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為什麽中國沒有形成足球文化?

2021-10-31體育

本來是有的。

最初的足球文化也很「社區」,甚至和英國的社區隊伍類似,是依附於本地化的社群成長起來的,只是還沒來得及成熟,就成了時代的眼淚。

那是國營企業+體校還存在時代,我還記得我父母那一輩裏他們所在的廠礦有正經的籃球隊,稍大一點的廠子有體育場,也能拉起足球隊。

這也導致我小時候適逢世界杯的初次引入、意甲的轉播,我們西南邊陲的城市裏,煤渣鋪就的跑道所圍著的學校土場上,甚至籃球場上,都是一群小孩子在踢球,反而籃球沒多少人打。

我中學同學裏有一批踢得相當好的,與其他中學約野球幾乎少有敗績,一些民間業余比賽也有人水平到了可以一戰的地步,甚至還敢於試圖去挑戰出了姚夏這種國腳的重慶七中——那時候我們夢想的是能參加市一級的中學比賽「晚報杯」,大概就類同於湘北想要奪取縣第一、南葛想要打出市冠軍、小日子的中學生希望進軍甲子園。雖然我們學校因為體育老師不懂足球,壓根我們沒有參加的機會,但即使如此,在民間、在中小學踢球的大有人在,只是國營企業在解體,大環境的改變已經到了後期。

國營企業的下崗潮、體校機制的改變,本來應該對接的是市場化的足球時代發展。但社區文化這個東西,在大時代的變遷下,還來不及形成新的,舊有的卻被破壞殆盡。就這一點沒法多說什麽,社區變遷這是大環境的必然,急功近利和只撈錢的商業氛圍也是人性中的必然,要罵的話就得把從那個時代的足協所有人到監管一圈人都罵進去,包括一堆吃著碗裏砸著鍋、自詡專業的媒體——除了徐根寶,大概沒幾個被冤枉的。

大環境的改變下,又適逢NBA的全球化布局,相對於足球,籃球的學習、組織和場地需求成本都更低,且還不容易受傷,於是籃球慢慢成為小孩子們更熱愛的運動,感覺上,足球卻成為了最受賭狗們歡迎的專案。

昨兒上海下雪,固定踢球的一幫人還是約著踢了場球,穿深色衣服的那邊陡然出來一個傳帶控都相當嫻熟的小朋友,而且身體素質一看就是年輕人,踢完問了問,的確是00後,在拳頭做實習生,踢的好也的確是因為有底子,踢過從小長春亞泰的u13,互相唏噓了一下現在踢球的沒打籃球的多了,連這樣踢過梯隊比賽的小朋友,也都說「中國足球沒救了啊…」

足球文化如果是賭球的愛好文化、商業的包裝文化,我們是有了,而且搞不好還是全球前列。但紮根於基層的社區足球文化,現在是連長起來的雜草大概都沒了。

順帶一說:我極度反感現在的世界杯話題裏的「天台見」之類。我個人不賭球,一方面是從小性子不好賭;另一方面,我沒法認同把場上踢球的11人當作是骰子和牌九。在我這沒啥小賭怡情的歪理,商業化裏的人性必然之惡我懂,有合理性,但我反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