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馬斯克稱,如果沒有「貿易壁壘」,中國車企能幹掉其他世界上大部份車企,如何評價此言論?

2024-01-25新聞

馬斯克這是競爭不過我們,就想借歐盟之手封鎖我們! 但是有用嗎,中國車是歐洲汽車產業的掘墓人,你特斯拉就不是了?

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全球汽車保有量激增兩倍,帶動交通部門一躍成為碳排放量第三大行業。 長期被歐洲壓制的美國,以及迫切希望提高國產車比例的中國非常有默契地將汽車賽道往電能驅動的新能源領域掰,這下子歐洲是真的欲哭無淚了。

燃油車三件套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歐洲在這方面經營多年,優勢自然不是其他國家能比擬的。但電動車三件套電機電控電池外加智能系統,歐洲沒有任何優勢,只能眼巴巴看著。

2022年7月23日,德國大眾集團突然宣布其CEO赫伯特·迪斯即將離職。

迪斯是大眾乃至歐洲汽車產業電動化的領軍人物,他自2018年擔任CEO起,就堅定推動大眾從燃油車向電動車轉型。根據迪斯的規劃,大眾集團自2020年起的五年內要投資600億歐元致力於汽車電氣化和數碼化,並預計在2030年前推出75款電動車型以及60款混合動力汽車。

但是,可是,然而……

迪斯作為大眾內鬥的犧牲品,預示著歐洲汽車轉型之路的失敗。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歐洲的汽車產業當然不會那麽快倒下,但被中美聯手從霸主的位置上挑下去是遲早的問題。

2023年12月份,德國大眾把德國一家名為格雷戈裏·布魯德尼的汽車貿易公司給起訴了,因為這家公司從中國進口了22輛大眾ID.6X汽車,打算在德國售賣,引發了德國大眾的極度恐慌和憤怒。

大眾集團要求漢堡法院沒收並銷毀這22輛由中國生產的大眾ID.6X汽車,而且要求布魯德尼自行承擔每輛車 15,000 歐元的銷毀費用。

為啥國產的ID.6X不允許在德國銷售,原因很簡單——因為便宜! 你把中國生產的低價車運到歐洲,那德國生產的高價車還咋賣?

為啥德國的ID6定價高?

不就是因為德國沒有電動車產業鏈,零部件要從中國進口導致成本高麽?

和當年上汽桑塔納面臨的問題一模一樣。

另外根據德國網友介紹,不僅是ID.6,目前大眾系列的車型在中德之間普遍存在巨大差價,比如說時常登頂歐洲電動車銷量排行榜,在歐洲甚至位元斯拉風頭更勝的大眾ID.3汽車,在德國的售價售價為3.99萬歐元起,約合人民幣31.48萬元,而中國銷售的大眾ID.3售價僅為1.52萬歐元起,約合人民幣11.8萬元,然後中國版的ID.3其電池配置還要高一點。

而更過分的是燃油車,2023年中國汽車內卷大戰大家也都聽說了,像別克威朗這樣級別的車,已經降到七八萬塊錢了。中國普通的工薪階層,攢兩三年的錢也差不多能買得起了,這價格要是買到歐洲還不殺瘋了!

這就是中國的工業化體系將科技產品白菜價,給中國人帶來的好處。

德國的這起官司被曝光之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了一張圖,說中國汽車在攻陷地球。

而德國人看到這起官司之後的反應和【經濟學人】不一樣,並沒有罵中國,而是罵德國大眾,還認為是德國在用納稅人的錢補貼中國消費者。

其實,歷史上每一個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都是世界上汽車最便宜的國家,絕對意義上的便宜,否則根本沒辦法頂著昂貴的汽車進口關稅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

汽車只是個例子,事實上,這種工業產品本地化後低廉的價格體現在方方面面。

只不過我們身在其中,認為這種狀態是理所當然,感受不到罷了。

放在歐洲,你能想象賣到9.9包郵的垃圾袋?幾十塊錢的洗車機?幾百塊錢的羽絨服?幾千塊錢的空調洗衣機?

為什麽中國商品出海之後能嘎嘎亂殺?不就是因為絕對的價格優勢麽?

哪怕價格比中國貴,仍然能被歐洲人搶的愛不釋手。

這種優勢歐洲人比不了,美國人也比不了,想封鎖更是不可能的,更好的生活品質,更低的生活成本,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西方的民選政府如何能阻止?

總之, 十年前某想電腦漂洋過海後再買回中國,價格能比國內售價還低。十年後電腦變汽車,歐洲變中國,德國市場出現了這款神奇的汽車。

這回旋鏢打的真是又快有準。

參考:https:// mp.weixin.qq.com/s/XZV0 Lf0l9bJ2_EtWSnas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