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春節我在崗·守護萬家燈火|堅守運維一線 保障可靠供電

2025-02-05社會

新春佳節,張燈結彩,祖國各地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統籌安排、科學組織,加強電網穩定管理,強化春節應急值班備勤,確保大電網安全,保障安全可靠供電。廣大幹部員工堅守運維一線,落實落細責任,協同配合加強特高壓跨區互聯互濟,多措並舉提升電網運維水平,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執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全力滿足人民群眾春節用電需求。

特巡特護特高壓電網

一條條「空中走廊」縱橫交錯,大電網將可靠電能送至負荷中心。國家電網公司各單位提前制訂保電方案,加強特高壓換流站和路線特巡特護,確保跨省跨區電力輸送通道暢通,實作電力資源互補互濟,保障節日期間電力可靠供應。

「報告值長,無人機、輪式機器人與軌域機器人春節保電特巡任務安排完畢,執行狀態良好!」1月31日,國網天津高壓公司1000千伏特高壓海河站值長曲楠正在組織春節保電特巡工作。即時監測畫面中,一架四旋翼無人機向著1號主變上空平穩飛去,隨著艙門緩緩升起,輪式智能巡視機器人「小海」走向1000千伏器材區進行紅外測溫工作。

國網天津高壓公司員工在1000千伏特高壓海河變電站內,開展紅外測溫及氣室壓力檢查工作。

作為北電南送、西電東送的樞紐點,海河站是華北特高壓骨幹網架的重要組成部份。該站聚焦數碼賦能發展方向,融合無人機、高畫質影片、機器人、線上監測、數碼化表計等多維智能手段,構建「空天地」立體智能巡檢系統,有效提升變電器材巡檢質效。

在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1000千伏特高壓巴嶽站智能監控室,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特高壓交流運維中心值班長康友鵬登入數碼化站平台,啟動器材智能巡檢,高效開展變電站巡視和監控。

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員工在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1000千伏特高壓巴嶽站套用數碼化站平台開展智能巡檢。

重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之一、「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連線點。目前,「川電入渝」特高壓工程已建成投運,每年可從川西等地向四川、重慶負荷中心輸送清潔電能約350億千瓦時;「疆電入渝」特高壓工程正在加速推進,工程投運後可進一步增強重慶電網的保障能力,最佳化全國電力資源配置。

1月31日8時,正月初三,位於福建雲霄縣的閩粵聯網工程換流站主控室內,國網福建超高壓公司運維人員陳永福和鄭偉龍套用智能巡檢系統一鍵下發無人機自主巡檢任務,即時監測保障換流站器材安全可靠執行。

閩粵聯網工程是連線福建、廣東兩省的電力大動脈,是電力資源實作互補互濟、調劑余缺的重要通道。春節期間,閩粵聯網工程換流站運維人員堅守崗位,全天候監測器材狀態,保障電力可靠供應。換流站構建器材「外部狀態可觀、內部狀態可測」全方位智能巡視體系,原本需3名運維人員4小時完成的巡視任務,縮減至40分鐘,顯著提升了換流站器材巡視效率和運維質素。

精益運維樞紐變電站

樞紐變電站執行情況直接關系工業園區、交通樞紐和旅遊景區供電安全。公司各單位加強樞紐變電站值班值守,強化供電設施巡護,提前開展降溫降雪防範及應對工作,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量子激光雷達能對10公裏範圍內的大氣顆粒物、雲層、風場等進行監測,為春節期間電網排程和運維工作提供更精準的氣象數據。」1月29日農歷大年初一,在安徽合肥220千伏候店量子套用示範站內,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值班員朱玉潔開啟數碼孿生系統,10千伏開關櫃即時執行狀態一目了然。

位於合肥高新區「世界量子中心」核心地帶的220千伏候店變是國內首座量子套用示範站,為周邊國儀量子、科大訊飛等高新技術企業供電。今年春節,該站套用18類85台(套)電力量子技術成果,大幅提升了區域供電可靠性。

國網河北衡水供電公司員工對220千伏衡水站開展「人工+機器人」聯合特巡特護。

「110千伏衡鐵線168間隔執行未見異常。」1月30日,國網河北衡水供電公司運維人員在220千伏衡水變電站認真核對衡水北站供電專線智巡結果。

河北省衡水市是連線雄安、商丘、石家莊、濟南、滄州5個方向的高鐵網絡的重要高鐵樞紐城市。220千伏衡水變電站承擔著衡水北站鐵路路線供電任務。為保障鐵路供電專線穩定執行,國網衡水供電公司采用「人工+智巡」全方位立體化巡檢模式,360度無死角監視路線器材執行狀況。自1月14日春運啟動以來,該公司套用巡檢機器人巡檢6次,累計進行變電站遠端智能巡視69次、無人機登頂檢查16次。

春節期間,國網河北電力全面加強樞紐變電站和供電路線巡檢,70座重要變電站恢復有人值守,各級各專業2萬余名值班人員隨時待命,采用巡檢機器人、空中無人機、塔桿網絡攝影機等立體化巡檢模式,細致開展器材隱患排查,確保電力可靠供應。

國網山東青島供電公司員工加強重要變電站巡視,確保春節期間電網器材安全穩定執行。

1月30日,山東省臨沂市瑯琊古城景區燈火闌珊,遊客絡繹不絕。國網臨沂供電公司河東集控站工作人員遠端操控智能巡檢機器人,對110千伏金橋、九曲站展開巡視。該公司創新套用「保電行事曆」,定期開展智能巡視,並制訂19座變電站、28條路線融冰方案,提前進行市區樞紐變電站電容器、電抗器的整組試驗,確保器材穩定執行。

數碼化管控配電網

配電網是服務客戶用電的「最後一公裏」。公司積極推進配電網數碼化轉型,廣泛套用數碼平台和智能器材助力春節保電。

國網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員工利用VR及體感技術操控無人機,巡檢花嶴島路線。

「與之前的傳統無人機相比,VR飛行眼鏡巡檢效率提升了近20%,路線隱患精準辨識率可達95%。」1月27日,國網浙江寧波象山縣供電公司鶴浦供電所工作人員葉維傑戴上VR飛行眼鏡,化身「飛手」輕松完成對花嶴島輸配電路線的巡檢。

花嶴島位於浙江省象山縣的最南端,地形復雜、礁石林立,巡線難度極大。國網浙江電力將無人機作為提升配網運檢質效的重要抓手,差異化配置無人機巡檢周期,大幅提升巡檢消缺效率。

在青海湟源宗家溝景區,遊客穿梭在絢爛的燈光世界流連忘返。1月30日,國網西寧供電公司員工套用自主研發的首個智能巡檢機器人,對地下4米深處電纜隧道內的110千伏楊樂線開展紅外熱成像測溫、環境及氣體檢測等自主巡視。目前,該公司深化套用數智化技術,構建「立體巡檢+集中監控」運維模式,提前完成涉及冰雪旅遊的18條配電路線、7座變電站、11條輸電路線的巡視運維任務。

在遼寧鞍山,配網全景監測平台就像排程員的「千裏眼」,極大提升應急響應速度和指揮排程效率。國網鞍山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龍小芙介紹,套用配網全景監測平台,配網排程員可快速研判節日期間故障情況,將預警資訊迅速轉化為主動搶修工單,精準派發至一線保電人員。

國網遼寧鞍山供電公司員工利用配網全景監測平台保障電力可靠供應。

有了智能化手段的助力,春節供電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國網遼寧電力積極推動電網運維模式的數碼化轉型,深入套用無人機、配電自動化等智能技術手段,實作運維各環節的透明化管控和故障秒級自動研判,全面提升配電網數碼化全過程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