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浦東1號2號航站樓站(不含)至上海東站站迎來建設新進展。隨著13標「越峰號」盾構機在浦東3號航站樓站接收井破土而出,標誌著祝橋工作井至浦東3號航站樓站右線區間順利貫通。至此,該標段實作了左右雙線隧道區間貫通。
13標專案位於浦東新區祝橋鎮,區間路線總長度約5.7公裏,包含浦東機場工作井、南回轉匝道橋墩托換、區間隧道及相關附屬工程等。其中,祝橋工作井至浦東3號航站樓站區間,路線左線長約2694米、右線長約2655米,隧道呈「V」字坡,隧頂埋深8.20米至36.38米,設4座聯絡通道。
區間采用兩台9米級土壓平衡盾構機進行施工,由祝橋工作井始發,推進至浦東3號航站樓站接收井。
自盾構始發以來,「越峰號」穿越了多條河流及建(構)築物,專案團隊透過BIM模型視覺化、有限元分析等技術手段,對穿越物件進行模擬分析,保障盾構施工順利推進。
施工過程中,專案團隊參與研發套用了多項新型技術。其中,盾尾同步註漿材料采用新型漿液,透過將盾構掘進出土制備成泥漿,加入固化劑混合制成液態固化土漿液。此項技術將盾構棄土轉換為同步漿液,使盾構出土和材料使用形成迴圈,在保障專案建設降本增效的同時,實作綠色、環保且節能的目標。而采用盾構自動監測系統,能實作24小時自動監測預警,辨識管片滲漏、裂縫及隧道結構變形等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管控措施,保障已完成隧道的安全穩定。
機場聯絡線全長68.6公裏,途經閔行、徐匯、浦東新區3個行政區,全線共設9座車站,列車最高執行時速可達160公裏。專案建成後,虹橋和浦東兩大綜合交通樞紐間執行時間可控制在40分鐘左右,與多條既有及在建軌域交通實作換乘,方便沿線市民和旅客出行。同時,還將進一步增強浦東和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作用,服務長三角城市群,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階和核心競爭力、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文字:李繼成
編輯:朱勝霞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釋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