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長三角「畫圈」與「破圈」

2024-07-12社會
17:19
21座車站、1200公裏行程,8小時看盡江南煙雨。
暑運啟幕,一條從上海出發,最後又回到上海的「超級環線高鐵」,給「流動中的長三角」添了一把柴。它不僅串聯起4座長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還第一次將一市三省緊緊「圈」在了一起。在「軌域上的長三角」不斷打通「毛細血管」之際,「包郵區」為何要畫一個「同心圈」?「畫圈」背後又隱含著怎樣的「破圈」決心?
長三角為何要畫「超級環」
6月15日上午,上海站1號月台,一輛標有從上海至上海虹橋站的G8388次列車準時靠站、迎接旅客。當天始發的定員為610人,已售客票達到了600人,幾乎滿員。乘客之中大多都是往來於長三角城市間的通勤客。
截至今年初,長三角鐵路擁有25條高鐵。雖然密度很高,但整體路網布局仍是以一些大城市為中心,呈射線狀對外輻射。如果要從蘇皖交界區域,到達上海或是浙江東部,仍需要繞道像南京,或是杭州這樣的樞紐站進行一次換乘。而環線開通後,則可以上車直達。
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濤表示,長三角的高鐵比較發達,尤其是一體化發展到了「高級階段」以後,區域之間的融合、城市之間的聯動、乘客的通勤、商務、旅遊等各種需求越來越旺盛,越來越希望「互聯互通、直連直通、快聯快通」。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家更希望用一種高效的運輸方式來滿足一體化的需求。
那麽什麽運輸方式更高效呢?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張逸認為,從成本、時間等多因素綜合考慮,鐵路無疑是最好的答案。而且長三角的「超級大環線」中,既有大城市樞紐性車站,也有中小城市車站,可以解決原來需要換乘的不便。「比如這次'超級大環線'中的新設站點九華山站,原先可能要先到南京,再到合肥,至少要換3至4次的高鐵線網才能到達,現在可以直達」,張逸說。
「超級環」如何平衡車站資源
楊濤表示,「超級環線」開通,目前還只是一個開端,其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不難看出,旅客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需要更多地做好相應的客流調查。而且在長三角區域內,不應只有一個「環」。長三角地區城鎮密集度,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在這種情況下,應有很多種不同的「環」:長江南北的、環太湖區域的……所有的這些「環」都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縮影。
不過,也有一種聲音表示,環線上經過的大站其實一點兒都不缺車次。比如上海、南京、合肥等,高鐵都是公交化、幾分鐘一班,「超級環線」如何來平衡大小車站之間的資源呢?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張逸認為,隨著鐵路資源網越來越密、車站越來越多,排程組織的靈活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環環相扣」,大小車站各司其職,車站間不同的作用就會綜合體現出來,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也可緩解現在很多特大城市的交通壓力。
「一體化」營運能否帶來「一票出行」
大環線看似在「畫圈」,實則也是在「破圈」。
截至2023年底,長三角地區鐵路營業裏程逾14300公裏,其中高鐵25條,裏程超7100公裏,動車組開行範圍覆蓋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級城市,成為全國高鐵網絡最發達完善的區域之一。但「軌域上的長三角」不能只是局限在高鐵建設上。
在國際上,東京、紐約、倫敦、巴黎等城市,一般都擁有約2000公裏以上的市域(郊)鐵路服務通勤圈。因此,今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期間,組建長三角軌域交通營運公司成為簽約專案之一,該公司將推動長三角地區跨省城際、市域鐵路營運一體化。
事實上,長三角的幾個都市圈內,也正在透過地鐵、城際等軌域交通推進跨城交通直連。比如,早期打通的上海地鐵與蘇州地鐵的連通;已開通營運的紹興地鐵1號線、杭海城際與杭州地鐵網「無縫銜接」等。如何在此基礎上再去突破,去延伸半徑,是目前長三角的難題所在。
對此,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徐瑞華表示,如今從國家層面來說,「四網融合」即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域交通的融合,正被著力推進。國鐵與城際鐵路之間、各地之間,大家的制式不同,建設營運的主體也各不相同,如何讓軌域「互聯互通」?
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常說的「硬聯通」,「就是你的車可以開到我的路線上來,我的車開到你那去」;還有一種叫「軟聯通」,「就是我的車可能不過去,但旅客之間是'無縫換乘'的,就像上海地鐵11號線和蘇州地鐵11號線」,這樣一來就牽涉到一體化營運。隨之帶來的是,營運模式被打破,包括網絡怎麽建,標準如何統一等都要有所突破。但這樣做的好處是,「今後長三角居民出門只刷一張卡,就可以地鐵、城鐵、高鐵'一票通行'前往全國各地」,徐瑞華強調說。
看看新聞記者: 賀璟嵐
編輯: 賀璟嵐
責編: 秦揚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