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擇一事終一生:集安「國門橋」上的鐵路守衛者

2024-07-13社會
人民網集安7月12日電(謝瑩)盛夏七月,吉林省集安市鴨綠江畔艷陽高照,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從橋隧工人們的臉頰滾落。他們手上的檢修工作卻沒有絲毫懈怠,測量、搗固、緊固扣件……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茍。
7月11日,在「國門橋」上工作的橋隧工人。人民網 謝瑩攝7月11日,「發現最美鐵路·看百年梅集助力東北振興」活動「發現團」一行走進集安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該橋是中國與北韓連通的三大鐵路橋之一。因在橋頭建有一座中國國門,這座橋也被稱為「國門橋」。
集安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寬5米,高6米,鐵軌與枕木下就是滔滔的鴨綠江,常人行走於橋上稍有不慎就極易踩空,這裏卻有一群默默工作的鐵路守衛者們。國鐵沈陽局通化工務段通化橋隧車間第一維修小組的12名工人正在大橋作業,他們的平均年齡是 40歲。面對如此危險的工作環境,第一維修小組工長劉傳雙卻謙遜地說:「對於我們鐵路人來說,哪個工種都有哪個工種的危險性。作為橋隧工,保證兩國間列車暢通是我們的職責。」
7月11日,接受人民網采訪的化橋隧車間第一維修小組工長劉傳雙。人民網 謝瑩攝劉傳雙帶領的維修小組擔負209公裏鐵路內19 座隧道、120座橋梁、387座涵渠的巡檢、養護和維修任務,並負責處理路線兩側、隧道口附近的外部侵害相關工作。
通化橋隧第一維修小組成立於1990年,現有職工17人。每逢節假日或新人入職,劉傳雙都會帶領班組成員到楊靖宇烈士陵園或老嶺隧道戰鬥遺址走一走,學習老一輩鐵路人傳承下來的攻堅克難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
雨雪為伴,時光無言。夏日炎炎,汗流浹背是橋隧工人們的常態;寒風凜凜,嚴寒穿透他們厚厚的棉衣。他們擇一事、終一生,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用腳步丈量鋼軌,用雙手護佑安全。數十年來,通化橋隧第一維修小組,堅持把「嚴檢慎修、精檢細修」的高鐵養護理念引入普速鐵路區段,全力確保列車安全平穩馳騁在長白山區。2023年,該小組榮獲「最美鐵路人」稱號。
歲月如斯,國境鐵路大橋依舊。正午艷陽高照,通化橋隧第一維修小組檢修如火如荼。戰爭時期,這是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和平年代,鐵路人用實際行動守好國門,把老舊線修成精品線、放心線。
7月11日,在集安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作業的通化工務段通化橋隧車間第一維修小組工人。人民網 謝瑩攝
7月11日,集安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中國段。人民網 謝瑩攝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