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上班工作下班陪娃,沒有時間休息,因沒有了自我而負氣,也因陪伴時間少而自責,我該怎麽辦?

2022-04-01親子

題主好,你的孩子6歲多,那麽,是正上一年級吧?

這是孩子適應小學課堂的關鍵期,家長需要投入時間跟進也是正常的。媽媽晚上8點才能到家,這個時間在一線上班族中算是到家早的,可對等待媽媽回家才寫作業的孩子來說,又是偏晚的——如果在學校沒有午休的話,八九點該洗漱放松一下,準備睡了。

許多人告訴你,可以這樣做,或是可以那樣做。那是因為我們改變不了兩點現實:

  • 超大城市工作時間長、任務重,平均通勤距離長。再深一點說:競爭壓力大,生活成本高,工作可取代性強
  • 重視孩子教育,投放力度大且集中,使得小學生普遍搶跑,正是這幾年大家熱議的嚴重內卷,連帶效應是:正常發育的孩子反倒顯得資質不佳、玩心過重(沒有玩心還叫小孩子嗎?)。而一年級是家長最容易受到學校、課堂、其他家庭蓄力沖擊的時間段,尤其是在可呈現教育成果方面。
  • 在這兩個大前提下,普通人正常的生活與心理需求,聽起來是很不合理的:你想陪伴尚幼的孩子,人們說大人應該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奔波工作生活,人們說家庭教育才是決定孩子成長的關鍵;你委托於服務機構、借助老人或家政,實則避不開額外的經濟開銷與互動質素……

    如果加上離異獨自主力帶孩,那就要更難一些。

    這是客觀的現實,所有否定生活之難的,都像刻意的背景虛化。

    透過對題主個人主頁的了解,你的困境不僅在具體的生活事宜上,更在於內心的困擾與矛盾——你喜歡美好,曾嘗試並展示過多項悅己才藝, 內心向往的理想生活是多彩輕松、有所依靠、被人疼愛、富有秩序的,離異後渴望婚戀並已付諸行動

    這些均無可厚非。只是——也許我說得不對,僅是個人的感覺——你 容易感應並飄陷 於動蕩的情愫,女人該有多少支口紅,應該有什麽樣的樣貌發型,男人什麽樣的疼愛才是真才算可依靠……

    聽我說,這些喜歡的話可以有,但全是虛的。統統不重要。

    你需要有能力,慢慢選擇自我認可的生活方式: 我的生活由我定義。這往往需要經歷一個心智成熟的過程,而你正行進在這個過程中。

    一個母親,一個妻子,一個女兒,一個職業身份……無論是哪一種,在你內心的答案不再是:我需要……我應該。而慢慢變成: 我樂意

    當你選擇打掃一個房間,那是因為你也在房間中,打掃房間,悅納的首先是你自己。你拿起掃把的那一瞬間,就決定了你與房間之間的關系——你選擇使它整潔,或是淩亂。 當你與任何一個人產生了互動的溝通,決定權也在於你自己——你有一個女兒,你愛她:愛她的方式,是能感受到她被愛的需要,從而主動建立與她之間的母子關系。

    經歷過不同年齡段的內心動蕩後,假如你能夠選擇: 不再為誰而生活

    而是生活於——遇到的生活。

    那麽,在這一份生活中,」我「的自我一直都在

    這裏面沒有分裂,只有統一:工作中有自我,通勤中有自我,陪伴孩子中有自我,休息與疲憊中也有自我,戀愛中也有自我。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難理解——這中間非常重要的一點是:

    停止迎合。

    自我中,有適應,如水順勢而來。但沒有迎合——你去工作,就專心工作;你愛孩子,就和顏悅色、全心全意;你休息,順時而止;你疲憊,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空間;你喜歡美好,駐足於一處風景。

    你做為,但並不迎合。

    假如你交了一個男朋友,感受到的痛苦矛盾大於輕松自在,時刻在問自己該不該迎合遷就,像你前面提問的那樣,他有兩個孩子了我該不該和他一起再生一個孩子……那麽, 先停下來,找回你自己 ——

    找回你自己。

    不要想著去依賴,不要想著去取悅, 不要想去證明自己的價值與魅力

    把你自己腳下站穩了。

    風來時,由它自來;滅時,由它自滅。

    你,就是你自己。是清風,也是明月;是高岡,也是青松。

    找回你自己,現如今的生活慢慢也就輕松了——輕松是因為重點突出。

    想要同時抓得太多,想要迎合,想要被認可,想要證明,想要依靠,想要能展現的效果……

    你的心不靜,如何能在最末端的呈現上快速得到令你愉悅的結果?比如說,孩子的行為習慣;比如說,裝點成為人們覺得美好的樣子;比如說,達到你覺得生活從容有余的標準。

    生活的從容,也是心的從容。

    當你靜下來的時候,也就停止了張望與抱怨。

    你會發現,與孩子相處的那一小段時間,或是一天中最溫馨愉快的時間——你們為彼此的愛充好了電,借溫習功課也好,借遊戲聊天也好,感受著放松與安詳。

    假以時日,積累就顯現了。

    不著急的,一件一件來——停止向外的追尋,回到自己的內心來。

    使自己擁有靜氣,再著手去做一件一件的事情。

    願你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