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為什麽我打半場籃球很牛,全場籃球卻很差?

2017-07-15體育

體型和題主相似。高三時候188cm+72KG+335助跑摸高+196臂展。打球的方式屬於杜蘭特那種。那會兒打野球都沒意思了,基本都是吊錘。
後來大學時期,參加校隊,上過CUBA賽場,被虐之後,才見到天地之大,遂投身魔獸世界……

我估計咱們大多數非體校出身、又自認為還算有兩下子的人,打籃球的經歷往往都是這樣的:在青少年時期,因為某一個契機,喜歡上了籃球。完全靠著興趣,在野球場上打了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慢慢的,你的指腕越來越有力量,你的腰腹越來越有棱角,你的身高越來越高。某一天,你第一次完成了一個跳投;某一天,你突然可以只撥不推的投出一個三分;某一天,你突然在突破行進中面對跟防,自然的做出了一個後轉身;某一天,你的胯下運球再也不會打在大腿內側;某一天,你沿著底線去對面,在快到三分線的時候,同隊的大叔莫名其妙給你傳球了,你完成了一個沒進的C&S,可是你永遠忘不了接球那一瞬間的步伐調整;某一天,你突進內線起跳上籃,面對封阻,你居然做出了一個拉桿進球,雖然當時你自己都忘記了籃筐在哪。
終於,某一天,你覺得自己很厲害了。
初高中籃球隊的教練找到了你的班主任。 這孩子挺不錯的,來校隊訓練吧。
你受到了認可,你很自豪。

你認真的訓練,同時在練三線快攻的時候非要過橋上反籃;在練行進傳球的時候總想著單手出球;在快攻的時候,沿著中路一頓猛跑卻必須在三分線那停下來回頭接球。好多弱點你都克服了。

終於,校際聯賽開始了。作為一個高一新生,你正選登場。
你終於看到了野球場上沒有過的東西。為什麽那個一米九的哥們一直在三秒區等我?為什麽我從頂弧傳45度角,他們也要斷?為什麽我想頂著三分線接個球他們都要管?為什麽教練非要讓我去罰球線背身接球?為什麽這個犯規裁判不吹?為什麽我去了罰球線背身接到了球,轉過身想打高低位,別人的後衛不去防後衛,非要三人包夾我?為什麽這個上籃不進,我平時都能進的?為什麽投籃也不進了,平時就算不進也是長短而不是左右,今天怎麽三不沾了?

是啊,為什麽呢?
打野球沒有折返;打野球沒有退防;打野球的時候你從來不會想後衛為什麽叫後衛,你要怎麽後,又該去衛什麽。
講真,下圍棋的時候,咱們說要走一步看十步。然後圍棋進不了奧運會。籃球雖沒圍棋那麽費腦子,好歹也是發展了100多年的運動。當你作為一個後衛,從頂弧突進去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沒進會怎麽樣?當你在30°落位,頂弧的後衛自己突進去了,你該幹什麽,沖進去搶前場籃板麽?野球沒有後場,也就不會有攻守轉換的概念。

當然這些防守的東西我猜題主並不需要。通常像這樣對自己產生的質疑,都來自於個人進攻乏力,或者單防被爆。防守思路什麽的是不入眼的。

打野球你眼裏只有進攻和一對一單防,你可能知道怎麽繞過擋拆,怎麽跟進隊友的突破,怎麽擋後順下,怎麽輪轉換位。對手的防守可以讓你練出後撤步、拜佛、連續變向、急停急起,但少了一到兩個人的半場攻防,永遠也教不會你什麽是進攻嗅覺;教不會你什麽是空間感位置感;教不會你什麽是可預見的包夾;教不會你面對補防,該怎麽分球以及除了分球你還能做什麽。當你輕而易舉的在三分線上接到傳球,擺出了三威脅。你眼裏總是只有你面前的這個防守人,你根本不會註意到三秒區遠端側頭斜眼看著你的中鋒,也看不到底線和頂弧的兩個防守人都後退了一步並且略微向你的方向側過了身子。

最重要的,你學不會什麽球該打,什麽球不該打。因為,野球場上,大多數球,都是該打的。

而大多數野球場打出來的人,說個直白的評價:掌握了基本技術,也僅僅掌握了基本技術。

我打的就那麽回事吧。但我一直覺得,認為自己很不錯的籃球手,都是還不夠厲害的。

回到問題,我覺得吧……能教會的道理都不是道理。想提升比賽時的功力,還得多打全場,和有水準的打。

上面說的一切,我覺得都得靠,悟。

~~~~~分割線是這麽劃的吧?~~~~~

有朋友私信給我想讓我多說一點關於空間感位置感的東西。我提一點自己的理解吧,和大家討論一下。

NBA級別可能不適用,那裏一些人的天賦讓他們可以跨越很多的不可能。(哦對,說到這,世界上有兩種籃球,我們打的那種和NBA那種。千萬別照貓畫虎!)

加一條,籃球這東西,身體和技術接近並且都達到一定層次後,一對一單挑那種單防基本是不可能防的了的,隨便打隨便有,攻極大於守。

對場地各個位置,要有理解。三分線那個大半圓,去掉三秒區,

頂弧,睛中穴。是眼睛也是腦子,視野開闊,直面所有隊友和防守人,除了給三秒區腰位餵球之外,橫傳輕松,這也是為什麽組織者常出現在正面60°角區域。然後就是後衛的定義。後衛不只是進攻組織者。你進攻時處在場上最靠後的位置,代表著防守時你得是第一個回防的。即便對手兩翼齊飛,沿邊下底,你也可以合理選位,封鎖兩條長傳路線。當然你的隊友不封一傳,對方直接推過半場,半場三打一或者二,你還是早點犯規吧。

兩側底線往上60°,側翼位置。適合突破。因為底線既是你的bottom line ,也是保護你的三八線,因為有那條底線在,不會有人從那個方向來圍堵你,你只要解決面前人,突破後卡出有利身位,形成一秒鐘的「和補位中鋒一對一」,你的近框技巧就有發揮的可能。而卡身位這個事需要一定的體格,對抗對方中鋒也需要一定的體格,同時你還得有一些突破能力來解決面前人。誰去?小前鋒啊。現在小前鋒在諸多球評中已經被叫成「側翼球員」了。分球什麽的先不提。

禁區不多說了,丹田吧,永遠的重中之重,攻你可以用拳腳刀兵的外功錘他,守最後還得先護住丹田氣。無防守三秒下,永遠有個人在那等你。所以FIBA體系下的大個大多都有點籃子用以輔助拉空禁區,火花那種純莽夫型內線挺少的,而火花現在已經是時代的眼淚了。比如大小加、姚明、奧古、老馬刺(現在看的少了,新人不咋認識)那一眾國際內線。當然小球風刮起來,美國內線練投籃是另一回事了,和我的觀點不沖突。

頂弧是睛中,那罰球線就是檀中。在這個位置,接球面框,進可突,守可投,退可回傳頂弧。逼迫對手內線上提,讓他們禁區兩翼空虛,給側翼制造突破空間。這時罰球線和側翼形成二人強側,一個突,另一個就能跟進包抄。也可以讓對手對溜底線的三人防線,在籃下區域出現斷裂。雙塔高低位……低位的內線禁區橫切接到球也是殺傷新武器。罰球線用法太多了。

其實以上只是說了各個位置的普適性技戰術,你落在了這個位置,你就可以想想這個位置適合做什麽,我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就讓。我稱這些為位置感。

當然,記背這些是沒有用的。你覺得你行,其實你可能不行。還是那個悟字,當你逐漸越打越多,你對位置會有一種你自己都沒發現的感悟。不用想,不用組織者喊你,不用教練命令你,你自己就落到那了。

上面說了一大堆,都是最後的總結。真正在場上執行的時候,其實你是沒時間想的,最後靠的還是自然而然的基本反應。回想你們自己打球的時候,你在crossover前一定沒有在心裏對自己說過「這個球我就要用crossover過他」,但你還是在需要的時候用出來了;突破上籃的時候,你並沒有想著要折疊一下,但補防封阻來了,你自然的在空中卷腹收球,滑行到對面來了個反手;你在突破的時候,想的應該是過了這個人,但過程中,你眼角看到了底線的隊友,你很自然的傳球了。也就是說當你把技術動作練成基本反應、把戰術跑位練成基本反應、把選位和落位練成基本反應,你才算真的突破了一個瓶頸。在激烈的比賽裏,在開始做出各類技術動作後,這個球員一定是處於一種……天生?初心?赤子?不知道怎麽形容的狀態中,本能占據了大多數的支配權。要不投籃熱區、投籃分布圖、各進攻手段占比這種高階數據為什麽會被研究?就為了告訴你他在哪裏準,他擅長什麽?更是為了讓你去研究他的本能。各種節奏和黑料裏,樂邦絕殺變傳球,高比頭鐵一打九,麥迪(火箭)能拔絕不突,甜瓜無球躺著輸,都說是性格使然,準確點,我說這是籃球本能使然。樂邦本能分享球,高比本能瞎自信,麥迪本能煩對抗,甜瓜本能「自己想」。粉絲別急著反駁我,四句話每一句都能單寫一篇了,四個人都不是這一句話能簡單總結的,這裏只是提一下,請善意的理解。

這時候就該說到這個悟字了。倒也不是什麽玄妙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條件反射,更重要的是,悟是一種天賦。身高臂展速度敏捷力量骨架彈跳彈速甚至私生活的自律都是天賦,悟性也是同樣的天賦,而且越高端越重要。

說個引戰的話,占士一輩子都打不出麥迪打姬莉蘭高的那個美如畫,這就是身體對具體某個技術動作的悟性(當然,樂邦一般不需要繁雜的技術動作也能完成目標,所以也許他真的能也說不定。這裏只談技術動作的身體悟性,占士的戰術悟性沒得黑)。同樣中投很多的球員,為啥沒人說那個機器人美如畫、迪羅辛美如畫、羅伊美如畫、韋德美如畫(突破美如畫...),偏偏記得麥迪高比了?就因為是個火箭人或者紫金豪門苦守十幾載?真當咱們中國球迷都是EDG的小姐姐團嗎?

悟不是說你不思考,坐等蘋果爆頭,你需要大量的思考,你需要總結出幾條原因和十幾份應急預案,然後去實戰中逐個演練,讓其中一個變成你的本能,然後在面對下一個截然不同的對手時,再練下一個。而不是想都不想,光著膀子懟上去,各安天命。

沒事,作為踏上賽場沒幾次的人,比賽開場你肯定就把應急預案全忘完了,麽事,能做出幾個就做幾個,做出來的就是你的悟性水平了。如果你同意我說的「悟性也是天賦」,那咱們就可以尊重天賦這兩個字,想想張三豐對無忌哥哥的金色傳說級裝逼「全忘了?上吧孫兒!」,大方承認自己天賦不足然後繼續努力,Keep calm and Carry on。

雖然我年齡不算大,也不是專門搞籃球的,但是這麽些年來,從幼兒籃球興趣班到青少年籃球班到初高中校隊到企業聯賽,教或者助教過的隊伍也有一些,參加的比賽也不少。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初高中這個年齡的孩子,大部份都是無師自通,大道不輟卻小節不修,入了外道的好料子真是不少,希望以上的東西能引起有誌籃球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思考吧。

最後!打個JB全場,半場才是我真愛!

哦對了,回來放個AOE,看完了如果特別想點贊……那應該就是你功夫還沒到家……

~~~以上2017年11月~~~

又有新的感悟,回來分享一下。

對於只喜歡籃球的朋友們,如果感覺籃球進入了瓶頸期。不妨參加一些其他集體球類運動。

在另一個球場上,不同的大小,不同的人數。很可能會有新的感悟。

比如不看足球也聽說過的下底傳中,這和底線突破後分球上線,其實是一樣的。比如撞墻配合,比如中前場的短傳滲透。

橄欖球裏的卷切和掩護持球人是很好的無球技巧,手球的體前遞手和騰空射門動作是傳球能用的,排球的究極團隊性很適合培養心性。等等。

~~~以上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