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首個橋梁工程完工 滬太路飛雲橋開放人行通道

2024-09-30社會
圖說:拆除重建的滬太路飛雲橋,今天全部完工 采訪物件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作為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橋梁工程施工2標今天下午順利透過交工驗收,這也是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橋梁工程中首個完成全部施工作業的標段。
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橋梁工程施工2標由上海城投集團負責建設、隧道股份上海路橋承建,主要實施內容為拆除重建滬太路飛雲橋,新橋主跨由16米增至125米,升級為公路大橋,還包括新建一座在公路大橋下方的人行景觀橋,來實作人、非機動車道過江分離。
工程於2022年6月25日正式進入主體工程施工,歷經2年多的緊張建設,今天迎來完工。此前,建成後的滬太路飛雲橋主橋已於今年5月實作通車,車道由原雙向5車道增加為雙向6車道,可有效緩解該區域的交通壓力,提高車輛的通行效率,對於周邊地區的交通運輸以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橋面凈空高度由原先的不足3米擡升至10米,滿足Ⅳ級航道通航要求,為後續水利工程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障,也有效增強該區域的防洪排澇能力。
圖說:此次全面完工後,主橋下方人行通道也已開放
此次全面完工後,主橋下方人行通道也已開放,實作人、非機動車道過江分離,提升行人過江安全性的同時增添了行人過江的便利性與舒適性。
滬太路飛雲橋工程所處滬太路為上海市域重要幹線公路,也是連線上海與江蘇南北向主要客貨運通道之一。施工期間采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車」的橋梁建設方案,始終維持全線雙向4車道通行,把對沿線周邊居民的出行影響降到最低。
吳淞江工程被列入中央「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省際重大水利專案,全長126公裏,其中上海段69公裏。上海段建成後,將極大提高太湖流域防洪和申城北部地區除澇能力,提升區域水動力和水環境,吳淞江和蕰藻浜航道(蘇申內港線)等級隨之提升。
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作為吳淞江工程(上海段)先期實施專案,西起蒲華塘,向東沿向陽河至嘉定、寶山區界涇後折向東北,接新川沙河匯入長江,全長7.8公裏。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拓浚河道約7.8公裏,新建新川沙樞紐(60米寬節制閘、150立方米/秒雙向泵站),改建沿線跨河橋梁7座及其配套工程等。工程建成後,將為嘉寶北片增加一條骨幹排江通道,可有效緩解嘉定、寶山北片的排澇壓力,同時,所有橋面凈空高度將滿足Ⅳ級航道通航要求,顯著提升內河航運能力,助力長三角高質素發展。
圖說: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橋梁工程示意圖
記者獲悉,滬太路飛雲橋是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完成的首個橋梁工程,建設團隊還將持續推進其他橋梁工程,包括前曹公路橋、羅寧路橋、潘涇路橋等3座車行橋和長虹路橋、青年路橋、沈陸宅橋3座人非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