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美國認為以色列有可能對黎巴嫩進行「有限的地面入侵」,拜登回應納斯魯拉之死

2024-09-29社會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在自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以及此輪巴以沖突升級即將年滿一年之際,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於當地時間9月28日被證實在以軍空襲中身亡,中東緊張局勢本就已到極限的那根弦眼看就要崩裂。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9月28日援引兩名美國官員的訊息稱,隨著以色列國防軍向邊境調動部隊,美方認為以色列可能會對黎巴嫩進行「有限的地面入侵」(limited ground incursion)。對於發動地面行動的可能性,以軍方近幾日的多次表態可謂「反反復復」。
納斯魯拉遇襲身亡後,中東多方紛紛作出回應,而真主黨的地區盟友伊朗和被指控「同謀」的美國等多方的後續回應,以及真主黨後續將由誰領導受到關註。早些時候,五角大廈發言人曾回應稱,美國沒有參與、也沒有事先接到以軍27日襲擊貝魯特真主黨總部的警告。
當地時間9月28日,白宮網站釋出一份美國總統拜登針對納斯魯拉之死的聲明,聲明稱,納斯魯拉死於以軍空難是「對包括數千名美國人、以色列人和黎巴嫩平民在內的眾多受害者的伸張正義(正義之舉,a measure of justice)」。拜登強調,「美國支持以色列自衛」,最終目標是透過外交手段緩和在加沙和黎巴嫩的當前沖突。
當地時間9月28日,黎巴嫩貝魯特南郊,黎以局勢緊張,以軍發動襲擊。IC Photo
CNN當地時間9月28日援引兩名美國官員報道稱,隨著以色列向北部邊境(即黎巴嫩南部方向)增兵,美國認為以軍有可能對黎巴嫩進行「有限的地面入侵」,但官員們強調,以方似乎還沒有就是否進行地面行動做出決定。其中一名官員表示,美國的評估是基於以軍的動員和地區清理行動,這可能是為發動地面行動做準備。
當地時間9月25日,以軍總參謀長赫爾齊·哈雷維(Herzi Halevi)曾表示,以色列正在為地面部隊可能進入黎巴嫩做準備。當地時間9月28日早些時候,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說,以軍方正在為地面行動的可能性做準備,但這只是正在考慮的一種選項。以色列宣稱,其目標是讓以色列北部靠近黎巴嫩邊界的6萬多名居民返回家園。
而在納斯魯拉被打死的訊息傳出前不久,以色列一名高級官員則稱,以方不希望對黎巴嫩發動地面進攻。「我們傾向於不進行地面行動。」這名官員說。
同日,拜登在透過白宮網站對外釋出的聲明中稱,納斯魯拉及其領導的恐怖組織黎巴嫩真主黨,在40年的恐怖統治中殺害了數百名美國人,而他在以色列空襲中身亡,則是對他殺害許多人的「伸張正義」,其中的數千名受害者既包括美國人,也包括以色列人和黎巴嫩平民。
拜登稱,導致納斯魯拉身亡的空襲,發生在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導致沖突的大背景之下,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保衛自身免受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也門胡塞武裝和任何其他伊朗支持的恐怖組織的侵犯。就在前一天,他已指示美國國防部長柯士甸進一步加強美軍在中東地區的防禦態勢,以遏制侵犯並降低更大範圍地區沖突的風險。
資料圖: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IC Photo
聲明還稱,美國的目標是透過外交手段緩和加沙和黎巴嫩當前的沖突。在加沙地區,美方一直在努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支持一項停火和釋放人質的協定;在黎巴嫩,美方也一直在針對一項確保人員安全返回以色列和和黎巴嫩南部家園的協定進行談判。聲明最後稱,「現在是這些協定達成、消除對以色列的威脅、並讓更廣泛的中東地區獲得更大穩定的時候了。」
與此同時,作為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美國副總統哈裏斯也透過白宮網站,釋出了一份內容與拜登大致相同的聲明稿。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當地時間9月28日報道,五角大廈發言人帕特·萊德(Pat Ryder)在當天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國防部長柯士甸曾兩度就針對黎巴嫩的襲擊與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通話,並「表示完全支持以色列保護本國及其人民免受伊朗支持的恐怖組織侵害的權利」。萊德說:「防長明確表示,美國仍然準備保護我們在該地區的軍隊和設施,並致力於保衛以色列。」
綜合黎巴嫩國家通訊社、路透社等此前報道,自當地時間9月27日傍晚至28日淩晨,以色列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發動了一系列空襲,並造成大量傷亡。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稱,以軍目標是黎巴嫩真主黨總部。多家外媒還援引訊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本人是此次襲擊的目標。
當地時間9月28日晚些時候,以色列國防軍釋出訊息稱,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在以軍此前發動的「新秩序」襲擊中死亡。隨後,同日,貝魯特當地時間14時34分(台北時間19時34分),黎巴嫩真主黨旗下媒體燈塔報證實該訊息,並釋出對納斯魯拉的悼詞。
當地時間9月28日,黎巴嫩私人電視台NBN播放了納斯魯拉身穿黑色哀悼條紋的照片。視覺中國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一名以色列官員說,以色列認定納斯魯拉不會接受任何結束以色列和黎巴嫩邊境戰鬥的外交解決方案後,決定暗殺納斯魯拉。
這位官員對NBC說:「11個多月後,我們發現納斯魯拉堅持把自己和他掌控的部份黎巴嫩領土與加沙發生的任何事情聯系在一起。他拒絕了我們的一切外交努力。他拒絕停止將自己與加沙聯系在一起。他繼續向以色列開火,在過去的幾周、幾個月裏,甚至擴大了對以色列襲擊的範圍和速度。」
他還說:「這讓我們明白,他不能再成為戰爭的一部份了。我們所做的是對真主黨在貝魯特的總部進行非常精確的、基於情報的打擊,以確保納斯魯拉不再是該地區的決策者。」
納斯魯拉於1960年出生在黎巴嫩貝魯特郊區。16歲時前往伊拉克的什葉派聖地納傑夫學習宗教,1982年加入新成立的黎巴嫩真主黨。1992年2月,真主黨時任領導人穆薩維在以軍空襲中被炸身亡後,31歲的納斯魯拉接任真主黨領導人。
在納斯魯拉的領導下,真主黨從一個遊擊武裝組織轉變成中東強大的跨國準軍事力量,成為以伊朗為首的「抵抗之弧」重要組成部份。但研究真主黨的專家認為,納斯魯拉並非伊朗的「代理人」,而更像是合作者。
為了共同的反美、反以事業,納斯魯拉的部隊幫助「抵抗之弧」其他成員如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伊拉克什葉派民兵、也門胡塞武裝等訓練戰士。尤其在2020年美國斬首伊朗將軍蘇萊曼尼後,納斯魯拉被視為「抵抗之弧」內僅次於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二號人物。
當地時間9月28日,在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遭以軍殺害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了一份聲明回應近期黎巴嫩局勢,但聲明中沒有任何針對以色列的行動計劃,也沒有提到納斯魯拉。
根據哈梅內伊社交平台賬號更新內容顯示,他稱以色列對黎巴嫩手無寸鐵的民眾進行大屠殺,再一次暴露了以色列的野蠻本性,「這再次證明了以色列領導人的短視。」
哈梅內伊指出,以色列政府沒有從加沙的行動中吸取教訓,「集體殺害婦女、兒童和平民,並不能削弱或推翻抵抗組織的堅實基礎」。黎巴嫩人民並沒有忘記,此前侵略者向貝魯特推進,是真主黨阻止了他們,黎巴嫩人民為真主黨感到驕傲。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資料圖
哈梅內伊呼籲穆斯林「盡一切努力支持黎巴嫩人民和真主黨,並幫助他們對抗邪惡的以色列政權」。他表示,「這個地區的命運將由以真主黨為先鋒的抵抗力量決定」。
對此,半島電視台認為,「出乎人們的意料,這條資訊中沒有任何針對以色列的行動計劃」,但哈梅內伊在納斯魯拉死亡後發表該聲明,表達了伊朗一如既往地支持真主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義事業的外交原則。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納尼9月28日在社交媒體上說,盡管納斯魯拉已經身亡,但其道路仍將繼續。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則響應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此前表態稱,納斯魯拉之死「只會進一步加強抵抗」,並表示美國不能否認其在這起「恐怖襲擊」中發揮的作用。
與此同時,包括哈馬斯、也門胡塞武裝、伊拉克、土耳其、法國等多方也就納斯魯拉身亡作出回應,法國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領導人、前歐洲議會議員梅朗雄9月28日更是怒批美國和以色列。
梅朗雄稱,由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沒有因其行為受到懲罰,其「罪行」將繼續下去,「這該地區和世界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內塔尼亞胡在歐洲和美國的共謀下侵犯了該地區各國的主權。加沙的種族滅絕正在無止境地蔓延。」
據以色列國防軍訊息,以軍根據精確情報於9月27日傍晚對位於貝魯特南郊代希耶居民樓的黎真主黨總部進行了定點打擊,當時黎真主黨高層正在開會。除了納斯魯拉以外,真主黨在黎南部地區指揮官阿裏·卡爾基等人也在以軍27日的空襲中死亡。
以軍公布真主黨組織領導層名單,11人中包括納斯魯拉等10人目前已被清除。以色列國防軍圖
此外,總台記者當地時間9月28日獲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副指揮官兼「聖城旅」黎巴嫩分支指揮官阿巴斯·尼爾福尚,在以色列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襲擊中「與黎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一同遭襲身亡」。
路透社指出,在納斯魯拉喪生後,其表親哈希姆·薩菲丁(Hashem Safieddine)被外界廣泛視為可能的繼承人。薩菲丁是真主黨執行委員會主席,負責監督真主黨的政治事務。他也是真主黨聖戰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負責管理該組織的軍事行動。
在西方媒體看來,薩菲丁的家庭關系、與納斯魯拉的外貌相似性,以及作為神職人員的地位,都有利他繼承衣缽。薩菲丁曾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的政策。為了回應美國對真主黨的壓力,他2017年曾說,「以杜林普為首的這個精神失常、瘋狂的美國政府將無法傷害抵抗力量」,並稱此類行動只會增強真主黨的決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