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墻內,暖氣轟轟作響,這畫面是不是有點反差萌?
外面天寒地凍,裏面卻溫暖如春,這待遇,不知道讓多少瑟瑟發抖的打工人羨慕嫉妒恨。
想起來前兩天,辦公室小李裹著羽絨服還在喊冷,我默默給他看了朋友發來的監獄照片:暖氣片熱得燙手,犯人們穿著短袖在看書……小李臉都綠了,「這,這比我家裏還暖和!」
可不是嘛,現在監獄的供暖,那真不是吹的。
集中供暖、定期檢修,各種高科技加持,比一些老小區的供暖系統都先進。
我那朋友,在監獄工作,冬天值班最怕的就是暖氣太足,熱得睡不著覺。
有人可能會問,犯人憑啥享受這待遇?
就該讓他們凍著!
這話聽著解氣,但仔細想想,監獄的目的,除了懲罰,更重要的是改造啊。
凍得人手腳冰涼,哪還有心思反思?
怕不是整天琢磨著怎麽越獄找暖和去了。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南方某監獄為了省點暖氣費,結果犯人集體感冒,醫療費比暖氣費還高!
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
說起來,監獄供暖這事兒,也反映了社會文明的進步。
以前,監獄那可是「人間地獄」,犯人的基本人權都得不到保障。
現在,我們開始關註犯人的生活條件,這是一種進步,也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
當然,保障犯人權益不等於縱容犯罪。
懲罰和改造是兩碼事,就像教育孩子,既要關愛,也要管教。
不過,話說回來,這監獄供暖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
比如,供暖標準是否合理,如何避免資源浪費?
畢竟,在保障犯人權益的同時,也要考慮社會公平。
想起之前看過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裏面就有犯人在寒冬裏受凍的場景。
現在,時代變了,監獄的條件也改善了很多。
但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不斷努力,讓監獄真正成為改造人、拯救人的地方。
我那朋友還跟我說,現在監獄裏不光有暖氣,還有熱水、電視,甚至圖書館!
這條件,比一些大學宿舍都好。
但這並不意味著監獄變成了「天堂」,犯人仍然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劉亦菲的「松弛感」最近很火,和孟子義的「緊繃感」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個雲淡風輕,一個小心翼翼,兩種狀態,投射出不同的人生態度,也引發了人們對生活方式的思考。
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競爭激烈,壓力巨大,很多明星都活得很「緊繃」。
而劉亦菲的「松弛感」,就像一股清流,讓人眼前一亮。
這種「松弛感」從何而來?
有人說是因為家境優渥,有人說是因為性格使然。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她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為外界的評價所左右,活得自在灑脫。
孟子義則不同,她渴望被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錯。
這種「緊繃感」,讓她看起來很努力,但也讓人感到心疼。
兩種不同的狀態,沒有對錯之分,只是選擇不同。
有人喜歡「松弛感」,覺得這樣活得更自在;有人喜歡「緊繃感」,覺得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你選擇什麽樣的生活態度,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所以,你是想活成劉亦菲的「松弛感」,還是孟子義的「緊繃感」?
或者,你根本沒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