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白菜大蔥大量上市 冬儲菜還有人囤嗎

2024-12-04社會
白菜、蘿蔔、大蔥、薯仔,在很多人的記憶裏,這些菜到了冬天就是餐桌上的常客,家裏囤點兒菜過冬是不少家庭的選擇。近日,記者探訪了石家莊市區的多個蔬菜市場及超市,正當季的白菜、蘿蔔受到很多市民的青睞,不過大量采購囤積的已經很少了。
市民在選購白菜。
囤菜是習慣 但囤的量明顯比以前少
12月1日上午11時,天氣晴好,在太行大街和槐安路交叉口附近的嘉匯福鄰裏中心,市民三三兩兩的在各個攤位前選購。市場的攤販已經送走了飯店、社區內便利店等這樣的大宗客戶,這個時間點來買東西的大多是附近的居民。在市場最裏面的空地上,裝著白菜、大蔥的小貨車並排停放著,攤主忙著接待騎著三輪車、電動車來采購的市民。
價錢老板寫在一個紙板上,戳在攤位前。記者看到,北京3號白菜,0.35元/斤,大蔥分三種,大頭的蔥標價0.7元/斤,另外一種1元/斤,蔥白最長的一種蔥是1.7元/斤,攤主說不零賣,要買就得成捆買。
市民丁女士和愛人正挑選白菜,他們想買一些囤在家裏:「五花肉粉條豆腐大白菜,熱騰騰地燉一鍋,到了冬天我們家最愛的就是這一口,而且這會兒的白菜口感最好,燉的大鍋菜也最好吃,我兒子最喜歡吃的餃子也是豬肉白菜餡兒的。買上一包白菜囤上,吃著方便。一旦遇到下雨下雪陰天啥的,白菜也漲價,記得有一年一棵白菜就得20多塊錢,所以我家每年一般都囤上點兒。」
一位市民想要圓白菜,攤主說暫時沒有,得到下午或者明天才能到貨。攤主說:「現在人們都不多買,我這一車是3000斤,也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賣完。今年的白菜比去年這個時候略微貴點兒,但也算正常,不像今年夏天有段時間,菜價高的嚇人,賣菜的不敢進貨,買菜的不舍得買。」
賣薯仔和麻山藥的攤位前,顧客也絡繹不絕。一對60多歲的老夫婦買了一捆麻山藥、一袋薯仔,他們說:「買回去當主食吃,薯仔能放住,這一袋也就十塊錢,吃起來方便。」
在市場的一個綜合攤位前,正在為顧客稱重的攤主高女士告訴記者:「每年到了這個季節,白菜、蘿蔔上市量最大,基本上也是所有菜品中最便宜的,買白菜的顧客還是很多的,如果天天讓你吃同一種蔬菜可能就煩了,但是白菜卻吃不煩,不過現在人們頂多買上一包,像以前那樣幾乎家家戶戶都買幾百斤白菜的很少了,買了也沒地方放。」
市民「菜籃子」豐富。
菜籃子豐富 現吃現買更新鮮
記者昨天上午來到體育大街和東崗路交口的一個便民超市中,超市的貨架上菜品琳瑯滿目。新鮮的白菜、蘿蔔占據的貨架地盤明顯是最大的,不過芹菜、菠菜、油麥、韭菜等綠葉蔬菜也很誘人,有不少市民都在選購蔬菜。市民陳先生和老伴兒一起挑白菜,貨架上顯示的價格是一斤0.49元,老先生只挑了兩棵白菜,他說:「現在白菜賣的時候就剝得幹幹凈凈,啥時候買都挺方便的,買多了放到家裏儲存不好還容易壞,有時候趕上超市促銷,賣的比我儲存的還便宜。」
「以前是買菜不方便,所以大家都囤菜。而現在不一樣了,無論住在哪兒,都有超市和便民市場,購買方便。菜的品類也很多,隨吃隨買更新鮮。」家住橋西區的市民張女生告訴記者,她家小區門口就有超市,晚上她父親去公園散步回家之前都習慣去超市轉一圈:「幾乎每天晚上超市都有打折的蔬菜,品相不好的蔬菜當天就打折處理掉了,趕上喜歡吃的菜就買一些,價格挺實惠的。」
對於年輕人來說,平時在家做飯的時候就不是很多,更沒囤菜的習慣。年輕的申先生和妻子一起逛超市,他們的籃子裏放了菠菜、生菜、茼蒿等蔬菜,打算回家吃火鍋:「剛結婚的時候逛超市見啥都想買,結果一大堆菜買回去,又沒有時間做,菜都放壞了只能扔掉,還不如現買呢。」
居民的「菜籃子」越來越豐富,市民有了更多選擇,薯仔、蘿蔔、大白菜等冬儲菜依舊受歡迎,但市民更多會選擇現吃現買。
文/圖 燕趙晚報記者 方小北
來源:燕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