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一定見過這樣的測算公式:
男孩身高(厘米)=(父身高 + 母身高 + 13)/2女孩身高(厘米)=(父身高 + 母身高 - 13)/2
又或者這樣的:
男孩身高(厘米)=(父親身高 + 母親身高)× 1.08 / 2女孩身高(厘米)=(父親身高 + 0.923 × 母親身高)/2
然後你就拿起筆,和你的 TA 一起算起了自己未來寶寶的身高了。
這樣算有錯嗎? 當然沒錯啦,畢竟經常做做數學題是有助於思考的。
但是算出來的準不準,那就不好說了 。
這些公式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統計學研究處理後得出來的, 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符合這些身高預測公式。 而且,這些公式忽略了遺傳以外的因素對孩子身高的影響,只適合做一個很粗糙的預測。
那回到問題的前半截:「 孩子身高受父母影響有多大? 」
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身高的差異有 60%~80% 是基因決定的,而剩下的 20%~40% 則歸結於環境因素。
簡單點說就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
此外,也有研究顯示, 人種的差異決定了身高受基因影響的概率 ,例如亞洲人身高受基因的影響概率在 65% 左右,低於歐美的白人,這也是有些人套用從歐美傳來的「父母身高推測孩子身高公式」失靈的原因。
如果在問深一點 ,父親和母親哪個對孩子的身高影響更大一點?
答案是一句廢話: 根據目前的一些研究,父母對子女身高的遺傳影響基本相當,
也就是在身高是 隨爹 還是 隨媽 的問題上,答案是 隨機。
當然你要明白一點,這 「七分天註定」,是個統計學上的數碼,沒辦法百分百精確到個人的 ,父母高不一定孩子一定高,父母矮不一定孩子一定矮,不然按照「高高得高」的理論,從有人類開始的那一天到現在,怕是有不少人已經長成「參天大人」了,反過來「矮矮得矮」的話,你也沒見哈比人歷險記滿地跑。
然後我們回到問題的後半截:「 怎樣從小盡可能幫孩子增高? 」
孩子身體長高要註意兩個關鍵時期:嬰幼兒期和青春期。
嬰幼兒期是兒童生長的第一個關鍵期 ,也是一生中最快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娃基本是一天一個樣:出生後第一年生長可達 25 cm,第二年能長 10~12 cm,第三年平均還能長 8 cm 左右。這三年就可以增高 45 cm。
而抓住青春期這個「終點前的沖刺」,同樣重要。
通常女孩在 10~12 歲開始,男孩在 12~14 歲開始,身高會出現青春期突增,年增長速度可以達到每年 7~8 cm,快的可以達到 10~12 cm。
這種突增可持續約 1~3 年左右,在女孩 13 歲、男孩 15 歲後,生長速度會漸漸放緩。
在把握這兩個長高關鍵期時,你需要註意一些影響身高的因素:
比如飲食。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營養是身高的保證。
不過這裏要專門說一點,就是關於補鈣的。大家都知道 缺鈣會影響身高,但這不意味著補鈣就能幫助長高。
過量的鈣攝入還可能會增加代謝負擔、影響胃口。保證鈣攝入的情況下,也要註意其它營養的均衡,避免營養「偏科」。
不是只有「骨瘦如柴」才叫營養不良,肥胖其實也是,它們都容易影響生長發育。 簡單來說,就是別太胖也別太瘦,少吃甜品、飲料、零食,尤其不要吃亂七八糟的各種保健品和補品 。
有些補品、保健品裏可能會有促進發育的成分,也許是能讓孩子在短期內看起來長得更快了, 但很可能會導致提前發育、骨骺提前閉合。這樣無異於拔苗助長,導致身高不如其他孩子、甚至長不到原本有潛能達到的身高。
比如睡眠
睡眠對身高的影響,主要透過生長激素起作用。
生長激素在白天的分泌量很少,大部份是在入睡後分泌的,一般在入睡後 1~2 小時左右達到高峰,分泌量是白天的 3 倍左右。
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中國教育部印發的檔中明確規定,需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 10 小時,初中生 9 小時,高中生 8 小時。 不過,看著起早貪黑的高中生的生活,感覺這個檔好像執行的不咋地。
比如運動
合理的運動鍛煉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骨骼的形成、發育,骨骼長度增加,同時也能增加食欲、改善睡眠,從而讓遺傳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像跳繩、慢跑、遊泳...... 類似這樣的運動, 可以長時間、不間斷、有節奏地擠壓刺激骨骼,幫助長個兒。
比如心理狀態
現在有一些研究發現,情緒或者心理障礙,同樣會影響身高。國外就有「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癥」這一說法。
基本關於父母遺傳和兒童長高的問題就說到這。也許你會有疑問,自己父母身高不矮,營養也夠,睡眠也足,運動也有,心理陽光,為啥同齡人身高都 biu biu biu biu 竄上去了,為啥自己還是那麽矮呢?有沒有成年以後長高的辦法呢?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所以丁香醫生在半年前就答了一遍,本著「答一送一」的原則,請各位移步這裏觀看:
成年後怎樣長高 - 丁香醫生的回答
內容參考片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身高是遺傳爸爸,還是遺傳媽媽?
作者:特許 - 個人主頁 - 丁香醫生
北京協和醫院 內分泌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