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深度 | 中美關系風險積聚的時刻,沙利文訪華見王毅要談什麽?

2024-08-26社會
大選年的中美關系能否穩下來、好起來,是全球關心的大事。下周即將展開的一場中美高層互動,或許能令外界捕捉到新的資訊。
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邀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將於8月27日至29日訪華,舉行新一輪中美戰略溝通。
過去16個月,王毅和沙利文在「第三國」進行過三輪戰略溝通,此次是沙利文擔任國安事務助理後首次訪華,也是二人首次「轉場」在中國進行戰略溝通。
分析指出,此輪戰略溝通正值拜登任期進入倒計時、中美關系風險積聚之際。沙利文此訪標誌著兩國為恢復雙邊關系平衡所作的最新努力。不過,由於美方不放棄打壓遏制中國的圖謀,中美關系一波三折、進展有限的態勢或將延續。
16個月5次聚首
中美之間進行戰略溝通,是2022年11月中美元首峇里島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自2023年5月以來,王毅與沙利文分別在維也納、馬爾他和曼谷進行了三輪戰略溝通。
如果再加上去年10月兩位高官在華盛頓的會面,「北京之會」將是二人16個月來第五次會面。雙方此次將繼續利用戰略溝通這一渠道,就中美關系、敏感問題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這將是沙利文上任近4年來首次訪華,也將是8年來美國總統國安事務助理首次訪華。2016年,奧巴馬政府的時任國安事務助理賴斯曾專程來華存取。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 指出,沙利文此訪基於多重背景和考量。
首先,拜登任期進入倒計時。拜登政府希望繼續保持包括戰略溝通在內的中美高層交往,不希望中美關系出現巨大動蕩,分散其對其他議程的註意力。
其次,中美今年以來保持高層交往勢頭,包括年初沙利文與王毅的「曼谷之會」,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高官訪華。此次中美開展新一輪戰略溝通,是落實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的重要舉措。當時兩國領導人均同意繼續用好這一戰略溝通渠道。
再次,目前拜登政府在外交上受到很大壓力,烏克蘭危機仍在延宕,巴以停火遲遲不見曙光。在美國大選年背景下,更有不少民主黨支持者反對美國「挺以」。美方希望中國在其關心的問題上提供幫助、進行合作。
最後,中美關系仍被不斷生出的摩擦所困擾——美國在經貿、科技等領域對中國下狠手,包括擬對華加征關稅、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遏制打壓中國企業等。因此,沙利文訪華也將為雙方討論緊迫的關切問題和管控分歧提供機會。
為下一步提供指南
吳心伯認為,可從三方面評價中美戰略溝通的主要特點及重要意義。
第一,負責溝通的兩位中美高官,一位是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一位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也是美國總統在安全事務上的首席智囊)。二人實質上是兩國最高領導人的代表,其溝通具有權威性,與一般的部長級溝通性質不同。
第二,二者的溝通主要討論戰略性問題和宏觀問題,重在加深國家間相互理解和戰略認知,不局限於某些具體問題的談判。
第三,每次戰略溝通達成的共識,會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處理中美關系的指南。這些共識也會由雙方各個政府部門去推進落實。
有評論認為,中美關系仍處在止跌企穩的關鍵關口。復雜局勢下,保持中美高層溝通渠道的開放,對於讀懂對方戰略意圖、避免誤解至關重要。
此次戰略溝通還有一個值得關註的特點,即地點的變化。
吳心伯認為,此前中美之所以選擇在「第三國」溝通,一是美國擔心派高官前往中國的話會被鷹派解讀為「對華示弱」,有政治敏感性。二是可能引起媒體高度關註,不利於營造「減壓」的對話氣氛。
而此次「轉場」至中國,可能是因為拜登任期即將結束,沙利文本人也未必在下一屆政府中任職,政治敏感性問題就顯得不那麽重要。
大處著眼,也談具體問題
沙利文的中國之行為期3天,比起前三輪戰略溝通(分別長達約8小時、12小時、12小時),此次或特許以與中方有更充裕的互動時間。外媒也形容「這將是一場內容廣泛而具有戰略意義的會談」。
吳心伯指出,議題可能集中在兩方面。
一是宏觀的戰略性溝通。
雙邊層面,主要是中美的相互認知、如何管理中美競爭、國家安全和經濟活動之間的邊界等問題。國際層面,應該會聚焦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等熱點問題。
二是涉及一些具體問題的討論。
中方的關切包括:美國不斷加強對台勾連、支持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挑釁、擬對中國外貿「新三樣」加征關稅、制裁中國實體、可能出台對華投資限制措施,以及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續簽問題、中美人文交流障礙等。
美方的議事清單則包括:在台灣、南海問題上發表立場,試圖施壓中國不要支持俄羅斯、就中東局勢、北韓、緬甸等問題闡釋主張,以及可能繼續炒作所謂「產能過剩」等話題。
此外,有美方匿名官員指出,拜登和習主席都可能出席今年11月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在巴西舉辦的G20峰會,沙利文此訪或許也會與中方討論年底前中美元首會晤的可能性,並為此做準備。
吳心伯認為,不排除中美元首年底前會晤的可能性。但考慮到美國大選和拜登即將離任,如果中美元首實作會晤,意義也將不同於去年的舊金山會晤。
「一波三折、進展有限」
有觀察人士註意到,去年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以來,美國「玩兩手」依然不見消停。
積極的跡象是,兩國外交、財金、人文往來增強,僅在過去一個月時間內,就召開了中美金融工作群組會議、迴圈經濟專家對話、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群組首次高官會議,等等。
但美國的消極動向同樣一個接一個。華盛頓並未放棄在經濟、科技等領域對華遏制打壓。由於美方持續對台軍售,采取一系列嚴重損害中方核心利益的舉動,中方7月暫停與美方商談舉行新一輪軍控與防擴散磋商……
談及中美關系執行態勢和未來走勢,吳心伯用「一波三折、進展有限」來形容。
在吳心伯看來,拜登政府時日無多,無意在中美關系上采取新舉措並留下積極遺產。主要會有三方面表現。
第一,對華基本思路和政策不變;第二,避免中美關系動蕩、分散其對內政外交議程的關註;第三,如果可能的話,推動中國在美方關心的問題上提供合作,使華盛頓獲取實惠,但對中方的關切,美方則可能采取推諉、拖延態度。
「從中方的願望來講,一是希望中美關系止跌企穩,二是希望它穩中有進。」吳心伯說,但遺憾的是,如王毅7月底在萬象會見布林肯時所言,美國對華遏制打壓沒有收手,甚至變本加厲,中美關系面臨的風險仍在積聚,挑戰也在上升。
「止跌企穩的‘穩’很難真正實作,穩中有進的‘進’也進展有限,接下來仍可能延續這一態勢。」吳心伯說。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本文作者:張全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蘇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