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總台記者連線丨長期準備 深夜發動 以軍在黎南部開始「有限地面行動」

2024-10-02社會

以色列國防軍10月1日淩晨發表聲明說,以軍已開始在黎巴嫩南部邊境地區對真主黨目標進行「有限地面行動」。針對此次行動,我們來連線總台駐耶路撒冷記者介紹最新情況。

03:14

以軍深夜行動 範圍有限

總台記者 趙兵: 以色列國防軍當地時間10月1日淩晨發表聲明說,以軍已開始在黎巴嫩南部邊境地區對真主黨目標進行「有限地面行動」。我抓取了幾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是 「深夜」 ,以軍在9月30日深夜發表聲明前的幾小時就已經展開了遠端火炮打擊和空襲行動。第二個關鍵詞是 「有針對性的行動」 ,以軍聲明表示,其目標是黎巴嫩南部靠近以黎臨時邊界的村鎮,並稱黎真主黨利用這些村鎮對以色列的北部社區構成威脅。第三個關鍵詞是 「有限的局部行動」 ,目前來看沖突可能仍然局限在雙方臨時邊界附近,後續是否會擴大範圍、升級規模仍未可知。

以軍長期準備跡象明顯

總台記者 趙兵: 雖然以軍是在深夜宣布的這次行動,但以軍為此長時間準備,外界此前普遍預測以色列將很快展開地面行動。按照以軍的說法, 以軍總參謀部和北方司令部為此展開了數月的準備和訓練 ,在9月30日晚間獲得了以色列安全內閣的批準和授權。30日白天,以軍釋出訊息稱,為了加強邊界地區的防禦並做好下一階段戰鬥準備,以色列北方司令部司令和各師的指揮官對局勢進行了評估,批準了未來幾天全面的作戰計劃。

總台記者 趙兵: 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在當天與以色列北部地區城鎮負責人談話中也表示, 針對黎真主黨的下一階段戰爭即將開始,並稱這將是改變安全域勢的重要事件 。以軍將把軍事行動的重心轉移到北方,以實作該國北部地區居民返回的目標。30日晚間,以色列國防軍再度宣布,根據形勢評估,以色列北部靠近以黎臨時邊界的三個地區被劃定為軍事禁區,任何人禁止進入該地區,隨後就對以黎臨時邊界黎方一側發動了炮擊。

總台記者 趙兵: 此前以及30日當天,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以軍總參謀長哈萊維、以軍副總參謀長巴拉姆等人都先後發表講話,稱消滅納斯魯拉不是戰爭的結束,未來幾天將是真正充滿考驗的日子。當地媒體認為,這樣的表態已經清楚地說明, 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包括地面行動是已經提前計劃好的

矛盾根深蒂固 黎以沖突曾多次爆發

多年來,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間的沖突一直未得到解決,而起因可追溯到1978年,當時以色列曾出兵入侵黎巴嫩。1982年,以色列再次入侵黎巴嫩,一度包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並長期控制黎南部地區。此後,以軍又在2006年在黎南部與黎真主黨武裝展開沖突。

01:34

黎巴嫩和以色列的矛盾根植於巴以沖突。20世紀70年代初期,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將總部設定在黎巴嫩,並在黎南部聚攏因戰亂逃離加沙走廊的巴勒斯坦難民,對以色列展開打擊。隨後,以色列趁黎巴嫩陷入內戰,於1978年3月以報復巴解組織為由入侵黎巴嫩南部,控制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區。

1982年6月,以色列方面借口其駐英大使遭到巴解組織的未遂刺殺,對黎巴嫩發動了更大規模的侵略,一度封鎖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並猛烈襲擊巴解組織武裝。最終,巴解組織同意撤出黎巴嫩境內,而以軍也逐漸撤回黎南部地區,並繼續控制黎南部地區。直到2000年5月,以色列政府才正式宣布從黎南部地區撤回聯黎部隊劃定的「藍線」以南,這條線也被視作當前黎以兩國的臨時邊界。

以軍撤軍後,在對抗以軍中成立並逐步壯大的黎巴嫩真主黨武裝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區,並繼續與以軍展開交火。2006年,以軍因真主黨武裝對其士兵的襲擊再次派兵入侵黎南部地區,與真主黨方面交戰。在以軍的多次侵略下,至少數千名平民在沖突中死亡,大批黎巴嫩民眾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