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日媒稱中國對美貿易依賴度下降

2025-01-03社會
本報特約記者 汪品植 本報記者 楊舒宇 美國當選總統杜林普二度入主白宮的日子益發臨近,外界高度關註中美貿易關系走向。有日本媒體說,根據2018至2019年期間的經驗,中國分階段降低了對美國的貿易依賴程度,正在防備美國新的貿易保護主義。
下降4.6個百分點 日前,【日經亞洲】梳理中國海關數據發現,去年1月至11月間,對美商品進出口貿易占中國整體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例已降至11.2%,較2001年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當年的水平下降了4.6個百分點,創下中國入世後的新低。 具體進出口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11月,對美出口占中國出口總額的比例降至14.6%,創下2001年以來的新低,而同期中國從美國的進口占中國進口總額的比例則較峰值下降了4.4個百分點至6.3%。 【日經亞洲】分析認為,中國在杜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就積極推進貿易多元化發展,而這一點在農產品等大宗商品進口上表現得尤其明顯。2024年1月至11月,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占比為進口總量的兩成左右,而2017年貿易戰前這一比例約為三成。目前中國最大的大豆進口來源國為巴西,占比達七成左右。 此外,中國從美國進口小麥占全部小麥進口的比例也已從2017年的接近四成跌至目前的兩成以下,而澳洲、加拿大和法國已成為占據市場份額更大的供應商。日媒稱,中國一直在推進糧食進口來源多樣化,以確保自身的糧食安全。 「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不一定意味著減少對中國產業的依賴」 隨著中國加大對快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的出口,美國對華貿易份額開始下降。2024年1月至11月,中國對美出口占比14.6%,創2001年以來新低。但出口額仍增長5.1%,達到3.38萬億元。 一些西方分析人士聲稱,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數量比2016年杜林普剛上任時有所減少。雖然這一數據準確無誤,但它只說明了部份情況。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近日刊文梳理出的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只是在家具、床墊等低增加值商品進口來源上實作了多樣化,但在手機、電腦、鋰電池等高增加值商品上仍高度依賴中國。 文章稱,2023年,智能電話、電腦、鋰離子電池、玩具和電子遊戲機合計占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27%。自2017年以來,美國這些商品對中國的依賴幾乎沒有變化。值得註意的是,在此期間,美國從中國進口電池的比例甚至還增加了。數據顯示,美國進口的鋰電池中有八成來自中國。 「即使進口更加多樣化,也無法解決美國進口依賴中國的問題。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不一定意味著減少對中國產業的依賴。」文章稱,即便美國選擇從其他國家例如越南進口這些商品,也很難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因為這些商品很可能是從中國「轉道」越南出口美國的。「越南對美國的出口與越南從中國的進口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這表明越南工廠仍然嚴重依賴中國的中間產品和供應鏈。」文章說道。 與此同時,報道稱,在美國持續依賴中國電子商品的同時,中國電子商品制造商對美國的依賴反而在下降。「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市場是多樣化的」。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到海外的智能電話中只有28%銷往美國。在鋰離子電池出口市場中,美國的份額也僅占21%。 而對包括這些商品在內的全面關稅,「可能會在短期內透過提高價格對美國消費者造成比對中國生產商更大的影響」,文章指出。 「將失去自由貿易的果實」 隨著杜林普即將上任,各界紛紛關註其將采取的關稅措施。與第一屆任期在內的2019年相比,當下,美國的通貨膨脹比當時更令人擔憂,大西洋理事會稱,即將上任的杜林普政府將在如何執行新關稅的問題上面臨困境。 此前,【日經亞洲】基於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有關調研進行測算認為,倘杜林普上台後真將關稅威脅付諸實踐,那麽美國的物價和就業都將遭到沖擊,且到2027年會拖累美國本地生產總值1.1個百分點,其中礦業和農業產值將分別被拖累1.5個百分點。【日經亞洲】認為,在此情況下,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將失去自由貿易的果實」。 此外,就天然石墨、永磁鐵等新能源產業的關鍵原材料而言,美國很難找到除中國之外的其他替代進口來源,提高關稅導致成本增加,影響美國經濟。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天然石墨和永磁鐵的比重高達77.8%,從中國進口的車用鋰電池比重亦達到65.1%。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都是貿易大國,依存度大一些本來是符合兩個國家的體量的。現在依存度下降,一是由於中國重視產業安全的因素,減少對某一國家過度依賴,但同時,也是美國搞貿易保護主義的結果。在依存度下降的過程中,需求越剛性、替代性選擇越少的一方面臨的壓力則越大。 白明補充表示,與此同時,美方若進一步推行保護主義,只會顯著推升進口商品成本,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更多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