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回答第二個問題: 如何活在當下又能實作目標。
這個問題作者的書裏其實是有說明的,作者提出了心理時間和鐘表時間的概念。
如果你沈浸在過去的痛苦或未來的幻想,那你就是在心裏創造了時間,這是與活在當下相違背的。
但如果你利用時間制定計劃,制定邀約,那麽你就是在利用鐘表時間,這個是可行的。
在目標確定後,向目標行進的過程中,將註意力全部集中在每一個步驟上,而不是為了目標卻忘記當下,讓當下成為達到目標的手段。
接下來是第二個問題: 面對剝削壓迫、侵犯尊嚴的事要怎麽辦 ?
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如果有人打你左臉,你要把右臉也給他。
我們想不通這樣做的理由,最本質的原因是我們達不到耶穌的境界。 對的,不需要過多詮釋,就是境界沒到。
艾克哈特曾說過自己開車的事情:他本人開車非常慢,在路上經常會有人追上他,辱罵他。而他只是靜靜地看著對方,感受當下的一切。
我們應該相信他遭受辱罵而紋絲不動,不是因為害怕,也沒有強壓怒火,因為他已經達到了開悟的境界,這就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這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權利 ,艾克哈特還說過自己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他訂酒店,店主給他的房間不是他預定的型號,於是他要求店主更換房間。
【覺醒之後】這本書提出了一個「 絕對化 」的概念,讓我深受啟發:
我們要警惕絕對化,就像我們都知道開悟的境界是無我的,但我們同時也要在世間生存,也要擁有自己的私人財富和權利,這和無我並不沖突。所以我們不能忘了老祖宗的教誨: 中庸 。
中庸不是和稀泥,而是極高的智慧,能在極端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
就像艾克哈特一樣,該放下放下,該爭取爭取。
而對我們來說,飯要一口一口吃,如果現在有個人指著鼻子罵我,我一定會反擊;如果有人侵犯我的權利和財產,我一定會捍衛。
但這些事情過後,我仍然會堅持每天修行,盡力把註意力放在當下。也許隨著境界的深入,當我再次面對以前那些讓我憤怒的事情我會一笑而過,這樣很好。但當遇到讓我想反抗、罵人的事情,我也不會壓抑,表達出去就好了。
這就是修行,沒有絕對的對錯,而是根據不同的境界隨心而動,不要把自己限制得太死,那樣只是揠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