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趣的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看起來簡單的事情背後隱藏著一件十分重要的問題:
如何做到自我價值展示的最大化?
說人話: 為什麽我感覺我自己價值也還可以,也有一些專長和興趣愛好,可是就是吸引不了異性呢?
這個問題很復雜,畢竟不僅大學的人沒搞明白,三十多歲還在相親的人也沒明白,我盡可能簡單地透過一個回答來拆解一下這個背後的邏輯。
一個價值要是想要充分的展現,必須需要三個要素: 自身價值稀缺性X場地加持X受眾程度
......好的,我知道你依舊覺得我沒說人話,我們來模擬一下這個場景你就知道了:
在一個艷陽高照的午後,你們班和隔壁班久違的迎來了一次學校組織的籃球賽,作為班裏為數不多還保留著沒有被學習壓垮運動熱情的同學,你參與了這場比賽。比賽的過程當中,兩個班除了個別拿著作業和知識點卡片在一邊偷學的人之外,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了籃球場上,你收到了很多的歡呼聲和尖叫——甚至還有來自外班女生含情脈脈的註視。
在這個場景下,你實作【吸引異性】這個結果,湊齊了這三個要素。
自身價值稀缺性: 大部份人都在沈迷學習不愛運動,你是你們班為數幾個運動上「拿得出手」的苗子
場地加持: 上高中大家都在集體行動,大家統一觀看你們之間的比賽,而且籃球場恰恰是你的主場
受眾程度: 上高中的時候大家能停留在校園範圍內的娛樂活動少的可憐,就算這個女生不喜歡運動,帶著小夥伴壓馬路都是以操場草地為圓心做規律的圓周運動....想不看見你都難,所以時間看久了,自然會容易產生吸引
有沒有感覺那裏開始不對勁了?
上了大學之後,不愛運動的人是真的不愛運動,但是愛運動的人有了充分的時間去補上差下的功課:你會發現就算這個家夥第一天見面的時候是個笨蛋,但是可能大二大三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參與進你們的遊戲當中了—— 他要是想練,天天練早就練會了。你是不是發現,就算在【運動系】這一塊,你可能都不是最耀眼的那個人了?
而且大學的人群是十分分散的,上高中的時候大家或許還會因為學校的要求一起聚集,給你一個展示的空間,但是大學不是這樣的—— 連個班級活動都組織不起來的一群人,不可能有那麽多人集中去觀看你的表演秀。
最搞人心態的是:別說這個女孩子看到你之後會不會被你吸引——這個女孩子可能根本看不到你。要考研的泡在圖書館裏,要實習的出入在寫字樓之間,喜歡社團的人天天到處亂竄搞社團活動,特別愛嗨的人可能你起床練球的時候她剛打著哈欠從夜店回來..... .你如果只會一個【打籃球】,你只有這一個價值點,抱歉:你的受眾程度太低了。
總結一下: 上了大學之後,本身大家人員就很分散,你缺乏一個大範圍展示自身價值的舞台;除此之外,你自己本身也不是這群人當中最耀眼的一個;更難的是,就算給你一個舞台和機會,就算你真的很厲害,可能你想要的吸引的女生根本就對這些事不感興趣......
所以,這一切的一切加起來導致了這個問題:你在高中的時候籃球打的好能吸引女生,但是上了大學之後,就發現這一招並沒有高中那麽好使。
那麽我們應該做些什麽呢?其實順著這三個路徑想一想,我們能做的事情還不少。
比如你就深耕你最擅長的領域,把這個價值點做到最強最大,等到你打籃球十分優秀的時候,多參與一些活動,多打打聯誼賽,難免就會有女生記住你,喜歡你——突然想起來,我們當初念大學的時候啦啦隊的隊員們還挺好看的......
比如你去多參加一些類似運動健身的社團,擴大你的接觸面,讓你被更多的人註意和看到——有的時候找物件這件事,找不到真的是因為接觸的人少,只要人多了怎麽樣都好說。
再比如你也別就會打籃球,你也多擴充一下自己的技能點,畢竟大學四年的時間你想怎麽折騰都行,學個樂器,學學唱歌,多加入一些聚會鍛煉一下自己的社交能力......這些種種行為,都可以來讓你的受眾群體更加廣泛。
以上,回歸一下我們的結論:
吸引異性這件事,是一個需要持續努力的過程,是需要你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為之努力的一件事。
沒有一個特長可以永遠讓你依賴,如果你想成為那個最歡迎的人,你就要經常留意:怎麽樣選擇我的場合,我的特長,我的受眾,讓我價值實作最大化的展示?
以上,我是能靠顏值非要靠才華的 @國士九顏,我想用我的文字讓每個人都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