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挨罵之後,痛定思痛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自去年開始,菲律賓在美國的慫恿下,不斷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主權安全發動挑釁,導致中菲關系再次跌入谷底。受此影響,在不久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出現不利於兩岸和平局面之際,菲總統馬科斯跟風美國,公開對台島新當選領導人「表示祝賀」,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要求「多讀讀書」,以便了解台灣的歷史。
馬科斯在台海問題上發表極端錯誤的言論,只會進一步加劇中菲的緊張關系,並不符合菲律賓的安全和經濟發展利益。所以,或許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據環球網報道,馬科斯日前就台海問題做出最新表態:菲律賓不支持「台獨」,並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據路透社報道,馬科斯23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一改之前在台海問題上的錯誤認知,表示「自從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之後,菲律賓就一直嚴格、認真地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這一點從未改變。菲律賓不支持‘台獨’,因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個省,台海問題未來該怎麽整合,那都是中國的內政」。
馬科斯當局心裏顯然非常清楚,在中菲關系處於高度緊張之際,像台海這類涉及中國最核心利益的問題,他們任何的挑釁行徑,都有可能會觸碰到中國的外交底線。所以,馬科斯上述的表態屬於懸崖勒馬,避免中菲關系進一步升級。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贊賞菲方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並強調台灣是中國一個省。
自去年中菲關系因南海主權糾紛問題處於緊張狀態之後,中方就沒有對菲方的有關表態表達過「贊賞」的態度。因為菲方在涉華問題上、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的表態幾乎全是負面的,雙方在外交領域上進行唇槍舌劍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所以說,此次中方對馬科斯的相關表態進行點贊,說明中菲關系正迎來緩和的契機。
其實,菲律賓在台海問題上做出正確的選擇,顯然與當前中菲兩國關系出現緩和跡象有關。在中菲兩國公務船只在仁愛礁附近海域發生緊張對峙之後,雙方都選擇理性地管控風險,並在關鍵時刻啟動相關溝通機制,就南海問題進行了坦誠的對話,從而將南海沖突風險降至最低限度。
近期,中菲兩國多次就南海問題進行了磋商,繼不久前兩國副外長在上海舉行年度磋商之後,在21日,中菲就仁愛礁問題達成重要共識,即「擱置仁愛礁爭議,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雙方決定在南海問題上維持現有局面,並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避免之前海上緊張對峙事件再次重演。
中菲兩國在仁愛礁問題上達成相關共識,不只是避免雙方再次發生海上摩擦那麽簡單。更重要的是,兩國有效把控南海局勢並維持現有局面,是避免讓菲律賓淪為美國反華馬前卒的最好辦法。與此同時,妥善解決仁愛礁紛爭,更有利於中菲兩國關系的修復,讓南海問題不再成為美國制造地區動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