶倫就直言,不要繼續纏結於關稅了,因為這已經損害了美國利益。

美國【華爾街日報】在報道中提到,截至目前,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二次通話,雙方都尋求保持整體關系,使之不進一步惡化;戴琪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進行了一次通話。美國財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最近都表達了訪華意願,這些都是積極訊號。該報還援引訊息人士的話稱,美國貿易代表處8個月來一直在進行推演,評估哪些關稅損害美國經濟,或者是將大幅提升拜登經濟學、尤其拜登基建計劃的成本,對於這些關稅,美方正在考慮削減甚至免征。戴琪本人8月時也表示,她將制定「更有彈性的貿易政策」。

戴琪上周四在接受美國「政治」新聞網的采訪時表示,有效期為2年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將於今年底到期,她認為與中國一起評估履約情況是「關鍵的第一步」。分析指出,這顯示美方有意加強與中方的溝通。事實上,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同日也表示,中美雙方經貿團隊一直保持著正常溝通,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為雙邊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但戴琪也釋放出強硬訊號。她說,拜登政府計劃在現有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基礎上采取「進一步行動」。對於美國商界要求取消對華加征額外關稅的強烈呼聲,戴琪則表示反對,並再次以301調查作為威脅,稱這是美國政府的「有效政策工具」。

美國【1974年貿易法案】301條款被認為是美國貿易代表處的「牙齒」。目前有價值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被美方以301條款為由強征額外關稅。5月份,戴琪上任後釋出的首份301報告就指責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不夠嚴厲」,並繼續維持「重點觀察」。當時分析認為,知識產權領域是美方所重點關註的,戴琪「維持原狀」的表態或透露出,在整個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的評估中,美方或將都采取「維持原狀」的態度,換言之,肇始於杜林普時期的額外關稅不會被取消。

但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的報道援引匿名訊息人士的話稱,拜登或參照301條款調查中國政府對企業提供補貼的行為,並據此加征更多的關稅。【華爾街日報】認為,這種套路與杜林普如出一轍,顯示拜登有意挑起新一輪貿易爭端。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上周六在報道中披露了一些據稱來自戴琪尚未發表的演講的內容,包括美方指責中方沒有完成第一階段協定中、2年內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的目標,完成度約為62%,據此,美國貿易代表處正在制定相關對策,包括可能對中國商品征收額外關稅。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美國以采購額不達標為由繼續敲打中國是意料中的事,這或許只是拜登為接下來的中美經貿磋商找籌碼的說辭。但商界普遍預計,標榜「理性」的拜登政府不會讓貿易戰升級,可能會用展延采購期限的方式向中國施壓。假若拜登政府選擇征收額外關稅,中國也不會示弱。

外界註意到,美方實際上對協定履約的客觀情況有著清醒認識,戴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杜林普時期的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曾在2020年指出,疫情擾亂了全球市場,這是數額龐大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難以完全兌現的重要原因。目前全球貨櫃短缺、港口擁堵,美國遠離歐亞大陸,海運成本暴漲10倍以上。而協定中大量采購都指向天然氣和農產品等高度依賴海運的大宗商品,連帶部份美國商品到港價格上漲超過20%。在這種情況下,傻子才會購買美國商品。這是目前從歐洲到中國的所有歐亞大陸國家的企業的普遍理性選擇。

另一個美方沒有說出口的重要原因是,無論是此前的杜林普政府還是目前的拜登政府,動輒「封殺」或將中國企業納入所謂「黑名單」,這是對中美經貿最大的破壞。路透社指出,拜登政府加強在科技產業領域對中國的商業限制,增加了中美經貿關系的緊張。實際上,被美方制裁的企業都是中國的「龍頭企業」,這意味著他們都是供應鏈的中心企業,這些企業被美國無端「制裁」,將影響整個供應鏈上下遊企業與美國做生意,破壞性呈「指數級」。

美國政府以行政手段幹預市場,對中國多家企業實行芯片禁運就嚴重破壞了美方一再聲稱的「貿易平衡」。美國市場調查機構「策略與分析」公司去年的一份研究指出,美國芯片業在華為損失的訂單總額約為70億美元,在中芯國際損失額約為50億美元。而由此造成的上下遊損失難以估算。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去年底在與美國亞洲協會舉行影片交流時就指出,貿易的動力在於市場需求,從來就不存在強買強賣。透過加稅施壓的辦法,事實已證明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我們有能力、也有需要從各國包括美國購買更多適銷對路的商品,所以緩解兩國貿易的不平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美國行政部門還在不斷拉長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這不可思議,更不可接受。美國應回歸理性,切實為中國企業經營投資提供開放、公平、非歧視性的環境。

美國商界也同意,遵守市場規律的營商環境才更有利於跨國企業數量龐大的美國,行政手段「制裁」中國企業,實際上損害美國商業利益。8月時,代表100多個行業的30多家美國的重量級商業協會聯名給拜登寫信,敦促削減對華關稅。聯名信發言人表示,它們的會員已經承擔了超過900億美元的所謂「對華關稅」成本,並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紐約時報】當時在報道中指出,美國商界日益對拜登政府失去耐心,因為美方大量的出口管制和禁令使得它們的產品無法走出美國的海關,也就無法進入中國的市場,而對於很多美國企業來說,進入中國市場意味著「財務上的保證」。長期跟蹤關稅問題的美國智庫機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指出,從汽車到飛機,美方的關稅措施已經嚴重推高了這些美國商品的價格,令它們失去競爭力。

7月時,美國財長耶倫強調,美方征收的額外關稅傷害了美國消費者,她譴責「不經過明智思考就做出加稅決定」的粗暴決策。她呼籲不要在關稅問題上糾結,而應該繼續與中國進行更多的磋商。【紐約時報】指出,美國財政部代表的是華爾街商業利益,這與從政治角度考慮問題的美國貿易代表處截然不同,但最終二者都會統一於拜登的政治決定。

據杜林普的中國問題顧問、智庫機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學者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觀察指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手法比杜林普更嚴厲。他指的是拜登日益加大籠絡盟友參與對華競爭。戴琪上周四說她對中美經貿的「評估」幾乎完成,事實上,這項工作自她上任以來就一直在進行,迄今已經有8個月,未完成的部份顯然就是與盟友「對表」。

最近的一次「對表」是上周三,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參會引發外界高度關註,輿論普遍認為,這顯示美國外交正強力介入貿易和技術領域。雖然這次會議的官方檔都未提及中國,但一名與會的歐洲官員透露,這次會議主要就是為了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議題聚焦於芯片、AI和全球貿易。

戴琪也參加了這次會議。但她應該註意到,德國漢堡港在9月底,將CTT碼頭35%的股權出售給中國企業,前不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2021年度咨文中高度評價了中歐投資協定,這些都釋放出歐洲要與中國強化合作的訊號。事實上,美方的態度也大致如此。深圳衛視註意到,戴琪在今年2月的入職聽證會上,就形容中國是全球議題的「特大號參與者」,美國需要中國的配合。她當時表示,「我們必須記得如何同時邊走路、邊嚼口香糖、還要一邊下棋」。

作者:陳柯,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

本文章版權屬於「直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回復「授權」


推薦閱讀


更多精彩內容 搜尋微博「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