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本
最近,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月子中心服務不當致嬰兒結腸炎加重的案件,法院判決月子中心賠償損失。法官提醒,當前選擇月子服務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對月子中心的軟硬件、人員配備、常規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該領域尚處於起步階段,行業成熟度較低,不能全面滿足消費者的剛性需求。因需求與供應不匹配,服務機構良莠不齊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母嬰護理糾紛多發,對此應予高度重視。(4月15日【中國婦女報】)
近年來,多地月子會所發生嬰兒被重拍致傷之類事故或糾紛,反映了一些月子會所服務質素堪憂以及該領域存在監管盲區等問題。另如某月子會所比別處均價貴出10倍多,顧客感覺遇到了「價格刺客」,則說明收費存在諸多亂象。去年,有媒體盤點出五大「坑人」產後康復專案,包括滿月發汗、排殘奶、卵巢調理、骨盆修復以及子宮復舊,這些專案多由月子會所等機構提供。月子會所導致母嬰傷害的案例並不罕見,此次出現嬰兒結腸炎加重,是又一個典型例證。
月子會所與顧客之間容易扯皮鬧矛盾,與月子會所在很多方面定位不清、模棱兩可有關。月子會所屬生活服務機構,機構和個人不必具備醫療相關資質,但不少服務與醫療關系密切,嚴守界線則屬於生活服務,稍微過界就涉及醫療服務。其他五花八門的服務如何提供,也多由月子會所自己說了算。此外,產婦和嬰兒隨時可能出現緊急情況,但月子會所沒有被納入醫療體系,病情難以早期發現,轉診也難以做到快速有序。
消除模糊空間,是規範月子會所服務的前提。比如,若想避免月子餐成為賺錢的噱頭,就必須明確質素標準,讓產婦吃得明白。排殘奶、卵巢調理、骨盆修復等服務或可當作生活服務,但生活服務不能宣揚治療功能,不能使用醫療器械和診療手段。只有對服務名稱、內容、標準等進行清晰界定,提供服務和實施監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給月子會所找出路,要敢於創新。醫養結合已成為當前的社會熱詞,但醫養結合指的是醫療和養老的結合,可考慮探索推出醫養結合之「母嬰版」,讓圍產服務也能與醫療形成緊密結合。由於產婦減少,產科的業務量明顯縮減,導致一些產科被壓縮甚至關閉。可以考慮讓產科附帶提供月子服務,如此不僅可讓產科免於被精減或壓縮,而且月子服務質素也會顯著提升。創新是發展的源泉,要多透過創新來規範和最佳化月子會所服務。
生孩子、坐月子,對於家庭是大事;呵護好產婦和嬰兒,則體現出社會的溫度。在出生率下滑、社會期待不斷完善生育配套政策的背景下,大幅提升月子會所服務水平顯得日益緊迫。月子會所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既取得了一些經驗與成效,也暴露出不少問題,目前有必要圍繞月子會所「會些什麽」等問題進行重新思考,進一步明確其市場定位、服務標準、監管規則,確保母嬰能夠在此安心享受更加優質安全的服務。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