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熊芳雨9月30日報道:今年以來,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截止8月底,上海口岸入境旅客總數1089萬人次,同比增長117%,外籍人員來滬數量穩步攀升。
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吸引外資、最佳化涉外營商環境、促進國際合作和人才流動,切實打通外籍人員在滬工作、生活方面的「小微堵點」,今年上海持續發力推出一系列便利舉措,吸引更多外籍人員來到上海、留在上海、融入上海。打通便捷支付「最後一米」
為方便多樣化的支付需求,今年4月上海推出【進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動方案】。數據統計,上半年上海市各類支付服務主體共為外籍來滬人員提供支付服務超2200萬筆、交易金額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7倍和1.2倍。
目前,全市7萬台受理終端已支持外卡支付,涵蓋「食、住、行、遊、購、娛、醫、學」八大場景。上半年共發生外卡取現和外幣兌換業務75萬筆、金額近20億元。各銀行為各類市場主體發放備付找零換零的「零錢包」63萬個,現金使用便利度有效提升。
「外卡內綁」「外包內用」等移動支付業務在滬共計發生交易近1950萬筆、金額23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1.3倍和8.8倍。
推動全市16家銀行共建成348個重點銀行網點,公示中英文開戶服務指南,為外籍來滬人員提供簡易開戶服務,開戶辦卡效率顯著提高;聚焦外籍人員在滬消費場景,推出支付服務指南系列影片,在各大交通樞紐及入境航班上播放宣傳,進一步擴大政策知曉度。
助力在滬生活「無障礙」
外籍人員來滬生活,涉及衣食住行頗多生活場景。為提升各場景各環節涉外服務水平,上海全力打通在酒店入住、看病就醫、景點預約、交通出行、常用APP使用等方面的難堵點。
如,推動全市酒店全面開放外籍旅客線上預約和線下接待,指導中小酒店開展住宿登記;研究推出外籍人員就醫身份核驗機制,建立數據認證介面,減少線下人工稽核流程,並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大力發展國際醫療旅遊;推動全市文旅場所開展護照便利化套用改造,最佳化預約及售票界面雙語服務。目前,絕大部份免費A級景區已無需預約,部份文旅場館如上海博物館等已針對外籍遊客的出行習慣和偏好,進一步放寬預約時限;推出「隨申行」APP英文版,可查詢上海地鐵、公交、輪渡的即時交通資訊,並支持多種支付渠道;推動鼓勵常用生活軟件開發企業進一步提升外籍使用者在下載、註冊、使用手機軟件方面的便利度,持續最佳化雙語界面及人工服務。
實作滬上資訊「一網通」
今年,上海市政府推出9語種上海國際服務入門網站,圍繞「歡迎你、幫助你」功能定位,以外籍人員第一視角為導向,打造集「資訊釋出、辦事服務、咨詢互動」為一體的一站式、多語種、界面友好親切、需求定位精準的國際化服務平台。
此外,重點圍繞【上海最佳化營商環境7.0版行動方案】【進一步最佳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實施方案】等重要涉外政策提供多語種政策解讀,助力最佳化營商環境。配套編印多語種【外籍人員在滬服務手冊】,以「上海概覽、來到上海、探索上海、服務資訊」為主線,提供各類實用資訊資訊,並持續更新叠代,在機場口岸、酒店、A級景區和文旅場館發放,幫助外籍人員快速了解上海、融入上海,成為他們在上海便捷生活的「第二本護照」,廣受好評。
下一步,上海將持續最佳化完善外籍人員服務舉措,辦好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