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強調「嬰兒哭鬧時不要抱」的「外國媽媽育兒法」有危害嗎?

2012-11-05親子

絕對有危害!絕對不提倡!

沒想到科學育兒觀念幾乎滿地開花今天, 「嬰兒哭鬧不要抱的」 的育兒法仍然還被人相信,這讓我非常震驚。

盡管每個父母對待嬰兒哭鬧時的處理方法都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完全不給予嬰兒擁抱、撫摸等安撫行為,只會讓嬰兒的安全感大大缺失啊,時間久了,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對孩子來說,他們的成長有五大緯度:認知、語言、社會、情感和身體發展,父母們往往關註孩子的認知、語言和身體發展,但卻往往疏忽了孩子的社會和情感需求。

我們往往忽視了,透過擁抱和撫摸等傳遞的情感源泉,是孩子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道德觀的根基,而忽略了對孩子情感交流的重視,往往是對孩子最深的傷害。

01 這樣的危害有據可依

例如在研究界就有一個非常極端但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美國研究人員跟蹤了孤兒院裏遭受被母親遺棄的3到12個月的嬰兒,發現他們的長期的生活狀態是,大多數時間躺在嬰兒床上來回搖晃, 幾乎沒有來自任何人的安撫 ,也不跟其他孩子玩耍。因為資源有限,每10~20個嬰兒配一個保育員,保育員只有在孩子洗澡、餵奶、更換尿布的時候才會出現, 更很少和孩子進行互動、觸摸和安撫

在這樣子的情感隔離的照顧環境下,研究人員發現,只要 3個月 ,便足已讓這些嬰兒的 情感和社會行為產生極大的轉變 。在一開始剛進入孤兒院的時候,嬰兒還能表現出積極互動,用哭聲來引起註意,對保育員微笑,並且被抱起來餵奶或者洗澡的時候做出反應姿勢。

但是 3個月後 ,嬰兒很少看哭,很少發出喃喃自語的聲音,當被擁抱和碰觸的時候,嬰兒的肢體顯得僵硬,並且無法配合進行動作回應,而孩子的情緒明顯低落、憂郁,並且對環境變化毫無興趣。

研究人員繼續觀察,發現如果 超過8個月 ,嬰兒還是處在一個情感隔離的狀態,除了社會和情緒狀態方向孩子出現不良反應,孩子的認知、身體發展和語言也同時出現了嚴重的障礙,包括飲食障礙和生理問題,以及退縮行為等。

研究人員的這段筆錄我每一次閱讀,都感覺在親眼目睹一個無比淒慘的一歲孤兒發自內心的痛苦。

「他的鎮定令人印象深刻,他顯得孤獨,缺乏活力,他從不把頭轉向成人來減輕痛苦,他也不提任何要求。當你主動地、再三地努力和他進行社會交流的時候,他變得有了點反應和活力,但只要成人稍微不主動,他就重新陷入憂郁中。你若把著他的手,他能向前走一點,但是他自己不會向前走……」

這裏面的每一個落筆,都是嬰兒的渴望: 如果我的養育中沒有愛和擁抱,我的生命也將暗淡無光。

這個例子之所以成為科學界和嬰幼兒發展心理學的典型鐵證,是因為它完整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經由擁抱、撫摸等形成的依戀關系,對於嬰幼兒的發育來說,傳遞了多麽重要的情感紐帶,也對孩子健全的人格發育多麽重要。

02 不是不該抱,是你不會抱

那麽,為什麽會有家長很聽信這樣的育兒法,會有「抱會慣壞孩子」的誤解呢?

其實更多的是因為在實際操作中的偏頗。我們一直擔心的被抱慣壞的孩子,往往都不是因為「抱」這個行為產生的問題,而是我們實際上沒有「抱對」。抱的方式如果沒有質素、沒有分寸,我們的孩子自然也會受其所害。

那該怎麽「抱」算對呢?這裏有兩個正確示範,我想分享給大家。

1) 學習結束和逐步放手

我們鼓勵擁抱孩子,並不代表我們要時時刻刻抱著孩子, 24小時不撒手 ,一些孩子因為長期被大家眾星拱月地抱著和圍著,當然會容易個性嬌慣,說什麽就得是什麽。

但孩子出現這樣子的性格情況,並不是因為抱讓孩子離不開我們,而是因為我們對界限的模糊。我們的越界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社會和情緒適應能力的機會。

我們提倡對孩子的擁抱和回應,遵循的是孩子的成長階段的發育特征。對於孩子來說,愛是無條件的,但是父母面對孩子是要學習逐漸的放手,讓孩子明白,在信賴和依戀的大環境下是可以自由且獨立地探索,可以去跟隨自己的興趣愛好,逐漸的成長。

比如, 提倡嬰兒要學會「趴著玩」 ,其實也是父母要學習的結束和放手的過程。

換姿勢,多互動,我們同樣可以透過讓孩子趴在我們的肚皮上、肩膀上、大腿上等實作我們想要的對孩子的擁抱和回應,讓孩子鍛煉自己的大小肌肉的能力,而不只是依附在我們的懷抱裏看世界。

2)學習正確擁抱姿勢,掌握交流語言

另外一種常見的 情感忽視型的抱 ,也同樣會給孩子帶來情感饑渴癥。這類家長大多數時候確實也都會抱著孩子,但是卻很少和孩子說話,也很少和孩子互動。

這種抱,其實本質上只是一個移動的搖床,孩子並沒有得到真正渴求的陪伴需求,和跟一個人形玩偶相處差別不大。

其實,是否抱著嬰兒,跟嬰兒是否自信獨立,完全是兩碼事情。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正確的擁抱姿勢,表達對孩子的支持除了抱之外,還可以有 擁抱、肌膚接觸、親吻和眼神 的交流,這些關鍵要素都可以傳遞親子之間珍貴的情感樞紐。

比如,除了抱著孩子之外,我們一樣可以跟孩子進行 撫摸遊戲

比如把嬰兒平放在床上,我們可以用手握住孩子的手,並且接觸孩子的手心畫圈圈,我們也可以順著孩子的身體用兩根手指豎直交替移動,最後給孩子撓癢癢。這些有趣而且直接的肌膚接觸和按摩,都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交流語言。

經常接觸到擁抱、撫摸和眼神鼓勵的嬰兒,不僅不會黏人,反而會更加 充滿安全感 ,這些透過擁抱傳遞給孩子的力量,會讓孩子擁有更多的愛和信心,也會更有勇氣去探索這個世界。

最後,我還想勸勸那些聽信著 「嬰兒哭鬧不要抱」 育兒法的家長:

別讓你的孩子,從小就活在情感忽視之中,養育中需要愛和擁抱,而「抱」不只是一個動作,更是親子間最親密無間的情感交流。

END

我是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公眾號 萌芽研究所BUD (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碼字不易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可以關註我

也可以點個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