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媽讓人沒法同情」,帶娃成為懶惰的幌子,卻抱怨付出太多
討論家庭與事業平衡的話題一直頗受關註。然而,更引人註意的並非解決方案,而是這個選擇為何經常落在女性身上。
一旦女性成為母親,若她全身心投入工作,往往會被視為「忽略家庭、錯過孩子成長」的人。但如果選擇成為全職母親陪伴孩子,同樣會遭受質疑。
有網友抱怨某些母親「太懶惰」,稱她們為「寶媽」時充滿無法理解的情緒。 李銀河老師曾提出這個觀點:當代女性甚至比傳統家庭模式中的女性更加辛苦。為何?因為以前的模式是:男方負責養家,女方負責照顧孩子。
現在情況有所不同,高昂的生活費用和教育成本讓許多家庭都成為「雙職工家庭」。盡管經濟和工作模式發生了改變,但人們的思維卻未跟上變化。
因此,大多數人依然天然地認為照顧孩子是母親義不容辭的責任。而選擇辭職在家照顧孩子的母親,卻可能遭受異樣的眼光。例如,有位網友發文抱怨她所認識的一位朋友的情況。
「有些家庭主婦實在叫我難以同情。」她描述自己經常聽到對方抱怨失去工作機會的煎熬。然而,當她提供一些臨時工作的資訊給對方時,家庭主婦卻以各種理由拒絕了解和嘗試。
某些家庭主婦明明有時間可以利用,卻虛度時光,然後抱怨「家庭主婦不被理解,在經濟上困難」。因此,這位網友認為這種境遇是對方為自己懶惰找的借口,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
陪讀家長反問道:「哪裏有合適的零工,又允許接送孩子上學?」對這樣的評論,網上很快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有人覺得評論者說得過於刻薄,但也算說出了事實。觀察那些長期在家的家庭主婦或陪讀家長,與工作女性的狀態常常是兩個極端。
她們既想要保持尊嚴,又不願意面對職場挑戰,結果變成了「怨氣十足」的人。如果孩子很小,在家照料是理所當然的。
孩子上了幼稚園後,基本上白天沒有太多事情要做,也不需要輔導作業。有些家庭主婦坦承自己也有這種想法,一想到要全天和同事一起工作並面對工作壓力,就退縮了,寧可選擇貧窮一些。
但也有許多女性家長對這樣的評價感到憤怒,認為這種評論對那些照顧孩子的人來說太苛刻了。評論者所說的什麽樣的臨時工作,究竟在白天能夠做什麽靠譜的工作呢?
上班外出的話,接送孩子就會變得更加棘手。即使在公務員單位能夠找到一份輕松的工作,但大多數家長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哪家公司會同意員工提前下班接孩子呢?
即便你提出自己願意「薪水減半,工作時間減半」,也極少有公司會接受這樣的員工安排。總之,家庭和工作之間的沖突,並不能把女性家長懶惰作為主要原因。
眼下的就業環境對她們並不利,這或許是更為關鍵的因素。實際上,不只是家庭主婦,就算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現在也面臨著很多就業限制。
我們經常強調奮鬥,但我們這一代的勤奮和無奈程度,早已超出了想象。前輩那一代至少還有很多國有企業可以提供平凡的工作。但是現在,年過35歲的人要找到好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
不管是哪種情況,希望家長們少在孩子面前抱怨。也有人諷刺說:有些男性只關心工作,其他事情都不管,這樣會輕松得多。確實,有些「頭頂上」的男性家長總是認為自己「賺錢養家」多麽偉大。
一回到家,就舒服地躺下,從未分擔其他問題。即使女性家長同時參與工作,這種自我感覺依然存在,認為家務和照顧孩子應該完全由女性負責。
這是許多女性家長變得憤怒和不滿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也有很多男性家長工作十分艱辛。他們在工作中花費的時間已經超出了正常負荷。
例如,有些人每天在流水線工作長達12小時,一個月只休息兩天。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很難再擁有其他精力來照顧家庭。總的來說,無論男女,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容易的地方。
希望家長們能夠以成熟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抱怨。家庭中如果家長或長輩相互詆毀,這真的有益嗎?最終受影響最深遠的往往是下一代。
【作者的建議】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涉及多個方面。經濟和時間上的陪伴是不可或缺的。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要實作這兩者並不容易。
因此,在選擇成家之前,我們必須認真考慮自己的能力。以免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家庭內部充滿互相矛盾和埋怨的環境中。
話題:你認為學生多大寶媽可以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