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詩穎 王楊 蔡娟 郭薇燦 李兵 劉璇 攝影 陳傑 張必聞 長沙報道
這是一份民生答卷,也是一份前進的行動指南。
1月24日上午,湖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省人民會堂隆重開幕。省長毛偉明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從幹貨滿滿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家感受到了收獲的喜悅和對未來的信心。
在列席了湖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後,湖南省政協委員們紛紛表示,報告總結了去年成績,亮點紛呈;部署今年工作,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家將堅定信心、篤行實幹,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凝心聚力、建言獻策。
關鍵字:為民情懷
名片: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省作協主席、長沙市文聯主席、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湯素蘭
「這是一個以發展經濟和保障民生為核心的報告。」湯素蘭認為,省政府工作報告從發展經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創新驅動等十個方面對2024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和科學的謀劃,任務明確,措施得力,充分體現了湖南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央決策,為三湘百姓幹實事、謀發展的為民情懷。
湯素蘭說,報告中把人民「群眾想的事」變成「政府幹的事」,把「政府幹的事」變成「人民群眾支持的事」,這幾句話讓她印象特別深刻。
「報告提出推進文化產業創新性發展,作為一名文化藝術界的省政協委員,我在非常振奮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湖南要走的路還很長。」湯素蘭說,真正的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應該要借助於現代傳媒技術,在出版、影視、動漫、遊戲以及衍生品方面下功夫,「我覺得一塊湖南其實還大有可為,也有很多資源可以開發。」湯素蘭認為,只有真正原創的文化內容,才能真正推動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看好湖南、投資湖南
名片: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省工商聯副主席、湖南省浙江總商會會長陳旭榮
陳旭榮認為,省政府工作報告既緊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了一年來取得的成績,又緊緊圍繞省情實際,直面存在的問題,對未來全省發展工作做出了全面布局,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過去一年湖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116家,高新技術企業凈增2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3萬家等等,這些數碼背後是企業創新活力的迸發,說明湖南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陳旭榮表示,未來他將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參政議政,利用有利條件繼續在高科技產業領域發力,繼續發揮浙商廣泛的社會資源優勢,力邀廣大浙商繼續看好湖南、投資湖南,為湖南經濟社會高質素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
名片:省政協委員、民建邵陽市委會副主委、邵陽市北塔區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陳國雄
陳國雄表示,省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客觀實在,分析形勢深刻透徹,入木三分,制定目標科學合理,切實可行,部署工作措施有力,靶向精準,符合湖南實際,符合發展所需,符合群眾所盼。
陳國雄說,整個報告謀篇布局有高度,民生實事有溫度,分析問題有深度,發展答卷有厚度,為加快推進「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持續升溫加力,以高質素發展實效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通篇以一種時不我待,時刻線上,唯強者先,唯勇者勝,踔厲奮發,奮發有為的基調,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陳國雄關註到,報告中特別提到了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推進降本減負增效,打造成本「窪地」,促進公平競爭,強化法治護航,推進「首違不罰」柔性執法。「作為一名區工商聯主席,唯有貫徹落實好政策,當好‘店小二’‘服務員’,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優質服務,助力經濟高質素發展。」
關鍵詞:結合實際抓落實
名片:湖南省政協委員、嶽陽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嶽陽市委會主委何祚雲
「政府工作報告客觀實在,極大提振了我們的信心。」何祚雲說,「對2024年的工作部署為我們委員更好履職指明了方向和重點。」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是著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有關夯實園區支持的內容,嶽陽市的石化產業要做大做強,園區就正需要調區擴區,創新園區的體制機制,來進一步激發園區活力。」何祚雲說。
此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有關科技創新的內容也令何祚雲倍感振奮,「嶽陽石化產業的發展需要高能階的創新平台和中試平台以及完善的生產性服務業地支撐。【報告】相當於給我們吹響了號角,關鍵在各地結合實際抓落實。」
關鍵詞:奮鬥者姿態
名片:省政協委員、民建懷化市委會主委、市科協主席肖莉杏
肖莉杏說,聆聽了省政府工作報告,令人精神振奮。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依舊保持經濟平穩發展態勢,並且在民生保障、文旅發展、提升傳統產業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績,充分彰顯了奮鬥者的姿態和敢打能勝的堅定決心,也飽含為民情懷。
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工程機械產業要圍繞特色農機裝備產業,強化零部件配套,提升主導優勢產品國際競爭力,要提升丘陵山區先進適用農機具套用水平。肖莉杏認為,這點非常契合湖南實際,湖南作為農業大省,要進一步助力現代化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就要在補齊農機研發制造短板,助力湖南打造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發展高地上持續發力。
「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人士,在2024年我將牢記目標,歸根結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深入基層一線紮實調研,摸清三湘人民的呼聲和真實的想法,更主動履職盡責,做好參政議政工作,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肖莉杏說。
關鍵詞:激發內生動力
名片:省政協委員、民建湖南大學委員會主委、湖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陳燕東
省政協委員、民建湖南大學委員會主委、湖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陳燕東表示,毛偉明省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高屋建瓴,令人熱血澎湃,備受鼓舞。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中心工作取得了八個方面的突出成效,碩果累累。同時,報告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制定了2024年高質素發展宏圖,指明了全省人民的前進方向,激發了內生動力。
「作為高校教師,我將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布局,以世界科技前沿與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履行好本職工作,大力推進研究生培養高質素發展,在專業領域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做好有組織科研、有組織人才培養,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貢獻力量。」 陳燕東表示,同時也將弘揚多黨合作優良傳統,做好參政議政與民主監督等工作,為湖南省實作「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貢獻智慧。
關鍵詞:將慢病管理做到基層
名片: 省政協委員、民建中南大學委員會副主委、中南大學湘雅附三醫院心內科研究員蔡菁菁
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後,蔡菁菁坦言,一方面備受鼓舞,一方面又感受到了責任及義務。
2024年是實作「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省各方需要堅定信心,唱響經濟光明論。凝聚人心,匯集發展大合力。以發展目標鼓舞人心,以發展成果激勵人心,圍繞「三個高地」建設、構建「4×4」現代化產業體系等高質素發展主戰場,團結匯聚各方面各行業力量,形成實作「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強大凝聚力、戰鬥力、落實力。強化擔當,展現履職新作為。
作為醫衛工作者,將聚集強化縣域重大慢性病防控模式轉變,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的衛生醫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發展,透過強化「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與基層公共衛生發展融合,構建縣域數碼與網格化慢性病管理新模式及縣域互聯網+慢性病管理新模式,將慢病管理更加做到基層,實作健康中國2030目標。
關鍵詞: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
名片:湖南省政協委員,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雜技理論研究委員會主任、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董事長趙雙午
「上午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是尊重經濟規律、尊重群眾意願,符合湖南實情的好報告,也是一個添動力、增實力、聚合力的好報告。」趙雙午說,報告充分肯定了去年的成績,明確提出了今年的任務,內容全面、實事求是、重點突出、措施得力、文字也很精煉。
「作為一名文藝界政協委員,我最關註的是‘著力建設文化強省’這個板塊,報告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創新、文旅融合發展四個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目標明、起點高、思路清,體現了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總體思路,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在這份報告的明確指導下,2024年,趙雙午說,自己將立足於本職工作,帶領湖南雜技隊伍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辦好首屆中國(張家界)國際新雜技戲劇節、打造營運文旅演藝產品【山水洲城】、推動雜技劇【夢之旅】繼續海外巡演等,促進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湖南實作「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貢獻力量。
關鍵詞:做優做強湖南柑橘產業
名片:省政協委員、芷江縣興夢冰糖橙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舒興華
在聆聽了省政府工作報告後,舒興華備受鼓舞。這個報告懷著「感恩之心」,激勵著大家共同奮進;凝聚「團結之力」,鼓勵著大家共同奮進;立下「趕超之誌」,鞭策著大家共同奮進;抱負「赤子之情」,砥礪著大家共同前進。
其中,報告中講到加快鄉村產業發展,舒興華表示,自己將以湖南柑橘產業為著力點,做好調研寫好提案,助推縣域經濟高質素發展與鄉村產業有機結合,跨部門、跨區域組建湖南柑橘產業聯盟,將各個部門好的產業政策,各區域熱愛柑橘產業的專家、果農,整合起來,集合各部門的優勢,提升各區域的競爭力。跨學科、跨行業制定湖南柑橘產業標準,柑橘產業涵蓋生物學、農學、行銷學、管理學、資訊工程等學科,融合多個學科在產地建立供應鏈管理體系,在品牌打造上建立市場營運體系,做強做優湖南柑橘產業,力爭湖南柑橘產業實作千億產值。
關鍵詞: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名片:湖南省政協委員、長沙經貿職業中專學校董事長周永亮
「政府工作報告振奮人心,其內容既是對過去成就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發展的規劃,為我們指引了前進方向。」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周永亮對湖南省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報告中強調了發展社會民生事業、就業優先導向、特別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周永亮深感職業教育對於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表示將繼續探索產教融合的新模式,努力提升職業教育質素和效率,為實作湖南經濟社會高質素發展和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