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包銀高鐵通道居然避開瀘州!

2024-12-08社會

在中國錯綜復雜、經緯交織的高鐵規劃藍圖裏,包銀高鐵通道吸引著諸多關註目光,卻也因巧妙「避開」瀘州,引發不少討論與深思。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鐵路建設規劃

包銀高鐵,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京蘭通道的關鍵構成,承載著強化華北與西北高效聯通的使命。路線起於內蒙古包頭,一路向西經河套地區,終至寧夏銀川,全長約 100.6 公裏,設計時速 250 公裏,部份路段預留提速條件。這一專案緊密契合區域發展戰略,沿線城市受益明顯,包頭的稀土、裝備制造業,借此能加速產品輸出、技術引進;銀川的旅遊業、特色農業,也能因交通升級攬來更多客源與商機,助力經濟騰飛。

反觀瀘州,這座地處四川東南部的城市,釀酒業舉世聞名,瀘州老窖、郎酒聲名遠揚;化工產業同樣底蘊深厚,是西南地區化工產品的重要產地;醫療資源輻射周邊多地,還坐擁長江黃金水道,是區域物流與貿易的關鍵節點。可為何包銀高鐵與之「失之交臂」?

從地理區位考量,包銀高鐵旨在串聯北方內陸沿線城市,遵循路線最短、成本最優原則,徑直勾連包頭、銀川兩大區域核心,若繞行至瀘州,直線距離將徒增上千公裏,不僅大幅拉高建設成本,施工還需跨越復雜山脈、河流,技術難度飆升,後期運維成本也不堪設想。

區域發展戰略層面,高鐵規劃著重補齊區域短板、均衡資源配置。北方內陸不少地區交通基建滯後,包銀高鐵能啟用經濟新動能;瀘州所在的川南地區,已然有綿瀘高鐵、渝昆高鐵部份路段布局,當地交通網已具雛形,可滿足市民日常出行、產業基礎運輸需求,資源優先傾向高鐵「空白」或「薄弱」地帶,合情合理。

再者是經濟要素流動方向。包銀高鐵順應西北、華北的資源互補與產業協同大勢,原材料、能源、勞動力借此通道高效流轉;瀘州經濟往來重心多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內部,以及沿長江經濟帶的中下遊城市,現有交通布局足以支撐其與主要經濟夥伴的聯絡,包銀高鐵即便接入,對其經濟拉動收效甚微。

雖錯失包銀高鐵,但瀘州交通發展從未停步。當下全力推動瀘遵高鐵規劃落地,打通南向快速通道;市內軌域交通建設有序開展,最佳化城區通勤效率;公路修繕升級持續進行,強化與周邊縣市的物流紐帶。可見,高鐵布局是系統工程,包銀高鐵避開瀘州,是理性權衡後的結果,瀘州也正憑本土優勢與精準規劃,奔赴屬於自己的交通強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