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熱,動物情緒波動,平日溫順的小貓、小狗容易發性抓人、咬人,醫院的犬傷門診就診高峰,被貓狗等動物咬傷、抓傷的患者激增。
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是通常人們會認為除了狗以外,被其他的動物咬傷並不會得狂犬病。事實上,所有哺乳動物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且不局限於咬傷、抓傷,發病動物舔舐口腔、會陰、肛門等黏膜,或者尚未愈合的傷口,都可以傳播病毒。一般暴露分級為3個級別:
一級暴露 是指與動物有接觸,但皮膚完好,確認接觸方式可靠,一般不需要處置;
二級暴露 是指皮膚被咬或有擦傷、輕微抓傷,但沒有出血的情況下,在處理傷口後需要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
三級暴露 是指單處或多處被咬傷,破損的皮膚或 開放的傷口 以及黏膜被動物唾液汙染(比如舔舐),除需狂犬病疫苗接種外,還需接種被動免疫制劑(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題主已出血,為開放傷口感染,為三級暴露,屬於狂犬病高風險(感染機率較大,需要提高註意)。
補充一說,據美國CDC數據,患狂犬病的貓2018年的測試呈陽性的貓的百分比(1.1%),一直都是比較低的水平。此外,狂犬病測試呈陽性的狗的百分比(0.3%)。在美國,2018年共報告了33頭患狂犬病的牛,比2017年減少了8.3%。2018年報告了13只患狂犬病的馬和驢,與2017年報告的數量相當。
國內暫未找到相關數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